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舊名「浯洲」,對於每一位在台灣成長的人是相當熟悉的地方,他除了擁有一千六百七十七年開發歷史;同時也是中國近代史中之重要戰場,著名的八二三砲戰、古寧頭戰役等國共戰爭,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恆久不變的痕跡,因此金門在戰略地位上亦扮演關鍵角色,在過去時代一度成為堅固的海上碉堡。歷經了無數戰火洗禮下,如今的金門已於1992年十一月解除戰地政務,將部分地區規劃為「戰役紀念國家公園」(Kinmen Battlefield National Park)。除了秀麗的風景和豐富的海洋資源外,這座面積達三千七百八十公頃、人口約四萬餘的海島,還有活躍的生態資源,許多台灣不曾出現的保育類動物如水獺、水鳥、鱟、紅樹林等各種生物,都能在這裡發掘到其身影,另外因該島位於福建省東南方之廈門灣、九龍江外出口,恰巧鄰近大陸閩南沿海一帶,所以在這裡您可以觀賞到早期移民至此落地生根,衍生出一系列正統閩南建築、古代貝塚等歷史遺跡,台灣政府為了保有這些重要的資產,變主張將島內分佈的一、二和三級古蹟列入登記,進而建立為專門單位負責的國家公園。
在銷售本田汽車的南陽實業安排下,本站特別前往金門地區參加試車活動,也藉此機會參訪一下這具有象徵意義的民主堡壘,在這裡您可以看到鬼斧神工的軍事工程,先人為了抵禦共軍進犯,以「人定勝天」的精神開鑿了多項設施,從造橋鋪路到地下坑道、碉堡,就算以今日的眼光觀之,其工程之浩大令人驚嘆!例如筆者這次參觀的瓊林地下戰鬥村、馬山觀測站、盤山坑道以及阿兵哥開鑿的太湖…等,都是由人工打造而成,因此來到金門若非親眼目睹,實在無法想像當年國共抗戰時的艱苦時景,以下我們就針對金門當地著名的景點列舉一二。
金門陶瓷廠是喜愛藝術收藏旅遊玩家不可錯過的景點,因金門地下蘊藏大量高嶺土、長石、石英等陶瓷原料,當時的金門戰地司令官「王多年」將軍便於1962年興工建造金門陶瓷廠,並於同年十一月底完成,並進行產品試燒,落成這間由「金門政委會」督導成立的陶瓷廠。該廠為現今中華民國唯一的「官窯」,並因金門高梁酒的熱銷使其成為酒瓶容器及陶瓷藝品的中心。在這裡您可以看到許多古瓷器、陶瓷版畫、青花瓷、結晶釉等陶瓷藝品,造工細緻精美頗適合玩家收藏,若來到金門參觀,可別忘記到這裡觀賞一下金門引以為傲的藝術集散地,地點在金湖鎮漁村14號,參觀時間為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鐘。
中正公園位於榕園風景區內,此地為以「太湖」這座人工湖為中心的休閒地,附近還有著名的「八二三戰史館」,「太湖」面積達三十六公頃,可蓄水一百一十四公噸,當初是因金門地區天然資源貧瘠,民生用水普遍缺乏,於是在1967年在軍方主導下修築完成。為了表彰先總統蔣公德澤,在大門入口處還可以見到蔣公的銅像,當年反共時代先總統蔣公扮演領導者角色,因此遊客可以在整個金門地區看見紀念蔣公的遺跡,也因此「中正公園」就是在民國六十五年他逝世週年時所興建命名,該湖為現今金門島上最大湖泊,湖上有兩座小島,遊客可乘坐小船至島上觀賞漫步,寧靜優雅的景致相當適合情侶前往。本區內還有周邊八二三紀念館、俞大維紀念館、西洪村等景點,喜好軍事武器的遊客可在此看到館外陳列之裝甲車、水陸兩用車、對空機砲與軍刀機,以紀念八二三的輝煌戰史,地點在金湖鎮新市里南郊。
