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Q學智慧》
“智慧”是個充滿哲思的名詞,也是科學探索的重大課題。道家思想認為了解“道”才是大智慧;佛學則主張修得具足圓滿的智慧才能有正知正見,才可破迷開悟。相對而言,我們多數人則對於智力智商、聰明才智、天才等辭彙比較熟悉。時常聽到“千萬別輸在起跑點上”或是“該如何培養資優生或天才”。我們也常常不加思索的假設,擁有高的智商就擁有成功的保證書。這許多的觀念與衍生的更多教學技術策略或生活行為,似乎都曾受到所謂IQ的影響。IQ影響我們許多,但我們似乎對它認識不多,就讓我們一起走一趟科學之旅,看看我們能否由其中釐清一些知識觀念與體悟一些智慧。
〈探訪IQ的故鄉〉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商數)似乎是我們現代多數人對於智力觀念的起源。近代的智力測驗初期的歷史其實有兩個不同的取向,其一注重於知覺敏感度、體能與協調性等,偏向於心理物理的觀點,Francis Galton(1822-1911)就主張智力是心理物理能力的函數。而另一方面則強調思考判斷與問題解決,著重於較高層次的認知。這方面一個最重要的起點就是Alfred Binet(1822-1911)在法國所做的研究。
法國在20世紀初期學校與學生迅速的擴張與增多,因此教育研究者認為如果能夠區辨出一些需要更多幫助的學生,而給於其適當的輔助,將可以提升改善整體教育的品質。因此Binet與其研究夥伴便開始探究智力相關議題與研發可行的測驗。他們認為智力主要涵括三個獨立的因素:方向、適應與評估。方向意指個人知道要做什麼與如何去做;適應則是運用適當的策略解決問題以及監控策略的執行;評估強調探討評判自己思考與行動整體的能力。
Binet著手建構可行的智力測驗,他選擇與設計多種不同的作業,如辨識物體、找出相同韻母的字等等,建立一套具邏輯與認知的簡單測驗。他運用這個測驗窺探孩童的心智能力,進而設計相對的輔助課程。這是個成功的介入教學的方法,讓老師可以更清楚知道那些學生需要更多的幫助以及該從哪個面向開始。然而Binet也知道一套測驗很重要的部份是必須有一個客觀的評判標準,才能有效的評估以及避免過多的主觀解釋。因此他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法,而這也是我們後來熟知的心智年齡(mental age)。他利用大多數同個年齡層的孩童是否能做到為基準,建立依年齡能力排序的作業。經由大量施測,觀察各年齡孩童所獲得的平均分數,而這個平均分數就是所謂的心智年齡。換言之,當一個10歲的小朋友經由施測後只達到8歲的標準,那這個小朋友的心智年齡就是比多數10歲的孩童晚了兩年。
整體而言,這原本是一個成功介入輔導教學的起點,最初的用意在於幫助一些可能落後的孩童給於適時適切的輔助,但為何後來在我們的觀點中,轉變為區分天才與庸才的標準,以及為何在普遍的認知上,演變成智力與人生成就密不可分的關係。要明晰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走向另一段旅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