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28(六)
今天幾乎沒什麼行程,只是在家賀溫泉鄉裡從山中溫泉轉到山代溫泉而已。
通常日本人泡湯都是當日來回(日帰り)比較多,頂多是住個一夜就很滿足了。像我這樣一連五天都在溫泉區巡遊,日文稱之為“温泉巡り”,他們認為是相當的奢侈,很容易會誤以為台灣人都很有錢。
事實不然,像我這把年紀,到日本旅遊只是圖個清靜,對於大都會已全然沒有興趣,而整天拉車跑長途,更是一種累贅,最好的安排就是選個定點,悠閒地過幾天與世相遺的日子。因此住溫泉旅館就成了最佳的選擇。儘管旅館的費用比較貴,但對於熱中泡湯之道者,有湯可泡,又是一泊二食,相對來說,就會覺得高貴而不貴。
山中溫泉因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而成名。李白詩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音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日本最偉大的俳句詩聖松尾芭蕉受李白之影響,感發人生短暫無常,因而興起雲遊四海的漂泊意念。
元祿二年(1689)3月27日,四十六歲的芭蕉由江戶的深川出發,同行者為門人曾良。這趟旅程經過日光──那須──白河關──飯坂──仙台──松島,一路往東北走,於5月13日來到平泉,再從平泉向西穿越奧羽山脈,於6月3日登山羽黑山。羽黑山與月山、湯殿山合稱為出羽三山,而羽黑山上的出羽神社供奉有三山之神,是有名的修道靈場,他在此領悟了「不易流行」的哲理。
「不易」指的是「永遠不變的真理」,而「流行」則指「流轉而片刻不停滯的變化」。「不易」和「流行」兩者看似對立,但誠如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一樣,相互對立的正反兩面,卻能在芭蕉的體內合而為一。換言之,千古不易的真理就是存在於萬物不停的流轉當中,無常也因而產生。
完成出羽三山的巡禮,芭蕉於6月13日抵達日本海沿岸的酒田,然後就沿著日本海沿岸,一路來到能登半島,通過金澤,於7月27日進入山中溫泉,在此盤桓了九天,最後於9月5日在美濃的大垣結束了 全程2400公里的奧之細道,費時160天,並寫成了《奧之細道》這部流傳千古的紀行大作。
在《奧之細道》中,出現的溫泉有三處,第一個是那須溫泉,其次是飯坂溫泉,最後是當時就已相當有名的山中溫泉。
山中溫泉是無色透明的石膏芒硝泉,泉水清爽而滑潤,據說泉水的功效猶勝於有不老長生靈藥之稱的菊露。菊露之名是源自於中國古傳說中有菊慈童喝了由大菊滴落的甘水以保長壽的故事。
是以芭蕉在山中溫泉寫下:「山中,無人折菊,溫泉水香。」之名句,意思是:「來到山中溫泉,沒有人會再去摘折菊花,因為泉水本身就已其香無比。」也因此芭蕉將此湯與有馬、道後並列為日本的三大名湯。因為是僅次於有馬的名湯,芭蕉在山中溫泉名為「泉屋」的客棧一住就是九天,頗有樂不思蜀的況味。
「山中,無人折菊,…」之句看似稀鬆平常,但有些專門研究芭蕉的學者,卻從中讀出了另有蹊蹺。芭蕉有斷袖之癖是眾所皆知的事情,他曾經為另一位名叫杜國的情人取了「萬菊丸」之號,而自古菊花就暗示有男子同性愛的傾向。
此行「泉屋」的主人也是一位相當俊美的十四歲少年,名叫久米之助,芭蕉不但為這位少年取了「桃妖」的俳號,更在俳句中出現了「折菊」的字句,讓人不聯想起他對這位少年有染也難,這也難怪他會在山中溫泉停留了九天,而流連忘返。
來到山中溫泉若不沿著大聖寺川的鶴仙溪走一趟鶴仙溪步道,將會有徒虛此行之憾。
吉祥やまなか座落在大聖溪畔,向右拐個彎就到了鶴仙溪步道的入口。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360665/)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708836/)
黑谷橋
跨過黑谷橋,只有咫尺之隔就是芭蕉堂,這是由仰慕芭蕉的俳人們於明治43年(1910)建立,堂內安置有芭蕉像。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381173/)
芭蕉堂
沿著步道往前走,旖旎的風光讓人走走停停,不忍錯過任何如詩似畫的一景一物。行行復行行,不覺間來到了橫跨過步道中段的綾取橋(あやとり橋),這是由草月流第三代掌門人勅使河原宏所設計的徒步專用鐵橋,呈S字型,塗以紫紅色漆,與周遭的一片碧綠紅綠相映,光彩奪目。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397065/)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397749/)
綾取橋
位於綾取橋旁不遠處的河床上,架設了幾座供人休憩的雅緻亭台,上頭撐著紅色大傘,底下舖有榻榻米座墊。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410925/)
由於我們來得早了一點,服務人員還在準備當中,但我還是在此宜人的河床駐足片刻。
舉目望去,溪流潺潺,綠蔭蔽天,蜂蝶飛舞,蟲鳴不絕,真可說是一處人間仙境。看著!看著!我看出了這條河流繼續不斷地向前流著,可是看了又看,河好像是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流失;它總是保持著老樣子,然而它又時時更新,並沒有一瞬的停滯。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669598/)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670344/)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671733/)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420255/)
不管是激流也好,漩渦也罷,河總是包容了它,最後終將使得這些幻化無常的現象歸伏在大流裡頭,成為小小的漣漪,對千百年來不停流著的河流來說,也只不過是變而不變的恆常現象而已。
此中的奧妙,不就是芭蕉當年在出羽三山所體悟到的「不易流行」的真理?
