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由於經常有颱風暴雨,所以蓋房子的時候,為了避免淹水,地基都會蓋得比外頭的地面高一些。蘿蔔坑小屋的基礎就比地面高了20幾公分,因此完成後的小屋外觀,在日式的屋牆板之下,還露出了一截灰色的水泥面,雖不致於太難看,不過總覺得有點露半截屁股的感覺,低腰褲還得有美臀配才行,這冷冷的水泥面…,還是將褲腰穿高一點吧!心裏面不時思考著該如何美化,才能讓這房子與土地的連接處感覺柔和一些。
方法很多,油漆,簡單,但是沒創意;貼二丁掛,喔!算了,俗!那麼貼石片吧,想像起來應該還不錯,可是那還得花上許多時間和心思去尋覓石材,探詢師傅,而且感覺還是有些匠氣…。左思右想,最後決定還是用植物來擔當這遮醜的任務,反正手上有許多現成的植物也正排隊等著分配新家。何況認真說來,植物多變的色彩與線條,正適合拿來柔和那筆直的牆面。
小屋的四周,除了與溫室結合的西側不需考慮外,有三面牆的基腳必須植栽綠化。其中朝北的一面,因為是入口,而且地面高差較小,早在去年就填土陸續種上了孤挺花與筆筒樹、豬籠草。孤挺花在今年春天還燦爛地開過一季鮮紅呢。東、南兩面因為與地面高差較大,心中想著應該先砌個花台,再將植物種上去。但是在蘿蔔坑,想好的事情是必須要在腦子裡頭排隊等候的,而且隨機進行,不依掛號先後順序。
直到高績效團隊的生力軍加入後,這批小朋友都有園藝工作的經驗,有天與蜀龍談到砌花台的念頭,雙方一拍即合,材料是現成的,當初砌屋內浴室隔間牆時剩下的磚頭,還有蘿蔔坑隨處一挖都有,大大小小的礫石塊。位置,就選擇小屋南側窗戶下頭大約4米長,50公分寬的範圍。材料備齊之後,只見蜀龍頗有專業架勢地將水線一拉,先將直立的磚頭一塊塊等距豎立起來當作立柱,然後在柱與柱中間用小石頭一塊塊地疊砌,填滿,最後在最上頭再放上一塊壓頂磚,只一個下午,花台就大功告成了,老家在金門的蜀龍說那是「金門式」的砌法。雖然我有點狐疑,去了金門那麼多次,怎麼沒有見過這一型的花台?不過還是尊重原創者,這花台的名字就叫金門花台了!
由於金門花台的頭頂上有1米寬左右的遮陽板,原先是用來幫窗戶擋雨的,除非是像夏天的颱風或午後大雷雨,否則窗戶不愁有雨打進來。然而這樣的設計卻也因而讓花台成了雨水滋潤不到的乾旱地帶。心中早有盤算,就種比較耐旱的多肉植物吧!從大學時期開始陸陸續續收集的多肉植物,有些已經在盆子裡度過漫長的歲月,也該給他們一個自由生長的新家。
花台是砌好了,可是植物還不能種下去,空蕩蕩的花台內先得填滿植物生長所需要的介質才行。蘿蔔坑的紅土排水性太差,不適合種多肉植物,為此還特地託同事訂購了窯燒的摩金石,等候了近兩個月後,終於到貨,再拌入培養土,新居落成,肉肉們終於可以遷入了。主角是沙漠玫瑰,也是自己撿果莢播出來的小孩,還有一些百合科、仙人掌科的植物,擔當陪襯的角色。花台的佈置其實是需要點腦筋思考的,每一種植物都得先擺擺看感覺對不對,還要想像它長大後的樣子,覺得OK,才能定植下去。愈是後頭種的,愈需要考慮與其他植物搭配的效果。目前已經有兩批植物進駐了,感覺還不錯,陸陸續續,還會有一些多肉搬進來,為金門花台增色。
小屋四周的地景,又踏出了一步。
附圖一:蜀龍師傅的工作照。
附圖二:剛砌築完成的花台,零水泥。
附圖三:金門花台的近照,植物將陸續進駐,會愈來愈漂亮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