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近期國內知名音響雜誌介紹的一台所謂的無線數位音樂播放機,標題雖然是「掰掰,CD」,但評論的基準卻是傳
統的CD唱機,我不禁笑了,就像過去音響雜誌評論CD唱機喜歡用「極為接近黑膠唱機的表現」,現在新一代的音樂訊源器材的最高品評標準,也許會變成「極為
接近CD唱機的表現」。
不過這位評論員一直用「數位音樂」,來描述這部無線數位音樂播放機播放的東西,似乎忘了CD唱片上面的訊號也是「數位音樂」。
CD唱片問世至今已經二十多年了,從問世的那一天音質就一直被當時的音響迷詬病,不過這麼多年來,個人電腦從八位元、16位元、32位元再到雙
核、四核,理論上以現在的數位技術要讓CD上面的音樂訊號變好聽,應該是輕而易舉吧!事實上,如果你在這二十多年一直不間斷地閱讀坊間的音響雜誌,幾乎每
個月都會出現「超越當代水準」的新機,你也會這樣覺得。
只是,當年的個人電腦,現在大概只有其中幸運的幾部變成博物館中的展覽品,其他的大概都成為焚化爐裡面的灰隨風而逝了;但當年被形容為難聽無比的
CD唱盤,目前卻都還有一定的二手價值,而且這個二手價值還不是來自於收藏性,而是真的被拿來使用、拿來聆聽。雖然講這些老機可以「完勝」新機種,不免有
些炒作的嫌疑,然而從這個現象來看,CD唱機的音效進步沒想像中大卻是不爭的事實。
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現在看起來會取代被詬病的難聽CD的,居然是更難聽的壓縮數位音樂(也就是大家熟悉的MP3)。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解釋,音樂重播技術再許久許久以前就已經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這樣的水準已經足夠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對於
音響系統的要求,反而是方便性;這讓近幾十年音響產品可以在市場上獲得重大勝利的,幾乎都是增加使用便利性的產品,像是CD取代了黑膠唱片、隨身聽快速的
席捲市場、MP3又將CD打的厭厭一息。
其實家電廠商也嘗試過推出比CD音效更好的音樂載體,像是SACD和DVD-audio,可惜龐大的音樂市場不是少數重視音效的音響迷能夠決定生
死的,這兩項產品前者厭厭一息、後者早已死絕。(是的,從大部分讀者疑或的眼神中,就可以知道這兩樣產品一定都沒成功,不然你不會完全不曉得我在說什
麼)。
無論是SACD和DVD-audio的失敗原因,其一是它們在使用的便利性上完全沒有勝過CD,和DVD-Video(也就是你所熟知的DVD影
碟)同源的DVD-audio,甚至還搞了一些要連結視訊器材(電視機、電腦螢幕),才能順利播放的愚蠢行為,這種找消費者麻煩的舉動,理所當然會被唾
棄,
其二是無論是SACD或DVD-audio,它們都得在一定水準的音響系統上,才能展現它們比起CD的優異之處──音質的提升。請注意,這個一定
水準還是以音響迷為基準劃分出來的,別說一般人使用的三、五十元的耳機或是三、五千元的電腦喇叭,無法體會到這兩種訊源在音質上的進步,就連入門級音響迷
三、五萬元的系統,都未必能明顯分辨出來。
那音響系統這幾十年來到底有沒有進步?小弟認為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聽到具有一定水準音效的音樂確實變容易了,而且可以享受高傳真音效的族群也增加
了。幾十年前擁有高傳真黑膠唱盤音響系統的人,幾乎都要經濟能力有一定水準以上,因為不但硬體不便宜、軟體也相當昂貴;到了CD時代,這個門檻已經大大降
