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4 16:11:15| 人氣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664-云何為『七位之內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云何為『七位之內涵』

眾所周知:菩薩由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位,然而如是『五十二個階位』,可概括為『七位』。至於云何為『七位之內涵』?依《妙法蓮華經玄義》開示:經有七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地也。茲分述之如下:
(一) 【十信位】。即是外凡,亦是別教乾慧地,亦名伏忍位也。
(二) 【十住位】。即是習種性,此去盡三十心皆解行位,悉是別教內凡,亦是性地,亦名柔順忍位,約別教義推,應如煖法也。
(三) 【十行位】。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應如頂法。
(四) 【十迴向位】。道種性,別教義推,應如忍法、世第一法。
(五) 【十地位】。即是聖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聖位,悉斷無明別見思惑。
(六) 【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也。
(七) 【妙覺位】。即是妙覺性,即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
由此觀之,如是『七位』,即是吾等學佛修道者從初發『菩提心』始,終究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止,所必歷經之次第階位也。何以故?蓋大品菩薩欲具道慧,當學般若,即此『十信位』,習從假入空觀,伏愛見論;若欲入『十住位』,即斷界內見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學般若,此即修從空入假『十行位』也;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觀,入『十迴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即是證中道觀,入『十地位』也;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學般若,此即『等覺位』也;無明煩惱習盡,名之為佛,即『妙覺位』也。約涅槃明聖行合位者(1)戒聖行定聖行,即是『十信位』也;(2)生滅無生滅四真諦慧聖行,即是『十住位』;(3)無量四聖諦慧,即是『十行位』;(4)修一實諦無作四聖諦,即是『十迴向位』;(5)若發真見一實諦,證無作四聖諦,即是聖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十地位』;(6)五行具足,次後說十功德滿者,表住大涅槃,是『等覺位』;(6)過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覺位』也。
總而言之,學佛修道者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妙覺位)』,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從初發心,經『十信』『十住』『十行』至『十迴向』,須一大阿僧祇劫,而後三者,即佛法所稱『三賢位』之菩薩;又從『初地(歡喜地)』至『七地(遠行地)』,亦須一大阿僧祇劫(即第二阿僧祇劫);從『八地(不動地)』至『成佛』,又須一大阿僧祇劫(即第三大阿僧祇劫),是故欲證『妙覺位』,誠非易事。縱使菩薩乘『願力』再來,亦有『隔陰之迷』,尤其在『末法時期』之今日,欲『明心見性』都很困難,是故本師 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無問自說』,開示吾人一種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徑中之徑與十方諸佛共同讚歎、推薦之『念佛法門』,勸勉吾人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繼續學佛修道,有一流之師資及諸大善人聚會一處,又有一流學佛環境及設備,不但沒有『隔陰之迷』之險,而且亦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之長,所謂『面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是也。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7年5月3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blog.yebi.com.tw/blog/famscl
http://tw.club.yahoo.com/clubs/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club.yam.com/club/Learning/Religion/famscl/
http://groups.msn.com/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 】 

台長: 果前
人氣(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佛心得分享論叢 |
此分類下一篇:1665-何等為『通教十地』
此分類上一篇:1663-何等為『七聖』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