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7 16:12:00| 人氣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來去金庸--大巧不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神鵰俠侶》中一回,楊過發現劍魔獨孤求敗的劍塚,裏面藏著三把劍和四片刻有文字的石片,代表了這位劍道高手的四個武功進展階段。同樣,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中四個處世階段。
  第一把劍長四尺,鋒利無比,劍下石片刻著:「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凌厲剛猛」正是年青人的特色,對世界諸多不滿,愛打抱不平,滿懷理想,銳不可當,最喜歡就是「與群雄爭鋒」。
  但不久便出事了。第二片石片上沒有劍,石片上刻著:「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於深谷。」軟劍比平常劍難用,「銳不可當」再上一層,但殊不知自己也會有錯,以致「誤傷義士」,到這時明白到單憑一時衝動行事是多麼不智。「棄於深谷」的不止是誤傷義士的軟劍,還有年青人不可一世的傲氣。
  第三把變成沉穩的「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横行天下。」經歷生活中無數的磨練後,人便會變得世故沉穩,懂得怎樣不露鋒芒,舉重若輕,這樣似乎威力更巨。「大巧不工」四字知易行難,足證技巧上又再進一步,然而目標始終霸道:「恃之横行天下」。
  第四階段才是漸入化境。第四把是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皆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不滯於物」,即不為身外物所引誘,阻礙。「無劍勝有劍」,因無劍便無束縛,木劍不過聊備一格。人到了四十歲便能不為凡塵俗事所擾,不為外來物質控制,真教人羨慕呢!
  然而,到了這個境界,獨孤大俠便連一敗也求不到,人生如此,卻未免太寂寞了。

台長: 奉孝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