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20 02:10:21| 人氣2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一金萬銀 #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林昭地小學畢業以後就拜師學藝,初學的時候總認為世界上最低賤的東西莫過於泥土了。這種過於消極的觀念以及做事不認真的態度讓他製陶的時候並不能盡興。當時由於空襲,附近有炮兵會因為有人請假而多出飯團,林昭地就會跑去討飯團吃。那時的炮長就問他在做什麼的,他說出他在製陶時,炮長卻說出中國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土就像金,捏一捏就有錢賺,況且土能剋水,因此土的存在一定會有其道理所在。又說:「你不要以泥土賤不值錢,其實如果沒泥土,萬物怎麼生存?........要知道我們手捏的雖然是泥土,但是如果能夠利用自己一雙巧手加以改造,泥土就可以變成黃金。」這一番話深深打動了他的心,從此一反常態埋首學藝,不但學成精湛手藝,同時愛上這項工作、愛上泥土,也連帶的創立了他獨特的捏陶哲學。

  林昭地認為陶瓷器的功能,主要在提供人類生活上的各項器具。所以應該以實用為主,觀賞為輔。倘若只重美術,不重實用就有失誠樸風味了。林家陶器自從創業至塑膠用具問世,橫掃台灣之前,都以誠樸實用、美觀物廉聞名。這種由本身的簡樸作風,也同時帶給消費者享受便宜購物的做法,似乎是違反一般生意人「在商言利」的原則。然而林家卻一直堅持這項原則,並且屹立於同業中而不墜。甚至在光復初期,在南台灣陶業群中獨領風騷,也使得大樹鄉的製陶聞名遐邇。至今凡年紀在四十以上的人,都見過每天黃昏一到,就有一台台裝滿陶瓷器的人力車和牛車停放在各村落,等到隔日清晨在天亮前就各自出發運往各城市交貨,林家的陶器曾經使得家族興旺,也為大樹鄉的農戶們提供運輸的副業,增加了收入,更把大樹鄉民質樸的作品和性格傳達四方。

  今天塑膠品幾乎已經取代陶瓷產品,在時代潮流沖積下,林家子孫都已紛紛改行他就。林家陶瓷也正式停止生產多年了。然而林昭地卻不同於他的兄弟們把捏陶的工作全部放棄,至今他還不停的創作。他把過去台灣民間所用的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陶器重新再生,燒成以後一一陳列。一來用以留子孫們能夠不忘先民的生活;二來是藉由他的操作,順便教導上門討的後進學者,以免這項民間陶藝後繼無人。
  
  由於作品獨特,兼具能夠啟發觀者思古幽情的功能,所以每天從各地慕名而來的參觀客,在看完作品以後都讚不絕口。在他樸實無華的陳列室中,除了琳琅滿目的作品外,也積存了很多張由政府各單位或文化團體頒給他獎狀。從這些獎狀中,足以證明他畢生在陶藝界的努力和成就已經受到肯定不疑了。

~幕後花絮~

  承印歷史博物館生活陶藝展的鼎*副總齊**先生,看著手上拿著一件林昭地先生送的米糕筒仔,無奈的說著:之前**博物館的年輕小伙子不懂事,先是以370幾萬,想收購林老師一整間起居室畢生的作品,第一次殺成370萬,第二次還殺到300萬,不過去殺假兩次,第二次是被打出來的,林老先生還很傷心的跟我抱怨過。

  當時聽到這件事的我,不免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其實一件作品不但要花一年以上的製程,不計練土的時間與辛苦,還得承擔燒製失敗或成品不合意的風險,再加上林昭地七十多年的人生歷練,以及全台灣沒人有的作品。若是換算成一個人的平均年資乘上若干年,林昭地生的作品被殺價的當下,傷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齋先生繼續把玩米糕筒仔,抬起頭來緩緩的對我說道:「這就是台灣啊…。」

台長: May(瞳漾)
人氣(2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