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圓的不容易背
早上八點多,離開雲南省境內最後一個大城德欽,中午抵達西藏自治區邊境小鎮鹽井,鹽井是漢語,因為產井鹽而得名,藏語地名是「擦卡洛」,這是西藏東部唯一出產食鹽的地方,也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
要進入村落前,遠遠看到馬路上擋著紅柵欄,讓沒有辦理「台胞入藏函」的我緊張了一下,擔心是邊防檢查站,幸好不是,師傅按了喇叭,柵欄自動升起放行,車子通過時,我瞄到旁邊立著一塊木牌:「芒康縣鹽井木材檢查站」,原來是檢查木材的(西藏林區目前全面禁伐)。
從德欽到芒康這段路,所有的旅遊書都說是滇藏線上最糟的一段,正好也是雲南省進入西藏自治區的交界地帶,兩地客車各開至鹽井,乘客互換車輛往回開,以前班車很少,目前已固定每日一班。
這大半年來,由於鹽井到芒康途中修路築橋,實施交通管制,每日上午八點前及下午六點後放行,因此,我們必須在鹽井等到下午四點半,換搭前一天從芒康開過來的班車,往前開到管制處,差不多是放行時刻。
而這等候的時光,正好可以逛逛鹽井小鎮,看看鹽田。
若就地理位置來看,自中甸香格里拉開始即進入「康巴藏區」,若就行政區域劃分來看,則從鹽井鎮開始才屬於「康巴藏區」,康巴在藏語中是兩個字,「康」是一個地理概念,指邊地,「巴」含有人、民族的意思,西藏史籍習慣將藏區分為三部分──上阿里、中衛藏、下朵康,其中「朵康」就是指康巴藏區。
相對於西藏首府拉薩(位居中衛藏)而言,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康巴藏區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荒涼邊地。但康巴藏區雖屬邊陲,昔日藏傳佛教「後弘期」的中興,卻發韌於此,由於康巴藏區偏遠荒涼,使當時的滅佛勢力鞭長莫及,許多佛教修行者得以藏匿於此區深山中,逃過劫難,埋下後來佛教再度興盛的種子。
康巴藏區的地理範圍大致與橫斷山脈重合,橫斷山脈之所以被命名為「橫斷」二字,就是因為山高谷深,橫斷東西間交通,依據地理和地質學家的研究,橫斷山脈是世界上地形變化最複雜最奇特的地區,就地貌而言,山嶺褶皺緊密,斷層成束發育,大起大伏,山勢壯觀。
宛如要搭配橫斷山脈的特殊性,蜿蜒於此區內的河流也不同凡響,中國大陸境內的江河幾乎都是由西向東流,唯獨流經滇藏高原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因橫斷山脈的關係,轉為南北方向,形成三江並流的高山深谷險峻風貌。落差高達兩、三千公尺,從谷底到山頂,氣候從亞熱帶、温帶到寒帶,呈立體上升,而在滇藏交界的這一帶,三江並流非常靠近,據說直線距離最近的相距不過18公里,從空中看,三江並流彷彿在滇藏高原的崇山峻嶺間,書寫成一個大大的「川」字!
鹽井小鎮正好就位於三江之一的瀾滄江畔,瀾滄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東北,上游是扎曲河與昂曲河,兩河於藏東第一大城昌都會合後,稱為雙曲河,之後流到雲南改稱為瀾滄江,顯然瀾滄江的名氣比雙曲河大多了。
瀾滄江在三江並流處險惡無比,兩岸峭壁刀削一般,赭紅色的土崖和石壁不斷受水流衝擊,蝕出無數窟窿,而紅土也將水流染紅,使這條大江彷彿紅水奔流往南,進入愈南稱為「湄公河」,再經緬甸、泰國、柬埔寨,流入南海,全長五千多公里。
或許因為山高水急,地形惡劣,在康巴藏區有句諺語:「幸福是圓的不容易背,苦難是扁的老黏在背上。」意思是說,土地貧瘠,天災頻繁,苦難想避也避不開,區內人民生活普遍困苦,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當我穿過鹽井村落,往江岸邊走時,感覺這個小鎮卻是諺語中的例外,這應該和鹽井自古以來便出產珍貴的鹽巴有關,這也是一個美麗和善的山村,一路遇到的村民都很親切,現在正是青稞成熟時期,一株株飽滿的青稞隨風譜成綠油油的波浪,正忙著採收的村民告訴我,青稞收完了接著就要忙種包穀(玉米),一年到頭忙不完,忙雖忙,但從他們的語氣和神情,看得出來這種忙碌是充滿幸福感的!
依照村民告訴我的方向,穿過大半個村落,直走到路的盡頭,發現在幾座祈福佛塔的旁邊就是山崖,小路呈之形往下,探頭一看,瀾滄江在既深又陡的谷底,鹽田分布在江岸兩側,資料寫著谷底的瀾滄江海拔只有2000公尺出頭,和鹽井落差近1000公尺,我顧慮若是下到江畔,再往回爬可能來不及搭車,便打消去意,只在山崖邊徘徊,俯瞰欣賞。
鹽井至今仍採用傳統的方法獲取鹽巴,村民先在江邊河床鑿井,然後從井內提取鹽水,用木桶背上坡,灌入一塊塊面積約十來平方公尺的土台曬鹽架內(鹽田),讓炙熱的太陽將鹽水曬成鹽巴,由於用來建土台鹽田的泥土土質不同,有紅土和白土,形成同一條瀾滄江左岸與右岸生產的鹽有紅、白色之分,相當有趣。
更奇妙的是,鹽井因地形關係,分為上鹽井與下鹽井兩個聚落,下鹽井住的是納西族,約有一千多人,他們不同於麗江一帶的納西族,住的是藏式碉房,吃的是藏粑和酥油茶,信仰藏傳佛教,而與下鹽井隔著山溝、地勢較高的上鹽井,居住的全是藏族,人口約一千多,卻有百分之六十的人信天主教,並建有西藏自治區內唯一的天主教堂,教堂由一位法國傳教士於一八五五年創建,起初由雲南德欽縣茨中教堂的神父過來為村民解釋教義及主持活動,直到一九九六年才有了第一位藏族神父。
可惜我停留的時間太短,來不及前往上鹽井參觀教堂。
根據統計,自十七世紀至今,約有一百多位天主教傳教士前來藏區傳教,均徒勞無功,只有在康區的鹽井小鎮建立了這所教堂,但鹽井的天主教也入鄉隨俗,富有濃厚的西藏文化氣息,例如給聖像掛哈達,而受洗過的藏族天主教信徒,見到佛教活佛時也會立刻下跪禮拜,說明了本土文化根深柢固的影響。
坐在切割陡深的瀾滄江畔山崖上,我回想著相關書籍記載的這些資料,下鹽井與上鹽井;紅鹽與白鹽;納西族與藏族;藏傳佛教與天主教;瀾滄江河水是淡水,河床土層下卻是鹽水……,這個位於瀾滄江畔的山村,彷彿處處存在著對立,卻又相安無事一片和諧,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地方。
老天似乎給予生長在這裡的人有著更寬廣、更包容的心胸,可以隨順接納一切。或者應該說是,因為這裡的人深切體會到「幸福是圓的不容易背」,所以即使是一丁點微薄的、能帶來幸福的因子,也都特別珍惜地捧在手心呵護,因此,他們可以累積出無盡的、平凡中的幸福!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