喜愛享受森林浴的遊客來到金門這「海上公園」,可不能錯過金門林務所,這個創設1956年的官方單位,是綠化金門、保育地方生態的重要功臣,說到這要追溯一下金門歷史,當初在清朝鄭成功退守金門之際,打著反清復明口號的他率領所有將士,砍伐金門的樹木打造艦艇,也導致金門一度成為荒蕪之地,這種窘境一直維持到國共戰爭時期後,駐守島上的軍民便大量造林,使今天的金門恢復原始的風貌,而林務局早期就是以防風沙、造林及蓄水源為工作原則,近年來有鑑於保育生態意識抬頭,該局更致力於栽植及景觀樹種和養殖保育動物。來到此地您不要忘了攜帶望遠鏡,因為您將看到成群過去不曾見過的保育鳥類悠遊林中,位於金沙鎮大洋村13號。
山后民俗文化村「有山后富.無山后厝」這俗諺就是形容此地,意思是說金門分佈各地村落儘管有像山后村那麼富有的,卻不見得有如此獨特、古意盎然的建築物。位於山后的民俗文化村歷史悠久,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係旅日橋旅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建構分贈王氏族群的宅地。包含住宅、宗祠、學堂共十八棟傳統閩南二進式雙落建築,且建材都是由大陸一磚一瓦的渡海運來,依山傍海、氣勢不凡,在這個民俗文化村內,遊客將能依文物、禮儀、喜慶、休閒、武館、生產等部份,以不同角度聆賞金門地方民俗,是瞭解金門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據。
馬山是軍方當時監測共軍動態的重要據點,也是整個金門本島與大陸最接近的位置,景點位置是在金沙鎮官澳村,馬山現在已經開放成為金門國家公園的重要參觀地點,遊客來到這邊可以直接以肉眼遙望彼岸大陸,從觀測所距離彼岸的角嶼僅兩公里,一旦海水退潮後更只有約一公里,依照當地居民說法,泳技較佳的人從這邊游到對岸是輕而易舉。整座觀測站位於狹長坑道中,其內置有四座高倍率望遠鏡,於天候晴朗、能見度佳時遊客可清楚看到對岸廈門、角嶼等地漁民的作業情況。
慈湖其實不是天然湖,他也是以前軍人抵禦大自然的另一傑作,位於金寧鄉湖下村北,該處本為廣裘內海,當時金門地區需要一結合國防與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據點,而此處恰好靠近古寧頭,築有長堤便可延伸防守線以防敵人登陸,軍方便動員三十八萬餘人工、費時近一年工期1970年七月圍海成湖竣工,因此遊客在此將可欣賞到湖面遼闊的景致,慈堤的兩側分佈了沙洲,冬季就成為候鳥棲息區之一,在台灣罕見的鸕鶿常成群聚集於此,據了解現在可發現的野鳥已近二百種,其中以鷸科最多,所以喜愛捕捉鳥類休憩身影的遊客,應該會喜歡這個地方,另該地亦闢有廣達一百二十公頃之養殖池,對當地民生有深遠影響。
要想體會當年古寧頭戰役慘烈狀況,就千萬不要錯過位於北山村之「北山古洋樓」,這是一幢西式二層樓古厝,當年共軍在古寧頭上岸時,潛伏南山、北山、林厝三村間,曾攻佔此地作為流竄共軍指揮所,得到情報的國軍便派出大批人力前往圍剿,與進行掃蕩任務的國軍短兵交接,展開浴血巷戰,後方坍落的瓦礫碎石為當時國軍駕駛裝甲車衝撞留下的痕跡,至於牆壁上遺留數以百計的彈痕可想見其慘烈戰局。為了紀念這場戰役,1986年政府便將此古厝刻意保留,並依原貌修築維護並立碑撰寫記錄,位於周邊的北山村與南山村為當年共軍登陸的主戰場,後來在動員戡亂時代,亦由傳言此為共軍間諜出沒的地區,南山村還一度被喚為「匪諜村」,地點在金寧鄉古寧頭村村口。
