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從學務處拍天空)
在教學現場,常常可以發現親師溝通不佳,原因往往來自於學生回家之後的訊息傳遞,犯了「斷章取義」、「避重就輕」,甚至是「加油添醋」之錯。
老師告訴學生,如果作業一再缺交,所有方法用盡還是沒有用,就要依校規記過處分。狡猾的學生回家後,會告訴家長:「我們老師要記我過!」家長追問原因,學生在憤怒的情形下,故意不將原因解釋清楚,容易產生家長誤解老師的情形。其實,老師也容易犯同樣的錯誤……
前兩天,有個學生家長來幫孩子辦轉出,依照規定要到各處組蓋章。我習慣看會留意一下從哪裡轉來或是要轉到哪裡。
『要轉到建德啊?』我看了轉出單隨口問問。
「建德好不好?」
『還不錯!我去年待過。』
今天校務會議,同事舉手發言:「有老師在家長來辦理轉學時,居然說建德比較好……」
誰會笨到講出這種「人在曹營心在漢」的話?當然要我為了現在待的學校,而詆毀過去對我有恩的學校,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選擇了比較中性的形容詞「還不錯」。只是沒想到竟被傳成「比較好」。現在老師不好當,真的只是學生難教家長難搞嗎?有待商榷。
還是多做少說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