低,社會新鮮人、甚至學生,只要省一點,要組一套不錯聽的音響系統其實不難,而CD的價格如果考慮到通膨因素的話,比起黑膠唱片當然是便宜多了。
至於現在,由於電腦的普及,一組電腦加上一對賣三、五千元的電腦喇叭,播放不用錢的下載MP3,音效絕對優於電晶體收音機及一體式黑膠唱盤(這種一台就能發聲的扁型黑膠唱盤,還內建收音機功能的機器,三十歲以下的小朋友應該是無緣一見)。
如果談到音響效果的絕對値上,最高等級的訊源,無論是黑膠唱機、CD唱機或是SACD唱機,聲音水準早就遠遠超越一般大眾的需求,即使是音響迷,
也要在相當優異的系統上,才能比較出其中那麼一丁點的差異(當然對於他們而言,這一點差異是很巨大的,不過別以為這個所謂的巨大差異在你耳中真的那麼有意
義)。
雖然黑膠優於CD優於MP3(高價位的黑膠唱盤能不能優於SACD的爭議實在太大,低價位的兼容機──也就是無論CD、DVD、SACD甚至自己
燒的
MP3光碟,什麼光碟丟進去都能播的那種,放SACD的聲音還不見得能贏過同價位純CD唱盤放CD唱片,當然跟黑膠更沒得比,所以我們暫且不討論這個快死
的產品),在音響迷之間幾乎已經成為定論;不過隨著網路的頻寬大大增加、儲存媒體(硬碟、隨存記憶體也就是隨身碟記憶卡之類的)的價格快速下滑,音響迷說
不定在下載音樂的世界,可以找到超越CD甚至SACD或黑膠的訊源也說不定,那就是高情報量數位音樂檔。
什麼是高情報量數位音樂檔?現在的CD唱片上,儲存的數位音樂檔案規格,是16bit、44.1kHz,不過後來新一代的數位錄音設備可以錄出
24bit、96kHz甚至更高的情報量的音樂檔案,這些音樂檔案當然很龐大,但對於現在的高寬頻網路和大容量硬碟來說,要儲存傳輸一點都不是問題。
不過如果你有認真看前面的文章,就會發現對於音響來說,規格好不一定就代表音效好,甚至規格越好,讓沒什麼能力砸大錢的Hi-End音響廠商陷入
無從著手改善的窘困的機會就更高;黑膠唱盤可以造的那麼好聽,就因為它的科技層次太低,低到只要一個人就可以想辦法改進它的結構。對於未來一定會出現的高
價位硬碟播放機或網路播放機,Hi-End音響廠商能著力的地方實在有限,他們不太可能自己研發傳輸晶片、幾乎不可能自己改進甚至製造硬碟、於是能動手腳
的也就是數類轉換線路和類比線路的部分了。從比CD高科技的DVD光碟機的音效,無論價位,聲音都很難跟同價位的CD唱盤相比這點,缺乏關鍵技術能力的
Hi- End音響廠商,能把網路/硬碟播放機這種器材的音效做到什麼程度,是很讓人懷疑的。
那麼現在想要組一套有一定水準音效音響系統的樂迷怎麼辦呢?我的建議是,安心的聽CD吧!黑膠唱盤先不談調整困難這件事,光是要找軟體對於入門者而言都是一定的麻煩。
至於單功能的SACD唱盤(也就是不能看DVD,但依然可以唱CD那種),入門機放SACD當然會比同價位CD唱盤放CD好,但放CD就不一定了,考慮到主流軟體仍是CD,所以也不建議這樣買。
至於無碟盤的數位播放機,一般隨身聽形式的音效好不到哪去(起碼跟同價位的CD座機沒得比),昂貴聲音有水準的應該也不是入門級音響迷用得起的(而且音效還頂多是跟同價位CD座機平起平坐)。
而目前入門級的CD唱盤其實聲音也都有一定水準,萬元級無論是CEC、Denon、NAD、Cambridge、Onix、Marantz都可以
買到很不錯的機器。再加上現在CD軟體的價格實在已經低到某種程度,如果你聽古典爵士,市場上一堆那種平均一張一百元左右甚至不到百元的套裝片,買一套就
夠你聽好一段時間了。所以如果真的想好好聽聽音樂,小弟認為買CD唱機當訊源,起碼五年內都還不用擔心落伍的問題。
不瞞大家,小弟年前才花大錢升級CD唱盤呢,CD掰掰?小弟可是一點都不擔心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