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9 12:02:16| 人氣6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需要的不是【硬起來】,而是【教養】(二)

圖之來源為【 LONELY PLANET 這一系列的旅遊叢書,關於台灣旅遊的封面http://www.amazon.com/gp/reader/1864502118/ref=sib_dp_pt/103-6075704-5713464#reader-link

對論(一、二)來自【準建築人手札http://www.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

~~~~~~~~~~~~~~~~~~~~~~~~~~~~~~
對論二

建築 : 商業何罪之有?-回應高千惠之〈勿奉藝術之名〉
發表者 AF 於 2004-12-09 07:24:34
文自典藏今藝術
文/劉家蓁

一個六年級小市民的想法

千惠姐在我的世代中應該算是藝評界的先進前輩,拜讀她在上期《典藏-今藝術》中的肺腑之言後,我深有感觸,也終於見到第一位有份量的藝壇人士發言表達對台中古根漢的關懷,心情上是溫暖、有共鳴的。

我是台中人,又是六年級生,首先我想先針對國內藝壇對台中古根漢之冷漠態度提出我的臆測。我猜想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台中古根漢到底蓋不蓋得成仍是個大問號,藝壇、美術館界這麼多能人、大卡司還不曉得到底在實際籌建、營運權責的重心會落在哪一塊,講白一點,大家還看不到牛肉、也還沒聞到第一滴血,所以鯊魚還不會靠近這個議題,但那並不表示鯊魚是吃素的。君不見每次國立大館館長出缺,大家爭成什麼樣子;每次大的雙年展策展人名單,大家也是鵠首翹盼、望眼欲穿。這個現象是中立的,沒有好或壞,人本來就是活在一個群集脈絡裡,脈絡裡該有的競爭、依存,我們美術界一樣也少不了。

我是樂見台中古根漢興建的,相關理由我稍後補充,但我主要想拋出兩個支持的關鍵,分別是創造國內美術專業的就業機會,與拉抬國內展覽規格。我先談第一點,每年從台南藝術大學與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各大學的藝術史與評論研究所、藝術行政研究所、美術史研究所、甚至古物修復研究所畢業的碩士不知凡幾,真是多到讓人心碎的地步,這些人畢業後、身懷絕技、滿腹經綸卻無用武之地,有的改行當老師、有的當寫手打游擊,六年級生的樸實韌度,在這裡展現無疑,每次想到這麼多認真、無言的年輕人努力撐著,內心真的非常感動,台灣是個寶島,美術專業人力如此之密集,但卻有嚴重的閒置問題。一方面國內博物館人力周轉率停滯,二方面又不時發生內定情事讓新人氣結。久了相當打擊這個領域的新生。

公立博美館的人力危機

博物館或美術專業領域無法適才適用的另一個危機是,公立博美館的人力資源素質相對地迅速下降,民間機構反而因為組織靈活、也沒有政府補助、必須直接面對市場考驗、即時回應市場變革,因而在策展水準、運作績效方面以驚人之速超越著公立博美館,我不是危言聳聽,在最近一次的「曙光計畫——策展人才培訓系列」中,承辦單位邀請的主講專家幾乎清一色來自民間機構,這形成一個有趣的弔詭,國立美術館的人迎請私部門的專家來教導大家如何策展。

不用說,我們當然知道台中古根漢的興建又不可能救活每一個人,但我相信會起一個指標作用,多把一些有理想、有實力的年輕人留在台灣來共事合作,我們應該要能真正去受用這群我們土地栽植出來的人才!這是我心中最殷切呼籲,打從我心底深處。如果政府部門無法及時任用這些操著多國語言、自備專業素養的美術領域畢業生,至少也讓他們多多獲得其他機會,台中古根漢,為什麼不可以?

第二點,美術展覽是一個視野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大家規格齊一,博物館資源就沒有輸出輸入障礙,各家(包括不同國家)爭鳴,自是美事。因此重點在辦展覽的規格問題,假設全台灣一年推出50個中型預算的展覽(即展覽預算在新台幣五百萬元以上),其中只有十個展覽在規格上是跟國際接軌的,那麼我們會說:這個平台顯然是有缺角的、有裂隙的。台中古根漢若能成就,將會是古根漢集團的一員,不管雙方以什麼可能性連結(註1),在展覽規格上應可帶動國內美術館同業策展升級,提升策展品質的規格良率。台灣是很小的,未來高鐵通車,南北距離縮短,全島的美術館勢必面臨搶觀眾的局面,票房會越來越不容易維持,但這都是意味著觀眾美術涵養的上升,這算好事吧。

硬體魅力是該「in」起來沒錯

回應高千惠的「以硬體魅力『in』起來」一段,我個人倒沒有那麼強烈的質疑,各個城市的美術館建築案發包做大的原因,我覺得這是歷史之必然,因為「操作規格」本身也在經歷時代蛻變,現在不管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要新設美術館或翻修舊舍,硬體建築絕大多數都是開放全球競圖,不這麼做反而還會被批評有包庇或圖利之嫌。全球化時代,創意或設計概念是以全球作為流動範疇的,這真的是歷史之必然,它本身是中性的。至於要蓋得光怪陸離還是大小胖瘦,這則是另一個建築風格演變史的必然,又不是只有當代美術館長得奇觀,一些辦公大樓、購物中心、住宅社區也是在走這個路啊,不能說因為蓋得跟傳統方方正正的美術館不一樣,就擔心硬體建築會蓋掉內部典藏的功能與價值,我依然覺得這是兩回事。

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博物館學研究學者莫瑞絲(Martha Morris)在2004年8月號的《Museum News》中,以〈擴張主義(Expansionism)〉(註2)一文探討最近美國博美館硬體擴增的現象:新的館一直冒出來、舊的館花大錢營建新的展覽館,到底什麼樣的操作會是導入正向回饋?什麼樣的操作則反之?莫瑞絲開宗明義說「新的建物為教育節目、典藏與展覽創造戲劇感的新空間。董事會和社區領袖擁護新的硬體建築,把它當作完遂使命、增加資源、改善區域經濟的方法。」文中提到自2002年開始,美國總體慈善捐贈金額(註3)自過去12年來首度呈現負成長,這意味著大家荷包縮減,博美館能夠爭取到的捐贈資源也在萎縮。

硬體魅力是該「in」起來沒錯,但硬體架構一定是緊緊扣住上述「完遂使命、增加資源、改善區域經濟」等前提去做。美麗的館身不僅可作為城市地標,也為區域發展帶來利多,旅遊、飯店、餐飲業首當其衝直接蒙利。在土石流肆虐的今天,發展軟性、無污染的觀光藝術產業,應屬明智之舉。在使命明確的前提下,當然要大興土木、給他蓋一座美美的國際大館!我們難道不能期待嗎?

