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怪手拉住樹幹,痛下殺手當中
砍樹?蘿蔔坑不是一個要讓生態自然復育的地方嗎?不是應該要種很多很多的樹嗎?為什麼要砍樹呢?
這是生態與景觀之間一個兩難的抉擇,取捨之間,的確令人猶豫難為,但是在這個周末,我還是狠下心來砍了兩棵樹。
蘿蔔坑休養生息這四年來,有充裕的時間讓植物在這塊土地上發芽滋長,除了各式各樣的地被植物與象草、五節芒、甜根子草這類高莖的禾本科植物之外,會長成大樹的植物也有不少,像是山胡椒、血桐、白匏子、野桐、樟樹…,而數量最多的就數相思樹和山黃麻了。園子裏除了少數已經刻意種下植物,偶而為它們砍草保留的開闊地之外,整個蘿蔔坑其實早已被濃密的植被所覆蓋,成了昆蟲與小鳥的天堂。長得快的原生樹種,雖只有不到4歲的年齡,有些胸徑已經有7、8公分,基部甚至到達15公分以上,算得上是大樹了。
沒有砍樹之前並列的兩棵山黃麻,中間是一棵新植的小小盾柱木
早在蘿蔔坑的地面上還是一片空白時,就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要不要先種上一大片的觀賞花卉,例如向日葵、油菜,或是田菁之類的綠肥作物,一方面養地,一方面抑制閒雜植物的滋長。可是後來我選擇讓植物自然生長,因為我喜歡上帝隨機賜予的驚奇。當時心中打的如意算盤是:不用的地方暫時讓它自然發展,要用到土地的時候,再將局部的植物清除就可以了。在當時,我的植栽顧問阿雄就警告過我,到時候樹都長大了,我會不會因為捨不得砍樹而讓園子裏的景觀變成雜亂無章?
當時是斬釘截鐵的回答「不會!」,可是隨著樹愈長愈大,再也不是隨手一拔就可以解決的小樹苗時,當樹上經常有小鳥歇息,有蟲兒居住,儼然形成一處小生態時,愈來愈覺得,砍樹,似乎有那麼一點點罪過。
鋸斷後,用怪手直接吊離現場。
這一次,因為我要在東邊的邊界上種一排盾柱木當景觀樹,在預定的位置上,有三棵山黃麻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長成大樹。其中最大的一棵,應該有6米以上了,胸徑超過10公分,看來是園子裏頭最高大的一棵山黃麻。我早已放棄砍它的念頭,決定讓它成為蘿蔔坑的山黃麻代表,唉!這真是應了阿雄的先知。至於另外兩棵,稍微小一點,如果不砍,盾柱木的小苗將因競爭不過而長不大,景觀也無法連貫。只得狠下心來,該砍,還是要砍。
為了減輕它們的痛苦,行前特地到五金行買了一把30公分長的利鋸,趁著這禮拜蜀龍來幫忙,兩個人配合行凶。首先開來老怪手,用鋼索將樹預先拉住,避免鋸斷時不愼壓傷人或壓倒旁邊已種下的盾柱木,接下來拿出利鋸,出鞘時手一不小心握到鋸齒,立時鮮血直冒,果然夠利,就算是祭樹吧。有了工具和蜀龍的幫忙,兩棵樹在不到30分鐘之內,陸續被鋸斷吊到旁邊的草叢裏頭暫放,或許會有用到它們的一天。
砍樹後的空曠,得靠盾柱木長大後來彌補
樹一砍掉,視野立刻開闊不少,等到新種的盾柱木長大開花,將會形成另外一種景觀,一種人類刻意營造出來自認為叫做「美」的景觀。
當劊子手不是很愉快的經驗,可以自我安慰的是,這個園子裏至少還有幾十棵的山黃麻自在地生長著。雖然說不準哪一天又有誰必須配合景觀的需求讓位給新的朋友,至少,還有一棵大樹站在東邊的邊界上,訴說著它們在蘿蔔坑演進史上曾有的一段故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