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了!(設計對白)
氣溫急降,全台有感,許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一起進補溫暖身體,不過開業中醫診所院長李思儀提醒,幼童屬於「少火生氣」體質,簡單說就是容易上火,若是跟著大人一起吃麻油雞、薑母鴨,或是像紅燒羊肉爐等過於進補的鍋物,容易讓孩子噴鼻血,建議孩子進補可選擇平性如當歸、生薑加上羊肉煮湯,或是可用桂圓、紅棗煮熱粥,都是相當不錯的抗寒進補食物。
報導╱黃子倫 攝影╱陳逸宏
李思儀醫師表示,孩子由於代謝快、氣息旺盛,當吃太多燥熱進補的食物,像是添加麻油的鍋物、人參雞,或是薑母鴨、紅燒羊肉爐等就容易上火,而天冷時鼻黏膜易收縮變薄,當上火時鼻內微血管擴張,一不小心就會流鼻血,除此之外像嘴破、牙齦痛、便祕、臉發熱發紅等症狀也會接踵而至。
幼童屬「少火生氣」體質,要避免吃過多燥熱食材。薑母鴨含中藥材如黨參等,加上有加酒精,吃多易上火。麻油雞中的麻油偏燥熱,且同樣有加米酒調味,小孩不宜多吃。
可在熱粥中加入桂圓、紅棗等幫孩子補氣暖身。
平補為宜 可煮熱粥
另外,容易上火還有天冷愛吃的洋芋片、餅乾等高油、高鹹的零食,由於美味可口常常一吃就過量,可能吃完一整包就嘴破、牙齦痛;或喜歡吃櫻桃、龍眼等水果的孩子也要小心避免過量,可能也會上火導致便祕,尤其若孩子感冒時再吃下這些食品,還可能讓感冒加重。
李思儀醫師提醒,進補不要過度,而對於幼童的進補食材,則可以選擇平性偏溫的當歸、生薑、羊肉等,拿適量羊肉,加少許生薑與2、3片(約12∼15公克)的當歸,清燉成羊肉湯喝,也可在裡面加少許麵線,搭配一盤青菜,就是孩子豐盛的晚餐。
也可挑選如桂圓、紅棗等加入米飯中煮成熱粥,當早餐或點心食用,孩子吃就不會上火也可得到補身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桂圓就是龍眼肉,只是透過燉煮的方式,就可讓原本偏躁的食材轉變屬性,相同的概念也可放在其它偏躁食材上,多以蒸煮取代炒炸,減少過重的口味。
另外,如果容易手腳冰冷的孩子,不妨在鍋物中加入3公克左右的桂枝,而如果是吃素的人,則可把肉品換成營養成分高的山藥,搭配像是何首烏15克、當歸12克、熟地12∼15克,6克紅棗與一湯匙枸杞一起燉煮食用,每周吃1∼2次就夠。
上火時會有嘴破、牙齦破症狀。若長時間火氣大,便祕也容易找上門。臉頰偏紅發熱是上火時的症狀。
開業中醫診所院長 李思儀
【醫師說】
如果孩子容易感冒、過敏、身體不適,最好先找醫師治療與調理,再行決定是否食補。
模特兒╱周昕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