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寫這篇是因為另一位好友邀我提出看法,於是便瀏覽台灣新聞,比對過往自身經驗,寫出這一篇回應,想想字數也不少,想法亦夠複雜,便衍伸為一篇文章放在此處,這爭議性的運動叫做高爾夫(Golfing)。
最近台灣風風雨雨爭論重視體育這件事,甚至爆出部分選手以轉籍要脅政府,進而產生各說各話的羅生門。但無論如何,撇去撞球、棒球這檔事不說,單就高爾夫球運動,我倒是有一點抱怨。
雖說我非高爾夫球愛好者,但好歹也打過幾回,多少有點概念。若是以消費比較級來看,高爾夫球門檻真的比籃球高,想想籃球一顆「名牌」斯伯丁的才多少錢?但高爾夫球想下場請先買個手套、球竿才可,價位多寡我就不在此列出。
再來是得去練習場才能揮,不可能找學校操場或公園,那小白球砸到人會死的,砸到車要賠的。因此,練習場一趟打下來成本也比籃球貴,若要算平民化運動的話,除了慢跑還有什麼比籃球更平民化?雖說棒球號稱為台灣國球,但可不能自己找個角落偷練,且得找空曠的場地才行。
我在台灣多年沒接觸高爾夫球,因為我認為那是貴族運動。一直到美國後才接觸,主要是因為收費較低廉(一框球大概40顆吧?!10塊錢美金),我去跳蚤市場買一支球竿,買了雜牌手套上Driving range練揮竿,體驗到有伸展肌肉、揮汗的效果,但從沒上果嶺的實戰經驗,因為即使美國辦個高爾夫球會員證不便宜。況且,在球場混一整天的熱量總和,恐怕比不上玩半場的籃球鬥牛有效率,談運動效果,高爾夫球憑什麼與籃球相比?
最後再補一刀,高爾夫球運動更糟的是場地佔用率高,想想種植一大片的綠草地圍起來,就是給少數人進場玩耍。而每日割草機運作所排放的廢氣,還會破壞地球臭氧層,老實說高球不單是不平民化,還是很不環保的運動,真的沒有理由去定義「高爾夫球是平民化的運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