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27 12:49:27| 人氣1,5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鍛鍊10大專業,預約下一個晉升機會 (FROM 經理人雜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整理、撰文 /  謝明彧

每個人應該都會同意,職場上的工作者依照其做事的態度、專業和方法,其實能力有高有低,但人與人彼此之間的差異要怎麼衡量,卻似乎很難說出一個明確的比較標準。


日本知名企管顧問前田敏隆在《黑帶級工作力》一書中指出,傳統對工作者的評價,往往依據企業名聲、地位、部屬人數、年收入多寡等等,但這些只能判定一個人的實績,卻無法進行個人實力的評斷。他認為要評定一位工作者,必須融合「個人實績」「專業與社交能力」以及「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來綜合評量,他以此設計了一項自評表,巧妙地借用跆拳道的段位概念,以「4~1級」和「一~三段」來說明工作者職場上的能力等級。


如同跆拳道的升段,只要努力,工作者也能向上提升。而跨越級與級之間的關卡之牆則有高有低,但在所有關卡之中,有兩大相對其他而言更高、也更難跨越的重要高牆,那分別是「3級→2級」與「1級→初段」,而這兩堵高牆也概分出工作者兩個重要職涯層次:「基層員工到經理人」和「經理人到CEO或創業家」。這其中,又以「3級→2級」最為重要,那是決定一位工作者從「普通工作者」到「具潛力管理人才」的條件。


成為競爭力人才的10大要件


3級人士要晉升2級所要跨越的高牆為「2級之牆」,這道牆比起其他關卡之牆幾乎足足有兩倍以上的高度,工作者想順利跨越,前田認為必須具備以下10個條件:


1.維持適度的緊張感
工作時並不需要時時保持神經緊繃,但無法在關鍵時刻升高緊張感、經常處於「鬆弛狀態」的人,要突破此高牆、提升能力會有一定程度的困難。當然,有一些人能夠輕輕鬆鬆、順其自然,在毫無緊張感的狀態下做好工作,這種人的能力相當強,普通人是模仿不來的。


要做好這點,必須做到不假他人之力,自己就能提高緊張感,那些只依靠上司來給予緊張感的人,會無法把外在壓力變成有效內驅動力。但由於提高緊張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因此不必時時把自己逼在臨界點,只要在關鍵時刻提高自己的緊張感即可,例如學會解讀會議中的氣氛,在必須提高緊張感時確實讓自己繃緊神經,這麼一來把事情做好的可能性也會大幅增加。


2.先做該做的事(強烈的分工意識)
以個人生涯長期規畫而言,每個人都該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不過,如果在眼前的工作中,光挑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這樣的人很難做到能力提升。


比起應該做的事,若一個人只以自己想做的事為做事的優先考量,看待事情的觀點也會偏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那在面對真正重要的工作時,很可能搞錯事情的優先順序,而對工作成果造成不良影響。在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人即使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也能一帆風順。這樣的人經常建議別人:「我一向只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大家也可以像我一樣。」但是客觀看來,這樣的人大多擁有特殊的才華,或是上司運特別好,一般人若是接受這樣的建議,在工作上不見得會有好成績。


3.自我動機誘導者
所謂的自我動機誘導者(self-motivator),是指能夠自己提升動機,並且維持動機的人。有些人一直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幹勁是由公司及上司來提振及維持的。因此,這種人會有強烈的「他責傾向」(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也有很多的抱怨與不滿。


不能否認,公司和上司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動機,但自己的動機,基本上應該是由自己來提升並維持。如果無法做到這點,不僅很難在組織內做出成績,投入工作的意願也會相當低。


4.自我評價的占比高
評價可分為自己為自己評價的「自我評價」,以及其他人(公司)為自己評價的「他人評價」兩種。找出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所占的比例,這一點相當重要。要是一個人自我評價的比例過高,很可能做出錯誤的評價而「會錯意」;他人評價的比例過高,則會受到他人評價的過度影響。兩者都不是好事。


舉例來說,E君由於上司評價所占的比例過高,其自我評價經常隨著上司態度而有劇烈的上下起伏,導致自己工作品質也因而不穩定。上司評價會因上司的情緒而改變,也會受到相對評價(根據一個人在團體內的相對位置給予評價)等因素的左右,因此絕不是一種穩定的評價。


又好比F君有著莫名的自信,不但自我感覺過於良好,自我評價所占比例也偏高,因此是典型的「會錯意者」。為此,周遭的人都避免與他有所接觸,他的工作段位也因而無法提升。像這樣充滿莫名自信的人,必須鼓起勇氣去參考他人評價。因此為了升上2級,工作者一定要培養自己為本身工作力進行評價的能力,並參考上位者給予的評價,為自己進行最適切的評價。


