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當過一次模範生……
當時學校發給每個學生一張「生活記錄卡」,只要各方面有傑出表現,老師會在記錄卡上畫圓圈,每學期結束前統計圓圈最多的人,擔任該學期模範生。
從小接受以「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口號包裝的教育,實際的作法卻是美術課上數學、童軍課上理化、輔導課上英文,還有第八、第九節課後輔導,星期六加強班。升學率都是老師手中的棍子打出來的,唯有如此才能符合家長的期待。也因此,「模範生」淪為成績優異學生的代名詞。只要成績好,似乎就能產生其他方面也必定優秀的月暈效應。
教育的本質,不應該複製過多無法滿足社會各個階層需求的「模範生」。目前大學學測的超高錄取率,已經喪失「嚴選」的篩檢功能。讓許多畢業後得到文憑卻茫然無助的社會新鮮人,遠不如那些早就對唸書不感興趣而開始學習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員。
隨著社會改變,教育發展也變得多元。依循孩子不同的性向,給予適切的指導,讓他在所屬的專長領域盡量發揮,開創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張君雅」擅長跑步,何不試著讓她跑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