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閱讀這篇文章之前,需要先看見我的抱怨!!老娘辛苦打了大半的篇章瞬間不見,只因見鬼的手指不知按到什麼指令,該死的我並沒有邊打邊儲存草稿的習慣,導致老娘要整篇重頭來過,整個人瞬間冷感,完全沒有敲鍵盤的興致,你們能夠理解辦事正火熱時,對方突然急需去拉屎的感受嗎?世界末日也不過如此。😒
-----------------------------力圖振作---------------------------------
看到這個標題,以為我要分享閱讀的益處嗎?抱歉,我只打算聊聊自身經驗與感受,無意致力推廣大眾增進文學素養。🙃
打從國小開始,我就非常愛書,沒錯,純粹喜愛書本,無關閱讀。自高中開始有零用錢之後,我便開始購買各式各樣的書本,勵志、心靈小語、歷史哲學、文學、行旅飲食、藝術設計;我也喜歡前往各式書店閒逛,舉凡敦煌、誠品、紀伊國屋、五南、墊腳石、金石堂、三民以及各地的獨立書店與二手書店,都是我經常前往的場域,即使身在北國,仍免不了購入幾本原文書,而我竟邊按翻譯機邊將書本閱讀完畢。
此刻,我是來勸阻大家,別輕易踏上『買書』這條不歸路,除非你打算張羅一家書店。過往,我每個月會支出一千至兩千元購買書籍,無論雜誌或叢書,我從未覺得這是一筆多大的數值,直到稍微心算一番,整年下來竟有一萬二至兩萬四的金額,足以支付我其中一張保單全年度的保險費用。至於我是否確實翻閱每本書籍,別傻了,忙於生計的人,怎麼會有時間悠閒地閱讀,每當我終於有閒暇片刻拾起雜誌,才發現那已是數個月前發行的,較厚的書本則是被整齊陳列於書架上默默哭泣著。
猶記得移居之前,我整整打包了四大箱無法割捨的書籍,每箱皆重達數公斤(郵差肯定默默咒罵著收件人吧);至於捐出去的書則有近七十餘本,收書的圖書館員還唸著這些書都是新的耶!我笑笑地走出門口,心裡希望這些書能遇到懂得賞識他們的人,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去年我又挑選出數十本,自己確定不會再次翻閱的書籍,全數捐往住家附近的圖書館,想問我一點都不心疼嗎?怎麼會呢?相較於讓書靜靜躺在家裡,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這些書不是很棒嗎!
我還是會去逛書店,只是頻率少了許多,畢竟生活不若以往閒適,往返距離也是個考量點;我依然有許多想看的書,只是我不再用消費的方式取得,而是轉往圖書館借閱,先使用圖書館APP搜尋書名,確認有書就能進行預約,有趣的是,我想借的書都有,若不是熱門書籍,通常兩三天便能到指定的圖書館取書,非常非常的省時省錢又方便。圖書館的存在,不只如人們所知能夠豐富內在涵養,更能成為荷包不乾癟的守門員;曾經,我需要看見家裡存有滿滿的書籍才有幸福感受,卻在經歷多次搬家之後,明白那些書終究只是困擾,也讓居家空間莫名抓住更多灰塵罷了!
我依然愛書,依然閱讀,只是不再將錢花在買書,而是選擇讓政府花錢買的書更顯值得。當我想變身成為假掰文青,我會去誠品看看有哪些喜歡的書,再上圖書館借閱;當我想翻閱雜誌,我會前往咖啡館坐下來,悠閒地喝著咖啡享受當期資訊。我已經很久沒有買書,但家裡依然堆滿許多書,只是到期之前得將他們歸還就是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