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2/d/i/dina07/content/20051116/11/1261073647.jpg)
卡夫卡&哈謝克
伊凡.克里瑪形容布拉格是一個充滿“悖謬”的城市,在相隔幾週的時間內,誕生兩個截然不同但又都傑出非凡的作家。
一個用德語寫作的猶太人,是個素食者,絕對禁酒和專注於自身的苦修者,它如此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職責,作家的使命,自己的缺點,,以至於生前大部分作品他都不敢出版。
法蘭茲.卡夫卡,很少作家像他一樣與故鄉布拉格有如此緊密的關係,這位擁有20世紀最偉大文學作品的作家,雖然其有生之年在此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與布拉格的關係卻最為密切,他常常將離開布拉格比喻成自己「遭遇到最不幸的不幸事件。」
卡夫卡對當今捷克文學影響之鉅,我想,由各個捷克作家的書裡,點點滴滴的陳述他的生平及創作可見一般,哈維爾及福曼甚至為了一賭卡夫卡寫「城堡」時常去的西列姆而乘車前往追尋作家之足跡。兩人在西列姆打聽,哪一座房子是
卡夫卡曾經住過的,可是無人能夠回答。鄉村的記憶早以驚人的形式消失無蹤。
兩人到處詢問,最後找上了市政府民族委員會的主席。
主席不懂卡夫卡何許人也,拿起他的照片端詳半天說道:「他看上去長的不醜。這模樣,真不賴。他現在住哪?」哈維爾告訴他,卡夫卡死於肺結核。這種疾病把一個行將死亡的人弄得這般絢爛,皮膚透著特別的光,像中了彩似的,這是一張充滿內心生活的臉。哈維爾滿腔熱情的解釋道。突然,那位黨主席高聲道:「難怪我看起來這麼醜!因為我很健康」這是詩人尋訪大師足跡的一段插曲,倒是讓我笑得發颤。
而另一位他是酒鬼,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是個講究美食的人,一個嘲弄自己的職業和責任的性格外向的人,他在酒吧裡寫作,為了幾瓶啤酒就當場賣掉自己的作品。
亞諾斯拉夫.哈謝克,他的『好兵帥克』,敘述一位運氣欠佳名叫約瑟夫.謝維扎克的人所遭遇的一連串不幸事件,書中奧地利軍方想讓謝維扎克成為軍人,但他獨樹一格的微笑和陽奉陰違,卻讓他們挫折連連,謝維扎克表面上遵照指令行事,但在另一方面卻又成功地無所不用其極的逃避該做的事,同時又出了不少爆笑的差錯。
因為這個『好兵帥克』令人爭議的英雄角色,被不少人批評是侮蔑和負面呈現捷克的民族性。
可是『好兵帥克』大大臉龐笑容可掬,和卡夫卡憂鬱沈思的面貌,皆成為布拉格最有名的畫像,就像是一座城市座標。卡夫卡和哈謝克兩人在僅僅相隔幾條街的地方度過了他們短暫一生(他倆都過早去世且時間相距不到一年)布拉格人用卡夫卡式來形容他們生活中的荒誕,把自己對這類荒誕蠻不在乎。用幽默和十足的消極抵抗來面對暴力的這種能力稱作「帥克式」。
奇怪的是創作好兵帥克的哈謝克反而比較不出名,如同卡夫卡一般,過著艱辛而苦行的生活,並於西元 1923 年,以 40歲的英年早逝 卡夫卡和哈謝克幾乎同時出生又同時去世,卡夫卡以認真的變形來感受荒謬,哈謝克用佯傻的幽默來搞亂荒謬,這樣一個組合出現於同一座城市,怎不讓人羨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