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帶MLB當季最多勝的餘威,王建民將在今日清晨返國,可以想像的是,這個台灣之光,必定吸引一票媒體前來,緊接著問了一堆無聊好笑又切不進重點的問題,逼使向來憨厚靦腆的王建民再度無言以對;然後,各家媒體自行在新聞畫面打上大大字的獨家字樣,最後,加油添醋投注無限想像力,將王建民捧成半神半聖亦半仙,掌握球場半邊天。
也不過才幾年前的往事,當時王建民尚未踏上大聯盟旅程,媒體們只顧追逐著曹錦輝,還賜予了台灣之子的封號,時光流轉,曹錦輝因傷調養不能出賽,適逢王建民竄起,媒體們開始把崇拜獻給王建民,將落寞留給曹錦輝,其實,王
建民已經有了大聯盟的光環,無需過多加持,真正需要關心的人,反而是受傷的曹錦輝,以及十多位還在小聯盟辛苦打拼的選手們。
所謂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套用在王建民身上再適合也不過,想想當初王建民還在小聯盟試煉,從1A慢慢打起的時候,只有運動網站與球迷,陪著每位選手一路往上爬,隨時關心他們的動態,至於媒體大爺們,十個倒有九個半,不知誰是王建民,所以,當王建民嶄露頭角之初,記者大人全都慌了手腳亂了方寸,這家記者叫他王俊民,另一家主播又說他是王建林,還有人直接稱他王信民,把中信鯨的捕手跟他來個大合體,更有記者乾脆就把他當成王志明,所幸記者大人腦殘程度還有的救,沒把建民嫂吳嘉姈說成吳春嬌,這種不幸中之大幸,算是稍感安慰;記得以前老三台的時候,每當主播唸錯稿子時,必在幾秒鐘後來句抱歉,立即更正將方才的錯誤,而現在,主播報錯就報錯了,不然看倌們還想怎樣,反正大家都報錯嘛!
只要錯的比友台少一些,就值得驕傲了。
回憶起去年那段日子,同樣的臉孔,卻有不少記者每天幫他免費改名,差點連我都被催眠,開始懷疑多年來我所知道的王建民,是不是真的叫做王建民?
同樣的遭遇,郭泓志也碰上了,自從轉為先發後,郭泓志也變成了媒體追逐的目標,記者大人們再度搖身一變,個個化身為仙姑與道長,爭相為郭泓志免費
改名,郭泓日、郭榮志、郭泓士、郭志泓,只要是相近音的字,都有可能被湊齊;不過,說來也真的奇怪,記者大人在播報社會新聞時,不曾唸過的姓名都能字字不差,怎麼一讀起職棒球員的名字,就是改名再改名;相信再過一段日子,這些仙姑與道長們,將會脫下道袍,放棄為郭泓志改名的念頭,回復原來的記者身份。
然而郭泓志正剛起步,王建民卻已經站穩腳步,因此媒體的焦點,還是聚焦王建民身上,一年多以來,唸了無數次之後,記者們總算記牢王建民這三個字,下一步,就是從家人進行地毯式的訪問,但是,一個人能有多少親友,畢竟還是有限,能挖的都挖完了,接下來該是親訪本尊的時候,記者們浩浩蕩蕩飄洋過海,即使完全不懂棒球,機上十幾個鐘頭的時間,也足夠臨陣磨槍惡補一下,不知是記者大人沒做功課,亦或早已習慣八卦新聞的手法而死性不改,隔靴搔癢的發問,每每讓王建民不知如何回應;面對故鄉媒體如此『熱情』,憨厚的王建民,也只能說聲:謝謝大家的關心!
再古意的人,也會有發脾氣的時候,記者們當慣了無冕王,這次卻遇上了發火的建民王,建民王一聲令下,透過經紀人,向台灣媒體表達拒絕採訪的消息,這下子新聞沒有了,山不轉路轉,追不到新聞,還有舊聞可以挖,於是,各家新聞台開始老王賣瓜,拿出陳年的訪談畫面,強調本台當年是如何看好與看重王建民,知道往後一定成大器之云云,這種事後諸葛,不過是沒有新聞可報,只好拿些舊聞來當新聞填秒數,不具任何意義,因為,大多數的職棒選手,學生時期都有傑出表現,所以才能一路打上職棒,因此,學生時期的優異表現,接受媒體訪問自是理所當然,但是,歷年來接受媒體訪問的選手,實在多如過江之鯽,單憑訪問過王建民,就可以自誇識人之能,的確有點牽強,而且,要是真的那麼看好他,應該會從小聯盟開始一路報導,而不是升上大聯盟後每天追著跑。
禁訪令並沒有維持很久,可惜記者大人們還是沒有得到教訓,在國內當慣了大爺,以為到了美國也能如法泡製,遺憾的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球場裡,當然也有球場的規矩,記者們除了發問不得體,動作上也讓人感到不悅,最後,一句Taiwan Media Out !的怒吼,老美把記者大人們『請』了出去。看媒體們終於踢到鐵板,難免有種大快人心的感覺,但是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同胞被山姆大叔Get Out車畚斗,快樂的感覺頓時消失無蹤,只留下羞愧。
經由媒體不斷炒熱,全國上下陷入一陣王建民旋風中,一些民代官員與藝人,開始在公開場合言必稱王建民,企圖藉機拉攏球迷成為自己的信徒,一時之間,王建民出現在口中的次數,似乎已經超越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甚至還有些人在言詞中,屢屢暗示著自己跟王建民很熟,甚至有藝人在記者會上假冒記者之名,強迫推銷自己的唱片專輯,就只為了搭上王建民順風車,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真不知該說是聰明,還是無恥。
一個遠在千里之外的職棒選手,在短短不到兩年間,竟然知己滿天下,恐怕也是當事人始料未及。
就連阿扁總統的國慶演說,也要天外飛來一筆,將王建民納入他的講稿之中,如果,此話是由余政憲口中說出,倒也合情合理,但是阿扁並沒有棒球立委、棒球縣長、棒球部長的經歷,說出這番話僅管令人感到錯愕,卻也昭告著王建民魅力無可抵擋,不管願不願意,都要互相沾光一下,藉以拉近民眾距離。
不可否認,王建民的確是個優秀的投手,在台灣是如此,到了美國一樣優秀,不過,當他離開投手丘之後,他只是個平凡的年輕人,喜歡他,就看他投球,有經濟能力,還可以買些週邊商品,不要加諸太多東西在他身上,身為一位野球迷,這樣就夠了,夠了。
好個王建民,好個台灣之光,千里之外隔海發功,就讓各界的台灣之恥,一一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