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今天心緒頗為愉悅。早上複習著佛洛姆『自我的追尋』一書,再次深受其中內容感動鼓舞,頓時覺得在平撫舊傷;仰望未來的這個階段性過程中,還有許多智慧與能力,需要鞏固為追尋幸福的基礎條件。想當初從呆呆過渡到鴨鴨的感情風波裡顛簸,也是仰賴佛洛姆的幾本書籍讓人領略到自己內在力量是多麼貧乏不足,雖然從結果來看,依舊沒能處理妥當,但也隱約窺見人生中實有一種崇高且真實能面對活生生會掙扎會混亂的人類心理之追求真正幸福的理想值得我們去追求憧憬天堂,而不是中文系所接觸到,漫無根據的畫餅空談。
在這樣好心情的連帶滌洗下,等待下一個與妳交會的煎熬,似乎突然轉化成具有值得期待的一種正面意義。我遙望天際,有時像個剛初戀的羞澀孩子,雖然覺得妳遙不可及,可是終有一天偷偷在一旁暗戀成了癮頭,自然也會怯生生地紅著臉龐跟妳搭訕。沒想到,下午二姐一封簡訊,頓時便戳破了我自以為恍若新生的一種錯覺。
其實二姐反而只是好意提供了個情報:『你以後可以來清真詞偷看某人』可是,也許這樣一個『真實』的訊息,把現實世界的巨大黑船艦隊,引進了正處於鎖國自我沈醉在向壁虛造幻夢裡的江戶灣口,讓人意識到逃向一本好書,並不如已故法國總理密特朗所說的是『逃向真實』,至少,當我感受到自己對於日後所謂害羞的攀談,到底能有多少效果也沒有一絲把握,緊張恐慌地背裌一片冷汗時,這段階段性等待或許確實有其值得利用的正面意義,但昏天暗地裡曇花一現的光景,直指豁然開朗的新生,不過是場自欺欺人的拙劣謊言。
為什麼標題要選擇逃避主義呢?其實是因為我案前正擺著這一本書,封面寫著『所有的生靈中,只有人類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選擇了退卻。逃避自然?逃避文化?逃避渾沌?逃避人類的動物本能?逃避過程即是創造文化的過程。』為了要讓療傷的時間好過點,我開始勉強自己多做點正事,兼學點雜事,一切一切,一方面很誠懇地,是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為了妳;一方面,其實也是種逃避吧,靈魂從無可抗拒的絕境裡企圖塞進不會被心頭沈疴碾斃的角落,希望這苟延殘喘的魂魄,能化為翌日開花結果的一顆種子。
可是,也只有我知道,其實我,好怕好怕。抱持著絲絲期望在生活,吊起一點賴以維生的力量,等著我的,會不會是,把這條絲線剪斷的無情回絕?回絕,便只好絕命;回覆,便只能覆滅。我瑟縮著不敢去想像那畫面,躲到佛洛姆的書中,假裝我還有擁抱光明的資格與可能。
今天看到某學妹(XD)的文章:『可是當我看到他們如此相愛』,是說我呢...可是這樣的字眼,卻讓人無理取鬧地挑剔了起來,學妹詞不達意喔,最少,撰寫表達上不夠精確喔,如此相愛,嘖嘖,我沒有此等榮幸...自己突然不能控制地一逕發酸,對自己發酸,酸得淚流滿面...這一回,眉上心間眼底,都無計迴避了...
文章定位:
人氣(76) | 回應(3)|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