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聖嚴大師開示錄 文章數:2989
正信修學觀音精神 一位居士曾經問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後,為了使孩子平安幸福,一輩子無災無厄,即『過繼』給觀世...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30 21:20:00 | 回應:0
什麼叫作頓與漸? 頓漸的問題,許多人都會誤解,總以為頓教的法門與漸教的法門,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修行法,許多貪圖便...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30 20:35:12 | 回應:0
穩定性格要靠正確的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穩。性格不穩的人,經常...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24 18:27:41 | 回應:0
禪宗就是禪定嗎? 不。禪宗和禪定是有分別的,因為,禪宗固然主張參禪習定,凡是禪定,卻未必就是佛教的禪宗。 「禪...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23 19:16:39 | 回應:0
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戲裡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23 18:30:49 | 回應:1
化敵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運動中,「四感」是與人相處時的四種主張││感恩、感謝、感化、感動。其...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23 18:08:40 | 回應:0
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到挫折時,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覺得自己很差...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17 21:59:50 | 回應:1
燃頂、燃臂、燃指有必要嗎? 根據原始佛典以及比丘戒律,凡是損毀、傷害、虐待自己的肉體,均非佛所允許。至於印度苦...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09 16:48:03 | 回應:1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因為,佛法雖只有一味,由於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09 16:23:08 | 回應:1
佛教是主張人性本善論的嗎? 這是中國儒家思想中的問題,孟子講人性本善,荀子講人性本惡,揚雄主張人性是善惡混合,...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09 15:40:28 | 回應:0
來法鼓山觀音道場,參北台灣第一聖地  法鼓山為何名為觀音道場,而要在三門上懸掛「觀音道場」四字匾額?這除了...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03 20:44:53 | 回應:1
小時候的疑惑 我想先談一下小時候發生的三件事情,它們在我的學佛之路上影響很大。每一件事都讓我對生命的本質產生...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02 15:34:17 | 回應:0
人人都有社會地位 ■ 聖嚴法師 「社會」是人與人共同生活的環境裡,因彼此關係集合而成的組織,舉凡家庭、學校和公...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5-02 15:21:49 | 回應:0
原諒背後說壞話的朋友 「人前不說別人好,人後不說別人壞」的人不多,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在你背後說你壞話,最好能以包...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4-24 20:00:29 | 回應:1
「學佛越久離佛越遠」是真的嗎? 經常聽說︰「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在西天。」這似乎表示,學佛越久,離...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04-24 19:24:24 | 回應:0
第一頁      ‹上一頁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190 / 200 頁 , 共 2989 筆       下十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