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的動畫和音樂就讓觀眾感受到創作者的誠意,和亟欲跳脫傳統紀錄片巢臼的企圖,高清的畫質雖跟底片還有距離,比起DV已是好許多;人物介紹一如《翻滾吧,男孩》的生動活潑,比賽時出動多機拍攝所製造的臨場感,精緻的構圖加上俐落的剪接,《奇蹟的夏天》牽動觀眾情緒的效果絕對不輸上映中的任何一部劇情片。
這個故事,要是真的按照一開始的初衷,只是為了運動品牌拍攝一個三十分鐘的短片,就可惜了這麼好的題材。運動、夏天、男孩們,關於榮譽、關於友情,這些元素構成吸引人和易於觀賞的一部電影。體育、教育、原住民、青少年議題則是隱性的夾藏在那些笑聲感動之中的另一個關注點。踢足球的他們每個人都很可愛,因為認真執著的運動家精神,讓陽光下汗水淋漓的男孩們,閃閃發亮。小大人的他們逗趣的對話、訓練過程的辛苦、比賽的緊張刺激固然讓人感受到青春洋溢的氣息,然而他們的生長環境、未來出路這些真實存在、也是不得不提及的環節,還是令人沈重不已。
足球在台灣從來就不是顯學,跟棒球籃球比起來,除了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跟著潮流狂熱之外,其他時間鮮少被注意。所以就算花蓮美崙國中的足球隊在亞洲甚至在世界的比賽中得到冠軍,從事足球教育方面的相關人士外,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如果不是因為這部紀錄片,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得知,原來台灣的足球實力,在十五歲之前,可稱的上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問題就在於,他們的限制—十五歲。台灣的體育教育有著非常奇特的現象,許多項競賽年紀越小成績越好,隨著年齡增長,在國際賽事上的能見度越低,看完這部片了解到足球如此,我們的少棒隊以前不也常拿世界冠軍嗎。其實不只體育教育,就我親身的體驗來看,在藝術教育方面也是同樣的情況,我們有許多體育和藝術小天才,長大卻不行了,是小時了了還是揠苗助長(方法錯誤或訓練過度時有耳聞)?還是銜接教育出了問題?沒有完善的制度和環境來培訓這些人才,以致他們無法發揮所長適得其所。《奇蹟的夏天》將問題丟出來,或許造成了一時的話題熱潮和各方捐款,但這樣絕對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如果政府有關單位永遠都是開空頭支票、見一個洞補一個,缺乏全面思考的能力和改革的決心,問題還是會一直存在的。
電影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到比賽中最緊張的部份,看來比賽似乎進行的不太順利,這時片頭才出來,知道是倒敘後製造了一種期待心理。足球小將們的介紹時不時穿差在足球隊成立的背景、學校生活的環境、隊員們和教練老師之間的相處、幾場重要賽事、同學間的夥伴情誼、家庭狀況之中,讓觀眾漸漸認識他們。有的好勝有的害羞有的搞笑,主力球員個個帥氣又有個性,難怪成為全校同學崇拜的偶像;幾個較少上場候補球員的描寫,如老是當線審的那個小不點、父親久病早熟用功的阿亮也都讓人印象深刻,他們不論戰力如何,共同的特徵就是熱血純真。一起上課、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訓練、一同玩樂、一同分享輸的懊悔和贏的喜悅,「交了很好的朋友就不想分開」他們說,後來配上畢業典禮上那首撒狗血到恰到好處的〈今年夏天〉,到升上高中後好友變成場上的敵人,這些少年之間的純真友情還真是會讓人瞬間回春,想起還沒變成大人的日子。關心學生情書寫不好會丟人的老師,在他們看來有時是仇人有時是朋友(其實很關心他們)的教練,他們之間的相處十分有趣,也有令人動容的時刻,例如喊他們擦乾眼淚自己卻不住拭淚的教練。
為了幫不唸書的學生找到一個適當宣洩管道而成立的足球隊,縱使場地條件不充足、宿舍會漏水、經費也總是不夠,但是他們可以享受踢球帶來的成就感和榮譽,在學校也有人管有人教(他們很多來自單親家庭),升學不成問題。就算他們現在這麼所向披靡,問他們以後不踢球要做什麼,他們的回答是做版模、水泥工,因為我們的教育環境不能保證他們可以一直踢下去,這是不只體育很多領域都出現的情況,了不了解是一回事,但是一個老是不能讓人發揮所長的社會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有人說拍紀錄片也算是一種社會運動,因為問題可以被點出,使人們關注,我並不完全同意,因為一部發人省思的劇情片同樣擁有這項功能,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現在台灣類似題材的紀錄片就至少有《翻滾吧,男孩》和《奇蹟的夏天》,兩者都用非常通俗輕鬆的方式來表達創作者的觀點,雖然難免還是會有所選擇和迴避,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但不知要多久片中的小主角們或他們的後輩才能踢出世界、翻上國際。
我想他們就算以後不踢球了,人生中擁有這麼精彩瘋狂、歡笑汗水淚水摻雜的這幾年,也是可以隨時拿出來擦拭的回憶、甚至可以稱作寶藏。(我學舞的夥伴、戲劇系的同學,希望你們知道我指的是什麼)。「一座獎盃就只是放在那邊,有一條疤以後就可以跟子孫炫耀。」他們的說法非常可愛啊。還有許多感想寫不出來,好笑的部份感動的部份我都寫不出來,太慢去看了,感想也太遲才寫,不然我一定會強力宣傳這部讓我想起「青春是什麼、熱血為何物」的紀錄片。
ps.在片尾上字幕時發現大學時曾幫忙為畢製音樂編曲的芭樂有參與本片音樂的部份,聽說他的樂團發展也不錯,雖然很久沒聯繫,還是替他感到高興,恭喜恭喜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