瓊林位於金門島中央地帶,位於金湖鎮瓊林村村公所,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此在兩岸緊張時期,此地也是一主防禦要塞,1961年國軍規劃了地下坑道,該坑道綿延數公里並內建交叉火網支援及指揮中心,現在此地部份開放供民眾參觀,行走其中您將感受到早期國軍駐守在此的克難情況,出坑道後您將會看到金門另一景致-「風獅爺」,在金門地區像這類的古蹟式風獅爺約有十二個左右,在當地傳說中即「風神」之意,相傳明朝鄭成功因大肆伐木造船,使金門吋草不生、飛沙走石遍佈,居民便開始朝拜風獅爺以制蠻煞。
年紀稍長的人一看到「莒光樓」都有親切感,尤其小時候集郵時幾乎都會看到這幢仿古式三層樓建築,此地也是與金門太武山「勿忘在莒」石雕並列為金門象徵,也常是一般觀光客抵達金門遊覽的第一站。該樓興建於1952年,主要是表彰蔣公在國共抗戰時期的成就,並紀念金門歷次戰役英勇官兵事蹟。一樓簡報室有國台語播放的金門多媒體簡介,二樓為金門地方建設圖片,三樓就是屬於先總統蔣公的紀念廳,在這裡還可以鳥瞰整個金城與小金門,位置是在金城鎮東門圓環南方兩公里。
水頭聚落所居住的主要姓氏為黃氏,該地景點位置在金城鎮水頭村金水國小後方,建築形態為一落兩櫸頭、兩落大厝,其中並分佈一些荒廢古洋樓,得月樓為主要重要景點,水頭村在1315年便有人開墾定居,到了明朝末年已成為金門當地的大聚落,許多下南洋出海經商的居民皆定居於此。所以這裡的建築受西化影響頗深,其中並融入部份的中國傳統式風格,使水頭一帶成為金門地區的特殊景觀。遊客在此可欣賞到的建築群有:水頭十八間、黃氏家廟、黃氏酉堂別業、金水國小、得月樓洋樓群等,筆者推薦遊客可到黃氏酉堂別業走走,這座建於1766年池沼園林的宅院,是金門唯一具園池形式的私塾,迄今已經有380的歷史,秀麗景致值得前往一遊。
要真正體會國軍偉大,就一定要到翟山坑道,進去之後很難相信這完全是人工開鑿的地下堡壘,坑道內可容小艇四十二艘,整個坑道全長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水道呈A字形,全長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該坑道是在民國五十年後開挖,全區為花崗片麻岩構成,因此岩石異常堅硬,可以躲避共軍激烈砲火侵襲,相對地也使整個工程更為艱鉅,歷經五年方告完工,算是金門地區戰事地下化的經典軍事景觀,位置在金城鎮古崗村後左側道路直行兩公里,開放參觀時間為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
其他還有相當豐富的景點分佈在金城、金湖、金嶼、金寧和烈嶼等城鎮,一一等待您去參觀發掘如:魯王新墓、李光前將軍廟、魁星樓、貞節牌坊、朱子祠、古崗湖、延平郡王祠…等,當然您更不能錯過金門的陶瓷、可口的貢糖和香醇的金門高梁酒,如果你想來金門遊玩的話,可以選擇跟旅遊團或自助旅行,一般跟團多數為三天兩夜行程。
至於您打算來個尋幽訪勝自助之旅,只要事先安排交通與住宿預定即可,金門當地的飯店旅館相當多,因此遊客不需要擔心住宿問題,至於交通部份,遊客可以自行租賃汽機車或計程車,不過您最好先打聽好行情,以免抵達當地任少數不肖業者宰割。
(作者 賣花陳 原文刊載於汽車資訊線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