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民法物權編修正案,不動產利用模式將從平面走向立體化。法務部表示,未來民眾買屋不須買地,對於平抑高房價、活化土地利用極有助益。
目前北市政府與建商合作的「京站」、「一○一大樓」和「晶華酒店」等案,都是採上述「買屋不買地」的「地上權」新制,已有效促進地區繁榮,達到官商雙贏目的。
法務部指出,行政院研考會日前調查十大民怨票選,房價過高被網友列為榜首。依新法規定,民眾可用較低價格取得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這就是所謂「買屋不買地」的「地上權住宅」,概念與「京站」等建案一樣。
政府機關徵收土地進行公共工程常引發民怨,如徵收價格太低地主會反彈,價格太高又形成全民買單,新法實施後,政府可只徵收一定空間地上權。
地役權 保障住屋景觀
例如高雄捷運紅線的「三多商圈站一號出口」,及台北貓纜捷運,就是市府與民間共構設定的「地上權」,萬一政府不當使用地上權,民眾還可依新法解約和求償,例如停擺多時的貓纜,地主就有權向台北市政府索賠。
發展城鄉風貌和戶外景觀,也是這次「地役權」修法重點,如李大年為在自己透天厝欣賞到一○一大樓跨年煙火秀,可與附近地主簽訂「眺望不動產役權」,要求鄰居蓋房子不要太高以免擋住景觀,至於信義計畫區和新板特區的空中走廊,也是類似這種「地役權」概念。
法務部科長郭宏榮表示,新法還參考德國和瑞士立法例,建商開發社區時,為凸顯社區建物風格,例如維多利亞風格、歐陸風格等,可創設「自己不動產役權」,規定住戶不可擅自更改外觀,以免影響社區整體美觀和房價。
農育權 維護農地原設定
新法將現行「永佃權」修正為「農育權」,配合政府「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以活化休耕地、擴大農業經營規模,如長期務農的林老伯決定退休,可將農地設定給專業農民,就算日後農地所有權轉讓或繼承,原設定農育權也不受影響。
新法也將我國固有的「典權」修正更加完善,例如缺資金的地主欲投資事業,又不願變賣土地等祖產,這時可將不動產出典給他人,等數年後手頭寬裕時再回贖土地;至於「占有」制度修正部分,則增修占有人得請求費用範圍,讓實務見解落實在法條上。
這次物權法修正範圍包括: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典權及占有等五大部分,共計增加三十五條、刪除十二條、修正四十三條,合計九十條,因內容涉及內政部、財政部、交通部和經濟部等部會,法務部將速協調各部會檢視相關法令,以利總統公布後六個月順利施行。
自由時報 2010-01-06 〔記者項程鎮/台北報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