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廣角鏡
記者陳光立洛杉磯報道
每年11、12月是購物季節,一般沒有人在此時會用原價(Original Price)購買禮品,各個零售店均掛上特賣(On Sale)海報,但到底折扣是真是假不得而知,最近就有四家百貨業者被洛杉磯檢察官辦公室提告開罰。事實上,這種折扣不實的新聞行之有年,若民眾懷疑價格真實性,可向相關單位投訴。
被控誤導消費者的名牌百貨店包括: Macy's、Sears、JC Penney和Kohl's,去年Sears、JC Penney已經被告,分別賠償5000萬和615萬和解,今年又重施故技、卷土重來。據檢察官說法,這四家百貨店故意張貼偏高的原價,再貼上折扣標籤讓人以為撿便宜。實情是淡季時,四家百貨店也沒按原價出售,美國消費者還創造一個詞彙叫價格錨定(Price Anchoring)形容這種行為。
起訴與調查是從今年1月開始,1月Kohl's 在網站販售一條男用短褲,原價60元現特價35.99元。事實是年初至今,這短褲從未賣到60元,7月1日售價29.99元、11月1日18元,每次廣告都放60元原價。該公司網站100元的女性洋裝,曾賣75、60、40元,從沒以100元售出。2月份,J.C. Penney網站的孕婦泳裝標原價46元、特價31.99元30% off,其實整年都沒出售超過31.99元,顯示折扣不實。
同年4月,Sears販售Kenmore洗衣機標示原價1179.99元、特價999.99元。整年下來,特價維持數月之久,售價從沒超過999.99元。5月份,Macy's百貨網站標示一條銀項鍊原價120元、特價30元,整年賣出的項鍊都沒超過30元。違法的認定標準,是按加州法律除非商家在折扣近三個月內,曾將原價商品以所標價格售出,否則算折扣不實,檢方提出指控後,目前四家百貨業都沒做出回應。
這些百貨業都非初犯,折扣不實的狀況屢見不鮮。Kohl's在2013年陷入集體訴訟,消費者評鑑報告(Consumer Report)長期追蹤,發現該店的特價並不特別。一樣的烹飪器具組合Kohl's特價489.99元,亞馬遜(Amazon)只要399.99元,進一步上網搜還可找到320元特價。即使到生產該烹飪器具的公司找,價錢也只要449.99元,比Kohl's的特價少40元。
麻州前任助理檢察官Edgar Dworsky,在2003年跟蹤過零售廣告20件商品連續103天,其中有86%商品都在特價,四分之一商品從未賣過原價或建議售價。去年,一家消費研究機構追蹤十家零售店商品標價44周,裡面包括Best Buy、Costco、 Home Depot、Kohl's、Macy's、Sears 和Target等,範圍從實體店鋪到網站。結果,有特價折扣也有假特賣,44周內一直促銷但價錢從沒改變。
其次,在洛杉磯檢察官辦公室的起訴書內提到,幾家百貨店被告的不止折扣不實,還涉嫌玩弄買一送一、買二送二的促銷把戲。舉例來說,J.C. Penney今年2月5日販售一件長袖毛衣原價48元、特價18.99元,5月12日至5月15日同一件毛衣變48元買一送一,同月底也就是31日,同一件商品再度恢復48元原價,但有25%折價券的優惠。檢察官認定,5月12日到15日是假的免費優惠(Free offer)、5月31日是假的折價券優惠。處分內容,洛杉磯市檢察官辦公室文件是每項違規2500元民事處分,至於最終總共是會罰多少,目前還沒確切數據。
探究折扣的秘密,就要知道坊間有一類專家叫價格策略顧問,他們不幹別的事,只負責研究一把牙刷、一條毛巾該賣多少錢,怎麼賣才容易賣出去。換句話說,商品的原價、折扣多寡都有人操盤,目的是啟動消費者慾望,不管價錢是真還是假。
舉例來說,擁有1400家連鎖麵包店的Panera,在2009年曾賣過一款16.99 元的龍蝦夾心麵包,曾引起市場喧嘩。但是,其目的是用16.99元的「凱子」麵包,襯托價目表別的麵包價位平實又廉價,偶爾還可騙到一些人上當,掏鈔票買昂貴的龍蝦夾心麵包。紐約時報曾有一篇文章,討論餐廳為何推出40元前菜。經調查得知,理由不是因食材高昂,而是所謂的菜單調控,讓人感覺所賣的菜餚與這40元前菜相比剛剛好,藉此改變人們的消費基準。
同樣地,大賣場內三款高清電視機打30% Off,分別是32 吋499元、40吋699元 、46吋899元 。事實是主打699元的電視,另外兩台的價錢是讓人感覺40吋電視價格超值。零售業哄抬買氣的還有紅色標籤貼紙、價格加入大量的9,並加上醒目的折扣字樣,譬如40% Off、50% Off等,折扣再折扣等,當人們被騙進大門後,折扣真假、是否需要這商品,就顯得不再重要。華爾街日報有類似報導,經Saving.com所統計從2009年到2012年間,全美31家零售店推的折扣頻率增加63%,平均折扣從25% off增加到36% off。
商品實際的成本計算,有位售價策略顧問披露,若供應商賣零售店一件毛衣的成本14.50元,標示牌價大概是50元,代表其販售利潤高達70%。合理的獲利價格是訂在44.99元,下殺的最終底線是21.99元。民眾出手購物前,最好先考慮是否真的需要該件商品,若價格標籤上39.99元價格好再出手。假設是因原價標示80元,現半價特惠而讓人衝動就要停止,因為消費者該買的是商品而不是折扣。
若對自己所買的商品有疑問或不滿,民眾可找美國商業促進會(Better Business Bureau)投訴,那是個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宗旨的組織,也能針對是否要興訟求償給予必要的建議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