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9 16:51:04| 人氣1,087|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荀子的客觀精神與人文思想(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再來談到人為的力量碰上天命的迷思,即是【荀子.天論】所希望闡明的重點-明於天人之分。據文中的認知,天之三層涵義昭然若揭:首先「天即自然」,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萬物相生相應滋長於其中,一切都是自然功能;其次「天無意志」,自然獨立於人的主觀意志,無必然的聯繫,不為而成,不求而得;最終「天有常道」,守著規律而行,否定迷信宗教,更提升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人世之治與亂全由自身招致,天依常軌運作,於是君子聖賢順其性質並用後天的智巧來制而用之,造福群眾。但愚昧的人民一味迷信祆象,惶恐不知所措;荀子亦認清現實中積學成智的程度有別,為兼顧各層次階級,定須於外在行事上彈性調整,不過只應視為政事上的文飾,順應民情-這也是以人為中心的功利立場。

相對地,人是有意識目的之高級存在,具有精神生活,不僅要求生存和發展,還要求情感的紓放。人生的指向性根源於人有知,主觀認識能力,把握事物的現象和本質,達到主客觀統一,獲得「辨」的功能。荀子認為不只是知有所合,實踐亦可;當認識功能和實踐功能合而言之,就成為人的主觀能動性,表現在「善假於物」,利用規律改造自然。更重要的是使主宰形體的「心」保持清靜虛壹,充分發揮天官的自然功能,備其天養,順其天政而全其天功。最可貴的是人的群性-分工合作,現實上即是一定的社會組織,由政治法律制度和倫理道德規範作為骨架,進行分位及分配的工作,甚爾後役勞萬物,貴於天下。

追本溯源,荀子對群體生活的省思反映時代中動盪不安的氣氛,他試圖將紊亂的秩序重建於堯舜周公的禮教上。從人類相互依存的事實,強調禮義之必然性,一轉道德覺悟成為實際的制約作用,節抑人性不斷向外需求的衝動,提示人們於積極爭取名利之餘,也應負安分守己的社會責任,相敬相容,相互扶持,才能獲致永久的保障。

但嚴格來說,荀子僅把人作為「類」來加以肯定。換言之,他只推崇人的群體地位和群體價值,至於個體成就卻無應有的關注,然不失其一貫制度化的主張。

實際上,人的生物學本質與群性本質是不可否認的,這亦是荀子全心投入的重點。個體本身就是一個具有無法滿足慾望無限的存在,卻又不能離群索居;慾望不能自我昇華,而需依賴特定對象。生命的衝動是無理則的,無度量分界,即是人們痛苦的根源。

如此,爭奪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並衍生出暴亂,導致「欲窮於物」或「物屈於欲」。想解決這個問題,在荀子就是靠「禮」,唯有禮之度量分界,不同的欲才能同時完成而不會變為生活的根本否定。天生所有之欲,是「性」;後天人為之禮,是「偽」-所以荀子主張化性起偽,天生人成,用禮來作為群體存在的範疇,即可生生不息。

  再回頭審視不受荀子讚賞的個體性,其實也不被「兼愛」的墨翟讚揚。否定個體,應該是否定個別的自私性,但個體絕對不是只有自私,還包含了自我性。雖然自私要被屏棄,可是自我必須被證成,因其正是集團生活中實現愛或道德之起點,否則亦將失去真正的普遍性-沒有自我,那裡能有天下?人生的普遍性與個體性必須要同時被肯定,否則結果必然是絕對虛無的純粹否定,而造成災難。歷史上過度強調集體的李斯、馬克思與極度個人主義的魏晉名士,他們的確否定了一切,到最後也否定了他們自己。

畢竟,荀子並非探討人文客觀與太平盛世的終極,這不過是個開始,往後更是永無止境。

參考資料:
1. 新譯荀子讀本 王忠林 三民書局
2. 荀子要義 周紹賢 台灣中華書局
3. 荀子天人觀論析 邵漢明 孔孟月刊30卷9期
4. 荀子性惡論之意義及價值 陳德和 鵝湖20卷3期
5. 荀子禮學的研究 陳飛龍 文史哲出版社
6. 荀子-人性的批判 陳修武 時報出版公司

----
後記:

