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坑的絲瓜棚在2006年開張時,曾經有過豐美的收成,細軟香甜的絲瓜,感動過達可一家以及梅峰小木屋伙食團成員們的味蕾。不過在當時,蜀龍說了一個故事,據說他阿嬤家種的絲瓜,第一年也是大豐收,可是從第二年之後,不知什麼原因,卻是怎麼種都長不好,好似有輪作障礙似的。
當時並沒有將這故事放在心上,以當時蘿蔔坑絲瓜棚的榮景,不可能發生這種情形的啦!
誰知道蜀龍金口的功力不輸給手上的割草機,這個故事不偏不倚地預言了蘿蔔坑絲瓜的未來。第二年,絲瓜產量寥寥可數,第三年,幾近全軍覆沒,即使我為了避開輪作障礙,每年刻意選在瓜棚的不同角落種植新的小苗,不過景況依舊。直到去年,也就是開棚第四年,除了在瓜棚的邊緣僥倖收成到一條絲瓜之外,大部份的小瓜總是來不及長大,才一節食指大小就發黑落果,果真是蜀龍魔咒啊!
在同一座瓜棚的西南角,種了一株小本山葡萄,據說這台灣原生小葡萄的根部挖出來當藥頭燉補,可以補腎去風濕。不過千萬別以為我是貪圖口慾才種它,基本上達可雖然貪吃,不過這些補藥並不是我的菜。種小本山葡萄的理由很良善,只因它是台灣原生種,卻因療效而在野外被挖採一空。既然好吃的巨峰葡萄在蘿蔔坑總是種不起來,那就種棵強健好養的山葡萄吧!經過幾年光景,這棵小葡萄已然茁壯,期間曾經請芭樂修剪過一次,不過很快又繁茂興盛,如今已經覆滿整座瓜棚了。
難道咱們的絲瓜結不了果是因為競爭不過這棵山葡萄嗎?事到如今,也只能把責任推給這棵不會辯解的植物了,千錯萬錯,都是它的錯,一定是它遮蔽了絲瓜的光線,讓絲瓜長不起來。
當然,解鈴還需繫鈴人,破咒更需下咒者。於是,在去年年底,趁著草長得慢的空檔,請蜀龍放下割草機,爬上瓜棚,好好整頓整頓瓜棚上打結的瓜藤、葡萄藤和辟荔。
當蜀龍架好梯子,人才剛站上瓜棚,立即就是一聲驚呼:
「上面好多菜瓜布啊!」
謎底終於揭曉!原來,在山葡萄的枝葉佔據整個瓜棚的情況下,絲瓜很努力地爬到山葡萄上面,搶佔到了陽光,贏得第一回合的勝利。然而當它開花授粉之後,健康的小果正要開始長大,卻赫然發現綿密的葡萄葉像一床軟墊般阻斷去路,果實根本無法向下垂掛伸展,最後只好無奈地橫躺在瓜棚上,繼續享受日光浴。而站在瓜棚下的我們不但眼巴巴地錯過採收絲瓜的時機,還不分青紅皂白,一次錯怪兩種植物。如今雖然真相大白,但是已經錯過了採果期。
蜀龍在上頭將絲瓜採下,一顆顆往下丟。沒錯!是用丟的,反正全都纖維化了,不怕摔。老瓜的瓜皮已經乾燥碎裂,纖維也因淋雨而發霉;有幾條比較新的瓜皮仍然帶綠,但是看那膨脹如氣球的模樣,恐怕全只能曬乾做菜瓜布了。
全部採收之後,算一算竟然有14條,唉!這些絲瓜如果能吃到肚子裏該有多好啊!
如今也只能好好善用這14條菜瓜布了。以市面上的價格,一條菜瓜布50元,這些菜瓜布好歹也值個700元。發霉的拿來洗花盆、刷鍋子;新鮮的拿來洗碗盤、擦面盆;用不完,洗澡的時候還可以拿來搓皮屑、去角質。至於裏頭的種子,當然是收集起來,明年繼續種小瓜囉。
瓜棚在蜀龍努力奮鬥之下,棚頂的藤蔓清理得一乾二淨。陽光終於再度透入小屋的窗戶,讓屋子裏變得明亮光采。小本山葡萄只留下最粗的一根主幹,暫時不會和絲瓜搶地盤。今年,當然還是要繼續種絲瓜,魔咒既然已經破解,相信今年一定會是個豐收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