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計劃要去一個伊斯蘭教的國家旅行,本來打算要去黎巴嫩,可惜那裡五月的時候發生過內亂,經過一番思前想後,最後決定選擇去土耳其。
十月初,我背上60L+10L的旅行背囊,攜上Nikon D300,配上Nikon AF-S DX 12-24mm,並帶了Nikon 50mm f/1.8作後備,從卡塔爾的多哈轉機,經過差不多十多個小時的飛行旅程,我從一個商業城市到達了這個曾為羅馬、拜占庭和鄂圖曼帝國的三朝古都──伊斯坦堡(Istanbul)。
伊斯坦堡大概分為舊城區與新城區,中間靠著一條加拉塔橋(Galata Köprüsü)將兩岸不同風格的建築物連成一境。舊城區被破落的城廓包圍,憑著一張地圖,沿著灰白的大理石板路,嘗試在那些神秘而驚豔的皇宮或寺廟裡,從牆上的濕壁畫與雕塑之間,逐一猜度它們之間的過去。
在舊城區,偶然坐車時也能經過古羅馬的引水道、輝煌的皇宮與興建於不同年代的清真寺和教堂。而放眼新城區,則由一條古色古香,被喻為土耳其的香榭麗舍大道的伊斯迪克拉爾大道(Istiklal Caddesl)貫穿了新城區的心臟。新城的建築風格並不相同,雖然同樣累積了歲月的沖刷,卻更貼近歐洲的木頂建築。兩岸相隔不遠,見慣了大城市的異鄉人,欣賞到這樣的壁壘,一切恍若隔世。
毛毛細雨下的黃昏,筆者漫步加拉塔大橋,那裡有不少垂釣者坐在湖邊,一邊聊天,一邊垂釣,他們有時主動向我這個陌生的旅者搭訕,雖然語言不同,大家透用各自的肢體動作溝通,這樣超越語言的對話,令我更深刻去感受他們的內心。
我該如何利用此處的場景,透過不同快門與光圈的配搭,構成圖像中光源與影子間的深淺呢?我一直深信攝影是反映攝影者自身對周遭的感通,通過客觀的觀察,主觀的情感,捕捉一剎那的機緣,去表達攝影者自身的所思所感。試問攝影的人對周遭無情,又如何能建構成一幅令人心動的影像呢?運用光與影的比例襯托、照片的後期製作、利用不同的鏡頭,通過不停的試驗,才能逐步顯示攝影者感通之中的匠心。
在這三星期的旅程裡,我由伊斯坦堡一直乘車,走訪那早已沒有木馬的特洛伊(Troy)、聖母瑪利亞最後的居住地──以弗所(Efes),最後從充滿了古人智慧的哥樂美(Goreme)裡的地下城離開。廢棄了的大理石古城,它們又在甚麼時候守護過一段醉人的神話和歷史?也許,在這個從未在歷史中得過半刻寧靜的國度,於現今充滿宗教紛爭的年代,正好洗曬數張黑白色的照片,令這裡的人和事看起來更分明,更深邃。
《11月30日刊於澳門日報》
文章定位:
人氣(551) | 回應(8)|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