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之後,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節,
我是巨蟹座的啦~~扯遠了....
但是還是鍾愛蟹肉"紅蟳"的香甜~~
北北草堂裡講到了蟹,我自告奮勇要把牠好好介紹一番,
因為很多人搞不清"蟹"跟"蟳"的差異與不同,
其實,說的更明白些,能吃的"蟹"就是"蟳"只是種類不同罷了!!
螃蟹在台灣有「蟳仔」的稱呼,在「台灣府誌」中即有記載,
而價格高昂的「紅蟳」,也常成為蟳仔的代名詞。
由於其體色青綠,中國大陸另稱「青蟹」,
然此名易與美洲十分普遍之 blue crab(屬名 Callinectes,
又譯為「美青蟹」) 混淆,因此我們採用「青蟳」的稱呼。
青蟳屬(Scylla),曾因不同體色、不同生長環境,
而懷疑是否只有一種而爭論不休。經過國內外多位學者努力,
直到1998年才確定本屬有四種。
雄蟹或未交配過的雌蟹均稱為「菜蟳」,價格不高;
交配多次的雄蟹為「騷公」,其腹面有「火燒紋」痕跡,
由於外強中乾、肉質鬆垮,食用價值很低;
未交配過的雌蟹稱「幼母」、「烏幼母」或「伊阿」,即所謂的「處女蟳」,有人謂其肉質紮實且甘甜細嫩;交配後的雌蟹稱為「空母」,
再經過一個月後,卵巢成熟飽滿,呈橘紅色,此時才稱為「紅蟳」,
價格最高;腹部抱卵的雌蟹稱為「攤花」,
此時雌蟹精華盡出,食用價值甚低。蟳仔離水後仍能存活許久,
因此多以活體在市場販售,由於孔武有力,必須加以五花大綁避免掙脫
並十腳朝天置放,以防止開溜~~
一、養殖蟳概說
1.農曆3月為大量繁殖期。
2.俗云:「七市八蟳」,說明農曆八月正是品嘗肥美紅蟳的最佳時機。
3.自卵孵化至成熟約十二次蛻殼。
4.紅蟳為冬令、產後進補佳餚。
二、蟳的養殖
1.養殖方式:單養、混養
2.苗種:定置漁網、野溪、人工繁殖
3.食物:飼料、小魚蝦、淡水螺
4.一般單養蟳的池子多為磚壁
三、養殖蟳的種類
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蟳屬(Scylla)眼窩外有九齒
1.鋸緣青蟳(砂蟳) (Scylla serrata)
螯足及步足具多邊形網狀花紋,成熟公蟳與處女蟳俗稱上蟳。
螃蟹,學術上稱短尾下目(學名Brachyura),是十足目中的一個類,
由於節肢動物門中的分類還有爭議,因此有時它也被看做一個亞目。
短尾類的動物在漢語中一般通俗地被稱為蟹或螃蟹。
這個類中的大多數動物生活在海中,但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中或陸地上。
短尾類的下腹實際上是很短的尾甲變形而成的,
這個尾甲直接連在長尾類動物(如蝦)中在它們的尾部背部,
在短尾類中則在腹部胸甲的下面。這是這個類的名稱的來源。
它們的第一對足變成了一對往往很大的鉗(有的種類的鉗不對稱),
它們的眼睛位於一對桿上。它們可以很快地向側面運動。
有些短尾類的動物是非常美味的食品。
中國有中秋前後食用河蟹的傳統,由於傳統上中醫認為蟹性寒,
故常用薑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的調料。
螃蟹是雜食性動物,主要靠吃海藻為生,但有時也會吃微生物、蟲類等等,
視乎種類而定。

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誰?
相傳幾千年前,江湖河泊裏有一種雙螯八足,形狀兇惡的甲殼蟲。
不僅偷吃稻穀,還會用螯傷人,故稱之為“夾人蟲”。
後來,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壯士巴解督工,夾人蟲的侵擾,
嚴重妨礙著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邊掘條圍溝,圍溝裏灌進沸水。
夾人蟲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溝裏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
發出一股引人的鮮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
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味道鮮透,比什麼東西都好吃,
於是被人畏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
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不能當真。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 甲殼亞門 Crustacea
綱: 軟甲綱 Malacostraca
目: 十足目 Decapoda
亞目: 腹胚亞目 Pleocyemata
下目: 短尾下目 Brachyura
Linnaeus175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E%83%E8%9F%B9
http://www.wetland.org.tw/trip/class/crab/crab.htm
下目: 短尾下目 Brachyura
http://163.22.98.130/nature_pic/I1/index.htmQ&A
螃蟹在動物學上的分類,是屬於哪一類?
A: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
Q:世界上約有多少種螃蟹?
A:至少4500種以上。
Q:淡水裏有沒有螃蟹?
A:不只有,就連潮濕的森林底層或熱帶海岸林的樹上也有螃蟹。
Q:有些螃蟹會寄居在珊瑚的骨骼中嗎?
A:不但會,有些還居住在雙殼貝中。
Q:螃蟹最大的天敵是?
A:魚和章魚,尤其是人。
Q:螃蟹用來走路的腳有幾隻?
A:8隻
Q:螃蟹的步腳有幾節?
A:7節。
Q:螃蟹的大螯有什麼用?
A:打架、求偶、覓食。
Q:螃蟹的大螯自割後會不會再生?
A:不但會,就連眼睛受傷也能再生。
Q:雄蟹與雌蟹的大螯,誰比較大?
A:一般情況下是雄蟹較大。
Q:螃蟹一定是橫著走嗎?
A:不一定,有的能直著走,如短指和尚蟹、豆形拳蟹。
Q:螃蟹會不會游泳?
A:有些會