商業挹注藝術才是健全文化體質的根本之道

有別於高千惠憂心台中古根漢助長「通俗文化帝國」的氣焰,我比較看重的反倒是台中古根漢對台灣國際化的貢獻潛能。

首先,我覺得這個案子應該正名為「亞洲古根漢」,台中人當然不是因為古根漢集團可能會在台中設置亞洲第一個古根漢分館而興奮,就如同我們不會蠢到假設麥當勞在台中設立亞洲第一個速食分店而搖旗吶喊一樣,請對我們國人的文化水準有信心,我們的民眾、我們的美術館觀眾真的明白他們是誰、他們為何而來、他們想看什麼。我們不必先自我矮化成文化侏儒、然後去想像膜拜文化帝國的蠢態、然後再針對這種昏庸自卑的蠢態提出針砭。NO,我不認為台灣人真的這麼反智,這是不可能發生在一向精明幹練的台灣人身上。

我們最常聽到賺錢的藝術很自然而然被發落「銅臭味」、「膚淺」等責難,因此類似像古根漢集團這種蓬勃活躍的美術館連鎖,自然就叫「媚俗」的文化帝國,言下之意文化或藝術最好是靠政府補助、達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受難境界,那種藝術才是令人景仰、高貴並純粹的藝術,抑或藝術最好是安靜、深奧、令大眾不解,一定要靠導覽解說我們才看得懂的藝術,才是正統的藝術。

我對這種邏輯連結始終很不諒解,一來是這種說法背離歷史事實,好的作品在市場買家的大力消費購買之下才能以更佳的形式或數量發行,例如巴哈、貝多芬都是在金主普魯士皇帝的贊助之下大量創作,我們今天才得以聆聽到這麼多的好樂章;好的畫作也是讓藝術經紀市場去推,才會有更好的價格。為什麼尋求大眾的肯定就叫媚俗、尋求政府補助就叫無邪呢?這個道理我永遠不懂!如果觀眾都不來美術館了,那關在象牙塔內作學術研究的館員到底還想透過研究彰顯什麼?去服務誰?空古幽蘭、孤芳自賞嘛。

二來,我認為這種邏輯有看壞台灣人決策理性之嫌疑,今天台灣受過專業的美術高等教育的人這麼多,國人遊學、出國進修的人次也都動輒以萬人次計,每次聽研討會都不時發生台下觀眾比台上專家更厲害的窘況,種種跡象都顯現我們的觀眾對藝術文化的國際全貌是不斷在涉獵與關懷,我不認為精明的台灣人會困惑混淆自己要什麼,古根漢要什麼。

我的思維是逆向的,我認為今天台中市必須提出優美卓越而可行的合作藍圖,誘引古根漢集團來台灣設分館,讓古根漢集團把他們摸索經營逾半個世紀的文化帝國的knowhow吐納出來,台中市在這個時點上提出合作,我們圖的是古根漢平台所提供的國際通路,我們要把台灣優秀的藝術家送到國際,我們也要以最低的通路成本把國際上有價值的藝術收藏置入台灣,讓台灣的觀眾不必跑到北美、歐洲,或其他亞太地區,就能觀賞到絕世經典!

請注意我始終用「台灣」、而非「台中」這個字來界定古根漢的地理範疇,因為台灣真的很小,政黨內耗非常消耗大家,請民進黨不必認為撥預算給台中市蓋古根漢是在幫國民黨助選,台中古根漢蓋得起來,這不也是總統、閣揆的功勞,四年後綠色尋求執政連任,台中古根漢這個文化超級政績民進黨也用得上呀!有功大家享嘛,為什麼政黨間只想到玉石俱焚、而不能去想政績加乘呢?眼下是胡志強在求中央給錢沒有錯,但民進黨也可想成是前外交部長、牛津博士胡志強在執行這個高難度的案子,執行出來的成果還是要回到中央、回饋台灣整島,這樣一想不就是胡志強在幫民進黨作苦力嗎?

大家幫幫忙啦,事情沒有那麼複雜,簡化動機,採取行動就對了!


註1: 並不是所有古根漢分館都與母集團緊密結合,柏林古根漢是古根漢集團中最自由獨立的一座,除了硬體殼子是古根漢集團出資興建以外,內部的策展、檔期全由柏林古根漢「民族自決」,子館完全享有絕對的主導權。

註2: Morris, Martha, 浺xpansionism: Successes and Failures.? Museum News, July/August,(2004): 30-35.

註3: 美國博美館的金錢贊助或作品捐贈均屬於慈善捐贈(philanthropy)類疇。

日期:2004‧11

台長: 愛德華
人氣(6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