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上大學北上之後,
不斷接獲這樣的叮嚀與提醒,
(記得要多打電話,別讓爸媽擔心!)
(記得要多打電話,讓我們知道你平安沒事!)
然後隨著時間,逐漸變成,
(記得有空要打電話,你奶奶說她很想你!)
(記得有空要打電話,至少表達一下關心!)
然後時間不斷流逝,對話變成,
(怎麼都不打電話,我都快忘記有一個兒子了!)
(好久沒接到你的電話,都不知道你好不好?)
由上文可想而知我打電話的習慣是越來越糟糕,
打電話的頻率雖著我離家的時間而不斷遞減,
忍受不住了?想譴責我不孝嗎?還沒呢……
我總是跟我媽說:(No news is good news!)
不打電話表示沒事一切都很好啊!況且,
我真的不知道打電話要說什麼,
而且我都已經能預知對談的內容與結論了,
那還要打嗎?
雖然我知道很不公平,我能夠跟情人每天通電話;
能夠和朋友一聊就幾小時,但是,面對家人,
我就是無言以對,因此,找了藉口也是種逃避!
之後更殘忍地,我跟她們說:(如果你們想我可以打給我啊,
我的電話24小時不關機,我沒事真的不會想到要打耶!),
你可以想像我爸媽是失望又無言以對的,然後,
這就變成我們的默契,<誰想誰,誰就打給誰;誰有事,
想對誰說,誰就打電話….>,不過,通常都不是我打,
是因為我不想?我沒事?或許吧?
我不難想像一定有很多人高舉著道德的旗幟,
準備好好對我躂伐指責一番,
我也能想像那些我熟悉的言詞,
(你寧願把時間花在情人跟朋友身上,卻不願對家人表示關心?)
(你可以跟情人講一堆無意義的情話,卻把對家人的關懷視為無意義?)
(難道你不懂飲水思源?是個忘恩負義的人渣、敗類、禽獸?)
(難道你不認為家是避風港,而家人是永不背棄你的支柱?)
如雪片般沓然紛至的批評我似乎已然麻木,
不過,我仍然有話要說:
1. 我寧願把時間花在情人跟朋友身上,
是因為我能從中獲得快樂與慰藉;
而對家人表示關心卻無法達到相同目的,
而我覺得人本來就該追求讓自己開心快樂的事,
我的家人如果覺得她們打電話給我能獲得滿足,
我非常鼓勵她們打,可是請不要用同樣的標準要求我。
此外,我不覺得表達關心的方式應該是被指定的,
那應該是我自主願意的才有意義,
不然就是一種敷衍的形式罷了!
(你一定會問,如果連打電話都做不到,那你如何表示關心呢?)
沒錯!如果我連打電話都不願意,
那就表示我不想表示關心,
難道沒有我的關心日子就不能過?不用過了嗎?不是吧?
2. 我可以跟情人講一堆無意義的情話,是因為感受是雙向的,
是彼此的期待與滿足;而對家人的關懷卻是單向的要求,
是滿足了她們卻沒滿足我,很可惜,對我來說,
這樣的意義非常淺薄,必要時我會拒絕!
就像我不會期待別人一定非得滿足我什麼,
包括我的父母,因此,相對的,她們也無法要求我,
除非我自己願意!
3. 我不是不懂飲水思源,只是我不確定這是否是表達
飲水思源的唯一方式?是否一定要偽裝乖巧、順從、
符合期待…才是飲水思源?我想我的確是個自私的
傢伙,但應該不至於是忘恩負義的人渣、敗類、禽獸吧?
4. 我也認為家是避風港,不過,對我而言,
有我的放方才叫家;而且自己才是永不背棄自己的支柱,
所以很遺憾,我無法認同每個人都必須和家人維持既定
的關係,而那種關係還是社會或大眾所認定的,我只認同,
如果你覺得你很愛你的家人,如果你覺得打電話能表示
關懷,請努力去做!但如果你覺得有其他表現方式,或
不一樣的想法,別不必擔心,勇敢做自己吧!
雖然我嘴巴上說得很硬,但畢竟我還是個台灣小孩,
所以或多或少我還是很會演戲,妥協之下當然常常還是
被迫打那種不是很想打的電話,前幾天就裝個乖孫子,
打電話給奶奶,結果呢?是一場雙輸的對話,弄得兩人
都不是很愉快….過程中,我奶奶不斷數落她的其他小孩,
當然包括我那些叔叔、姑姑啦,然後又開始哀悽那些我根本
不認識的親戚之處境,我實在不覺得有任何意義,想當然
我一點都不開心囉!(還天真地想像相濡以沫得天倫情深呢?)
反過來,在結尾時我奶奶也因為談到我結婚的話題,沒得到
她想要的答案而不開心,雖然我沒那麼不人性,也沒想自討
沒趣地多費唇舌解釋她孫子是個男同志,但是,總不會有共識,
雖然我知道傾聽的重要與清楚諮商輔導的技巧,不過,
違心之論很抱歉,我實在說不出口「好!我明年結婚!」,
所以,一場對談是電話兩頭的不開心,這就是我爸媽要的嗎?
請大家不要學我,但也希望你們不要希望我跟你們一樣,
不管你們是誰?我只知道如果打電話變成一種壓力、
一種負擔、一種敷衍,那我會選擇乾脆不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