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工的人,多少都有被諮商的經驗
這學期選修了諮商實務,又踏進這令人著迷又虛幻的世界
我一開始是這麼想的
昨天任課老師請來一位催眠經驗豐富的老師
原本抱著興奮的心情開始上課,因為大學時被催眠的經驗很有趣
所以
很開心又有機會再次接觸
重點是當一名同學述說他無法順利進入催眠的世界時
老師問他,你怎麼了嗎?
他說,心情很亂
接下來老師開始在大家的面前開始進行諮商
甚至要求同學出列接受心理劇的對話
該同學問,但我一演大家不就都知道了嗎?
老師回答,你只要大概說就好了~
任課老師突然補一句,我們會保持保密原則,你可以放心
在場的六位同學,甚中四位是諮商背景的,他們很自然的觀望著操作
但我與水水便面面相 一番,才接著看他們的演出
催眠師很自然的開始使用諮商技巧,被諮商者吞吞吐吐的配合著
任課老師很開心同學能看到此次演練,露出「這機會真難得」的表情
又再跟被諮商者說,這次是不用錢的喔 ~ 真幽默
之後的過程就看到該位同學在那裡爭扎著,生怕透露任何一個心裡話
但依據他的描述過程大家其實心中都有底
結果該位催眠師又言,
其實你沒有明說我都知道大概是什麼事,但感情的事就是這樣
很好,他又語出驚人的點出該位同學的問題
-------------------------------------------------------------------------------------
我抱著懷疑及有點憤怒的心情與水水討論這件事
因為
案主是否同意公開 諮商,在二個老師的「邀請」下,他有說不的權利嗎
當老師未給予時間考慮是否說不,就「熱烈」邀請他出來表演心理劇
當案主言明不想公開具體內容時,該老師又點明問題癥結
這樣~是否嚴重涉及倫理的問題?
還是已經習慣被壓迫,受公開自己的隱私了呢?
倫理在課堂中一直被提及,沒想到最後卻觸及甚至跨界
這樣的諮商行為真能夠對案主提供正向的協助嗎?
-----------------------------------------------------------------------------------
另外,為什麼諮商師總是要在私領域表現出友善、易親近的錯覺
真正與之成為諮商關係時又會劃清界線
要求案主應尊重他們的私領域
試問在未接受任何專業訓練的案主受到劃清界線的對待時
他又怎麼想?
而這樣的劃清界線是否為了階級化諮商與被諮 商關係呢?
又為什麼在一般時刻(閒聊或是私底下)諮商師在說話總是像在打太極
從來不給予一個正面的答案
職業病嗎?還是專業的根植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