懷著這份了悟世事無常的喜悅,繼續往前再走,步伐也輕快了許多。當年芭蕉就是為了抛棄自己過去的一切,因而踏上“奧之細道”的旅程,以獲得新生命。而我這趟北陸溫泉巡禮,偶然間在鶴仙溪悟出了變而不變的恆常現象,不也成了我昨死今生的重生之旅?
走完鶴仙溪步道大約要一個多小時,最後來到終點的蟋蟀橋(こおろぎ橋),這是一座由檜木打造成的木橋,建於江戶時期,直到平成二年(1990)又重新改建。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925445/)
蟋蟀橋
過了蟋蟀橋,往上走就是山中溫泉有名的溫泉街(ゆげ街道),街道裡頭有名之為「菊の湯」的公共溫泉澡堂,當年芭蕉下榻之「泉屋」的遺址就在「菊の湯」之側,在附近也建有一座芭蕉館,讓遊客得以緬懷這位俳句詩聖的行誼。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985616/)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986318/)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986979/)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987740/)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988368/)
溫泉街景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443880/)
菊の湯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444536/)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10072113/)
芭蕉館前的雕像
十一點我們搭乘吉祥やまなか的接駁專車來到JR加賀站,車站旁剛好有一家購物中心──Abio City加賀,足夠我們消磨中午的這段空檔。
我們先在超市買了午餐,吃過飯,購物的人繼續血拼,我則找了一處僻靜的角落小寐片刻。
2:10今晚下榻之山代溫泉的山下家準時來到車站接客。也是二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就從家賀溫泉鄉的山中溫泉搬到了山代溫泉。
日本的旅館只要網路上的評價不錯的話,大都具有相對的水平,很少看到有濫竽充數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溫泉旅館與商務旅館的屬性迥然不同。商務旅館只是提供給過客一個歇腳的場所,只要能有一間舒適的房間睡個覺也就可以了。
由於旅客活動的範圍大都只侷限在自己的房間裡頭,其他的周邊設施也就變得無關緊要,因此商務旅館的客房不嫌多,以突顯其規模之大。
而溫泉旅館的客人都將泡湯當成是此行的目的,因而必須營造出“家”的氛圍,好讓專程而來的客人,住進旅館後會有回到自己家裡的那種輕鬆、自在、溫馨的感覺,也因此溫泉旅館的客房數要越少越好,越能突顯出小巧、精緻的風情。
山下家是「大江戶溫泉物語集團」旗下的連鎖旅館。女兒過去帶小孩到日本旅遊曾住過這個集團的旅館,是屬於比較大眾化、平價化,適合一般旅行團或攜家帶眷來投宿的溫泉旅館,旅客動輒上千,相對來說就會少掉了傳統溫泉旅館的那份細膩。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10182764/)
山下家旅館
此行女兒安排了四家不同的溫泉旅館,不同的等級、不同的特質,何妨就當成行旅中的另類體驗。
外頭下著毛毛細雨,但看看時間還早,我們也就撐著傘逛了一下山代溫泉這個曾在大正時期榮獲德國萬國衛生博覽會金賞的名湯小鎮。
出了山下家,外面廣場就可看到這處名湯的公共溫泉澡堂──古總湯。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750352/)
古總湯
再往前走,有一座名為「靈方山藥王院湯泉寺」的古剎,它也是四國八十八各所的加賀靈場。古剎佔地廣濶,花木扶疏,看起來莊嚴肅穆,頗有鍾靈毓秀之氣。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475526/)
靈方山古剎
![](https://photox.pchome.com.tw/s14/dryhlin/2/142709792950/)
靈方山古剎
今天是周末,逛完了溫泉街,回到山下家,原本都還冷冷清清的大廳,已經擠滿了不少扶老攜幼的家族。
露天風呂位在十三樓的頂樓,雖然沒有什麼庭園的造作,但站在頂樓上可以眺望整個溫泉小鎮,更絕的是有不少是三代同堂一起來泡湯的家族。
晚上是吃到飽的自助餐,幾乎坐無虛席,小孩對於各色佳餚興趣缺缺,只要填飽肚子就好,各種飲料與冰淇淋才是他們的最愛。大人們撐著肚皮,吃得笑逐顏開,每個人的面前都還有一大杯啤酒相伴。天下家果然是老少咸宜,天下之家戶都能同歡的另類溫泉旅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