Q:螃蟹螃蟹有沒有頭腦?
A:有,稱為神經結。
Q:螃蟹有沒有肺可以呼吸?
A:沒有,是用鰓呼吸。
Q:螃蟹有沒有胃、腸?
A:有。
Q:螃蟹有沒有心、肝?
A:有。
Q:螃蟹有沒有胰臟?
A:有,是和肝連在一起,稱為肝胰臟。
Q:螃蟹有沒有腎臟?
A:有。
Q:螃蟹會不會大、小便?
A:會,小便由第二觸角的基部有排泄孔排出。
Q:螃蟹的「糞」(排泄物)有幾種?
A:兩種,一種是肝臟的排泄物,一種是胃腸的排泄物。
Q:螃蟹的眼睛是複眼還是單眼?
A:複眼。
Q:螃蟹有沒有聽覺?
A:有,在第一觸角有「聽胞」。
Q:螃蟹有沒有嗅覺?
A :有,在第一觸角有「嗅毛」。
Q:螃蟹有沒有平衡器官?
A:有,叫做「平衡器」位於第一觸角。
Q:如何分辨螃蟹的雄與雌?
A:看腹部,尖尖的是雄的,半圓形的是雌的。
Q:雌的螃蟹有幾個生殖孔?
A:2個
Q:雄螃蟹的交尾器有幾隻?
A:二隻。
Q:不同的螃蟹能不能雜交?
A:不可以,因交尾器與生殖孔不符合。
Q:螃蟹的成長過程會不會蛻皮?
A:會。
Q:螃蟹怎麼蛻皮?
A:從背甲殼後方裂開退出來。
Q:螃蟹蛻皮以後會變大還是變小?
A:先變小以後再長大。
Q:老的螃蟹會不會蛻皮?
A:會。
Q:螃蟹遇到重大危險會自割步足,請問自割後會流出血液嗎?
A:幾乎不會。
Q:全世界最大的螃蟹是?
A:甘氏巨螯蟹。
Q:全世界最重的螃蟹是?
A:巨大擬濱蟹(奇重偽背蟹)Pseudocarcinus gigas。
Q:全世界最毒的螃蟹是?
A:繡花脊熟若蟹。
Q:全世界跑最快的螃蟹是?
A:角眼沙蟹,瞬間每秒約3.5公尺。
Q:螃蟹的腸可以吃嗎?
A:有些可以。
Q:所有的螃蟹都能吃嗎?
A:不行,有些含有致命毒素。
Q:有毒的螃蟹煮過後可以吃嗎?
A:不可以,仍然有毒。
Q:螃蟹煮過後一定會變紅色嗎?
A:一般狀況下會變紅色。

公蟳、母蟳的辨識
以腹部肚臍大者為母蟳,細長者為公蟳。
其他名詞釋義
1.紅蟳:母蟳在換殼這個階段會吸引雄蟹來交尾,
有交尾過的雌蟹卵巢才會發育成熟。而成熟的雌蟹才叫「紅蟳」
2.紅蟳的大小:3.5吋以下à小仔小,3.5吋~3.8吋à小,
3.8吋à4.1吋à中,4.1吋以上à大
3.騷公:淫慾過度,體質變差者。
1.怕母:卵未成熟,肉未飽滿者。
2.開花:將卵產出,腹部敞開。
行家挑蟹學問
野生活躍力較強。一般養殖蟳甲殼、附肢難免附有污泥,
而與清潔溜溜的野生蟳最易分 辨。品味上,南洋蟳長得太快、蟹肉不免粗糙,加上舟車勞頓,進口蟳口味因而就差本港蟳一大截了。
辨認方式,也只能用綁腳的材料來加以推測,椰子纖維綁的多來自南洋。
草繩或藺草綁的太抵來自對岸。土產均以塑膠繩捆綁。
脫殼
與頭部反方向處打開,肌肉液化,脫殼後才慢慢變硬,
此時面臨最危險之關鍵時刻。
螃蟹小常識:軟殼交配
蟹類的交配隨著棲所不同而有不同的交配行為,
通常圓軸蟹、沙蟹等陸棲性或半陸棲性的雌蟹是在蛻殼前的硬殼狀態下交配。
梭仔蟹類"公蟳"等生活於潮間帶或潮間帶以下的海洋蟹類,
在廣大海域交配時較不易受干擾,
所以雌蟹交配是在蛻殼後的軟殼狀態下進行。
會與同種類之最後一次脫殼之母蟳交配,
此時母蟳較能打開貯精囊,公蟳與母蟳交配時,
公蟳全程保護母蟳正處危險之時刻,甚至不吃任何東西,
耗盡全部體力,以繁殖下一代。
母蟳利用貯精囊之精子與慢慢成熟之卵一對一結合。
青蟳屬交配也是屬於軟殼交配,而且交配時雌雄「短兵相接」的時間可長達9-12小時以上呢!難怪有些人認為多吃海鮮可以「嚇嚇叫」!
螃蟹小常識:您知道煮熟的螃蟹會變紅嗎?
蝦蟹外骨骼的色素區內含有一種原蝦紅素,是屬於類胡蘿蔔素,
該色素原為橙紅色,但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相結合,
而會變為紅、橙、黃、綠、藍紫等其他顏色。
當蛋白質破壞、變性或與原蝦紅素分離時,顏色即變為原來的橙紅色,
因此蝦蟹煮熟後,外殼會變為紅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