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中的蘿蔔坑,要有水池,讓蜻蜓產卵,讓青蛙聚居歡唱。池中、水畔要有各種水生植物,自成一個小天地,要讓它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池。而且,不只一個,在我的規劃裡,由高至低,至少要有三個大大小小,順流連貫的水池。
可是水池卻是蘿蔔坑進度最慢的一環,最主要的關鍵卡在防止滲漏的問題。防滲的作法有很多種啦,最常見也最萬無一失的,當然是用水泥。比較有景觀素養的,會在池畔糊上大大小小的石塊,看來美觀又乾淨,水裏面還可以放幾條肥嘟嘟的錦鯉,池中間用花盆種上幾株出水泥而不染的荷花,多詩意啊!
不成,水泥池不是植物和青蛙喜歡的,螢火蟲也不會來。那麼,還有一種作法是池底深挖鋪一層塑膠布,上面再鋪上一層厚厚的底泥,現在很多生態池都是這麼做,而且只要底泥鋪得夠厚,植物、動物都會回來,一切看來生機盎然。
但是,沒看到的部份呢?試想一個號稱生態的水池,底下卻埋了一大塊萬年垃圾,水池有多大,垃圾就有多大,想到就覺得心裏不太舒服。更何況這種作法,活生生切斷了塑膠布以下的世界與地面的聯繫,水也無法補注回地下,完全失去調節逕流的功能。這樣的水池對大地而言,還是不夠生態。
其實一直想做的,是用粘土夯實築底的水池,就像埔里的茭白筍田一般,這種作法或許沒有辦法長久保持百分之百的防滲,但是至少感覺上底下是自然的泥土,植物的根可以穿越那條人為的界線,水分也可以緩慢地滲入地下,養活底下的微生物。池底以下,仍然可以是另一個生命世界。
理念與想法都有了,一直沒有動手的原因是,要買到合適的黏土,那恐怕得剛好遇到筊白筍田換土的時候。還要我有時間先把水池的位置與形狀確定下來,更重要的是,找人來施工時,要有時間在旁邊看著,而那可能是好幾天的時間。簡而言之,就是很麻煩。
其實,每次大雨過後,當我踩著雨鞋,上面黏滿了一層厚重的紅土時,我就會想,這兒的紅土如果將它泡水夯實,說不定本身就是很好的防滲材料,所以一直想嚐試看看。2006年4月23日,開始動手在溫室西側構築我的第一個水池,面積不大,10平方公尺左右吧!坡面有些斜度,挖起來的土剛好拿到水池下緣築一道土堤。挖好形狀後,用怪手的挖斗底部使勁將池底的土壓實,然後等待老天爺來評估試驗結果。
四月有很多的下雨天,下到連小屋的老虎窗都漏水了,可是每次去看水池,除了局部有乘留一些水外,大部分時候是乾的。
行不通嗎?並不死心。每次去,只要池底是濕軟的狀態,我就用怪手再去壓一壓,想像那個挖斗是隻在水池中打滾的大水牛。漸漸地,每次可以留下的水似乎變多了,停留的時間也拉長了。
這期間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單憑老天爺下雨,水量並不穩定,萬一蜻蜓和青蛙在有水的時候被騙來產卵,那水一旦乾了,這些小生命不就完蛋了嗎?
到底大自然中的機制是如何運作的呢?
一個天然的水池,剛開始絕沒有人刻意去將池底夯實,它可能是經過長久的時間,雨水的沖刷,微小的泥土顆粒慢慢填塞住較大的縫隙,經過動物們喝水時的踐踏緊實,有機質再繼續沉積,慢慢形成一層保水的不透水層。當然,保水力不是百分之百,所以更重要的是要有水的補注,或許是一泓泉水,或許是一條流經的小溪,這才能成為一個水量穩定的水池。
對了,既然滲水本來就是自然狀態,那就給它足夠的活水吧!想通之後,6月中旬開始將水管拉到池邊,用小小的水量進行試驗,看看需要多大的水量才能讓它保持有水。到了7月6日,見到水池裡頭淺淺地大概10公分深清澈的池水,看來池裡頭的汙泥慢慢沉澱了。所需要的水量其實比預期的低,而且這兒的水本來就取自於地下,就讓它補注回土裡頭去。用掉的電費,比起一般電力循環式的流水造景,應該還省得多。
水池有水了,未來要做的是佈置裡頭的植物,如果成功了,還將有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水池出現。
希望很快可以見到青蛙回家。
附圖一:這不是蘿蔔坑!梅峰的黑水塘是我心目中水池防滲的典範。
附圖二:剛開挖構築的水池。
附圖三:剛開始蓄水時,水色黃濁。
附圖四:經過長期的穩定注水後,水質清澈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