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直困擾我許久關於買房子的事,有了戲劇性的演變,想記錄下來,跟朋友分享。
每次提到房子的事,我跟婆婆之間總會擦出隱隱的火花
為何我形容隱隱的火花呢?
因為我覺得,我的心很快的就會關了起來,給個相應不裡的態度
就像星期六一早婆婆提到看了一張廣告紙,
有個房子要出售,是七樓加八樓,總價1300多萬元,約70坪
婆婆說要大,要夠我們現在全部的人都可以住,這種房子最適合
我心裡的OS是,1300多萬元,我要背多少房貸阿?我又沒想要跟隔壁室友住在一起,幹嘛買那麼大的房子?
所以後來婆婆提到若天氣好要去瞧一瞧.......等等之類的話,我都沒答腔
下午又說另一家約38坪,婆婆本以為是我們家樓上出售,表示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就是這個坪數,覺得也不錯
我心裡又有OS了,不是才說受不了小叔小嬸,想要讓他們出去自己住嗎?怎麼一找房子又是要全部綁在一起,我才不要勒
我還是沒答腔,也不打算跟婆婆討論房子的事
我問自己,是什麼讓自己的心情只要一談到這部分總是不平靜?
有時候看著婆婆為了照顧自己的子女,即使手疼也忍下來,我心裡就充滿矛盾與不高興
矛盾在於看見婆婆的辛苦,理應多加幫忙,可是心理卻是不平衡
這些辛苦都是婆婆自己要扛的,小姑小叔們,有時因為婆婆的幫忙,就貪圖這樣的方便,逍遙快活去了,而為何是我,要犧牲去幫忙呢?
加上十月份遇到百貨公司的週年慶,小嬸連續20天都是全天班,回到家中的時間幾乎是晚上十一點了,連假日也不例外,而我要協助幫忙照顧姪子的時間也增加了,這樣的狀況,讓我心裡的不舒服累積越來越多,
若我又嗅到未來還要住在一起,我那不舒服的大火,就要逼近爆發的階段,難怪婆婆一提到房子的事,我就不爽
昨天,將自己不爽的心情書寫下來,我說:「婆婆對於小叔小姑的部分行為,心裡也是不高興,但他從來不對他們清楚表達,因為他說,怕唸久了,被認為是嘮叨,所以他的不滿與抱怨,我是最常接收到的,我問自己,是否也落入了婆婆限制性的框框裡?所以我也學到沒有清楚的說出自己的意見?」
因在書寫的過程,心情仍是煩躁,我就早早盥洗睡覺去了
今天中午,小叔約婆婆去看了那間38坪的房子,我沒吭聲,婆婆也沒找我去,我心理也落得輕鬆
回來後,婆婆表示房子實際坪數只有33.3坪,若要大家進去住,隔間要重新打掉,聊天的過程,我提到,要找到我們全部人可以住的房子,真的難上加難,後來婆婆竟然提到,小叔現在調到桃園去工作,適應的還不錯,有跟他提到,可以找桃園的房子,這樣,在經濟與交通都是不錯的考量,我則覆議這也是個思考點,想不到婆婆等小叔回來,就立即將這個決定跟他說,表示未來買房子,各自買,鼓勵他去找桃園的房子,價格比較便宜,他就不必花很多通車的時間,小叔似乎也沒反對這樣的想法
多年來,我一直卡住的房事,就這樣,有了不一樣的轉機
聽到婆婆這麼說,我不經思索,是不是一切都是我的擔心?以為婆家一心只要全部人住在一起,所以有了很多的幻想與情緒?
或許這真的是一開始婆婆的期待,但隨著時間、隋著現實條件,很多的一切,已經不一樣了,而我,仍停留在當初的擔心中,
我其實一直都有房事的主導權,我一方面知道,一方面卻也不敢用,彷彿認為一旦強硬了起來,就一定會起很大的衝突
就像我是這個家的大嫂,我說話有一定的份量,可是我都怕怕的,幾次我出來說話,隔壁室友聽進去的比例,比我預期的還多,但只要一有機會,我就是躲起來,我就是想扮演小朋友
房事戲劇性的演變,除了讓我心情鬆了一口氣,也讓我去思索,拿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其實,沒有那麼的不好與可怕,有時候,結果是超出自己原來的想像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