如今許多想法已不盡然與十年前相同,對於自我與人的認識也有新的體悟。歷史總是從極端擺盪到另一個極端,然而運轉中的萬物隨時都保持在動態的平衡裡;找到轉動的支點與軸心,就能以最簡約的方式來驅動最複雜的系統,人體的生理與心理也是在這樣奧妙而美麗的規則裡運行。保持開放的態度,就能容納更多的生命,也看見更完整的自己。

台長: 藍月
人氣(1,087)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評論 |
此分類上一篇:荀子的客觀精神與人文思想(1)

旅人
第一名拜讀

回訪:在笠詩刊,看過人家對你的詩評
晚安
2008-01-19 22:17:03
版主回應
不知道是哪一期笠詩刊呢?
接受評論是進步的開始^^
2008-01-23 11:07:14
chs
拜讀佳作,您的後記有渾沌的概念,人生的動態觀念很不錯的想法,請問要到哪邊拜讀您的詩作呢?
2008-01-20 01:32:53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欣賞
之前詩作只集結在詩集&quot向妳本紀&quot裡

醞釀下本詩集中^^
2008-01-23 11:06:22
喬麥芽
我......和荀子他老人家不熟悉。(Q Q
2008-01-23 17:53:25
版主回應
古人從未遠離
他們的思想圍繞著我們
也體現於某些人的身上

往過去回顧越深,就向未來看得越遠
2008-01-29 15:39:21
旅人
金錢鼠銜紅包來拜年,一元復始,大吉大利
晚安
2008-02-07 22:05:47
版主回應
好運鼠不盡^^
2008-02-23 17:07:06
q妹 ,,+*
感覺妳對古詩好像很有興趣...
2008-02-13 17:51:10
版主回應
對古詩的興趣是高中時期了
2008-02-23 17:07:51
MANITA
cool
2008-02-14 03:15:56
版主回應
曾經做過的事,總有一天會回到自己身上來
說過的話,寫下的句子,也是如此吧^^
2008-02-23 17:13:25
  雨.
看完了
荀子是個老人-    -
對他不熟
2008-02-16 16:56:27
版主回應
我們都會老去
而荀子的話仍被傳誦著^^
2008-02-23 17:23:23
小房
荀子,只是泛泛讀過
自知這不是讀哲學的態度
在我淺淺的印象中,荀子是站在儒和道之間的人物
講到“天”,他和道家有重合點,即:自然
講到“政”和“學”,他和儒家有重合點,即:入世、仁、禮等等
所以,荀子“治世”的味道,比道家濃,而“哲學”的味道,又比儒家濃
所以我喜歡荀子在兩大家之間的融合性

胡說幾句,別當回事
2008-02-21 19:13:48
版主回應
當初在荀子和莊子之間
尋找文學與哲學的交集
現在回頭再看
到處都有這樣的契機^^
2008-02-23 17:26:01
小房
荀子和莊子都讀過一點
很佩服你作學問的態度
但我自認不是那種靜心作學問的人,我的pchome有幾篇文,都是借題發揮,沒什麼深度
文哲交集,真的是個極好的角度,你有文章我會仔細拜讀
2008-03-05 00:55:42
版主回應
思想的深度來自於對生命的態度

感謝您的厚愛
2008-03-12 22:39:57
旅人
請安
2008-03-07 22:12:44
版主回應
一切都好
2008-03-12 22:41:27
若斯諾.孟
最近感覺中國古代的哲學
在現今卻被忽視了一樣
感覺說&quot已經融入生活了喔&quot
卻像是在自欺欺人
前幾年連基本文化教材都刪了
連我弟小學時都不知孫中山是誰
更何況是荀子了(攤手)

對現代的人來說,可能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了吧
誰知道呢?(攤手)
2008-03-16 12:29:51
版主回應
重要的思想只會轉換形式
而不會消失^^
2008-03-21 21:54:29
小房
書,可以刪
但溶入骨子裡的文精神則永遠刪不掉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毛澤東的文革都失敗了

當你們投票選總統的時候,即使不知道孫中山,但你們踩上了他的足跡,這就足夠了

小孟不必擔心,中國文化這棵巨樹,根深葉茂,沒人砍得動它
2008-04-12 02:03:00
版主回應
文化的象徵無所不在
只要中華文字被使用著
諸聖賢的眼睛就會睜開^^
2008-04-18 18:37:0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