5.投入工作的態度確實
這裡所說的「確實」,是指對於工作的準備非常充分。工作的準備是否充分,可說是最適合用來判斷某人對工作投入態度的標準。


工作的準備步驟,有點像是求學時的「預習」。有些人認為此步驟理所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不太有趣的課題,而這點差別,正是2級人士與3級人士的差異所在。在一個全為3級人士的組織中,可能不容易發現這個準備步驟的重要性,但如果你被要求的工作是屬於1級或初段人士才能完成的水準,一旦工作的準備不夠充分,就很可能破綻百出。


6.有提升工作實績的強烈「意欲」
既然在職場上,大家當然都想展現工作實績,3級以上的人,更會認為投入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實績。這樣的「意欲」是工作能量及力量的泉源,也是支撐幹勁和動機的「根本」。你也可以把上述幾個詞,置換成熱忱、熱情、信念等適合自己的語詞都無妨。


而這個「意欲」是有強弱之分的。而其強弱之分,正是3級人士與2級人士的一個相異點。要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意欲」並不容易,但至少要能了解自己的意欲強度。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光有強烈的意欲,能力或技術的水準卻很低時,仍然無法如預期般展現出色的工作成果,這點請務必切記。


7.完成水準以上的工作「量」
在體育、音樂、將棋等專業領域到達一定水準的人,大多有「不達成『量』,就無法提升『質』」的經驗」。工作也是一樣,一旦累積一定的經驗量,做事的品質就會急遽往上提升,所以體驗過「量的達成」的重要性,是爬升到2級以上的一個關鍵。


不過,有些人會無法順利將「量」轉換為「質」,也就是無法「突破現狀」(break through),因此無法從2級再往上升,這很容易出現在那些依靠運氣而僥倖成功過的人身上。例如J君在第一次面對「量的達成」的課題時,很輕鬆地躲過了。然而後來在其他問題上,「量」的高牆竟然屢屢出現。他隱約覺得這是一種磨鍊,但是心理上的懦弱,讓他始終無法克服這道高牆。


這樣的人隱約知道自己必須克服「量的達成」這個課題,只不過實際執行起來非常辛苦,因此望而生怯。他們想要藉著一些訣竅或技巧度過難關,可是這種投機的態度,周遭的人其實看得一清二楚,反讓他們很難博取大家的同情。


8.有心提升工作水準
無論在體育界、音樂界或任何領域,了解「專業級水準」的人,大多知道自己該付出多少程度的努力。除了達成一定的量,還知道要跨越哪一種程度的試煉,才能晉升到下一個階段的人,升上2級的可能性會比較高。


前田認為,體育、音樂與工作相較,在本質上非常相似。只不過,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賺取生活費,工作的成果判定也相當不容易,因此工作水準的提升便成了一件難事。然而工作就如同體育和音樂:先提升水準、拿出成果,再以此成果為跳板,更加提升水準,使他人評價及自我評價均獲得提升。這樣的過程十分相似。


9.他責傾向(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不過度強烈
不想背負失敗或失誤的責任乃人之常情,為此我們有時會為自己找藉口,或者是會想要逃避。如果將責任歸咎於天候或經濟景氣等不可抗力的因素,那倒還說得過去,但是若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以外的他人,便很難提升自己的工作水準。


必須說,「寬以律己,嚴以待人」者,並非沒有機會升上2級、1級,有時還是可見這種人,但通常會被周遭的人所厭棄,使得其繼續上升到更高層次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10.了解想做的與能做的事有何不同
正確判斷什麼是自己想做的事,什麼是自己能做的事,可說是一道橫阻在2級之前的高牆。因為勇於挑戰當然很重要,不過無法正確判斷「實現可能性」的人,在工作上很難持續做出成果。因此,當找到某個想要進行的主題時,請先檢視能做與想做的事之間的距離,盡可能選擇一個比較可能實現的主題。


其實,從3級躍升到2級的關鍵,總括一句就是「持續做該做的事」。不過在前田的觀察中,3級人士就占了工作者總數的50%左右,因此他認為,事實上「有一半的工作者沒有做到該做的事」。這個數字非常高,但卻不令人訝異,對照本次大調查結果中,不管是工作者本身或企業主管,對當前工作滿意度也都只有約50%。不過正如上述條件4所描述,工作者必須對自己有正確評價才會提升,能夠理解自身的不足,正是自我能力升等一個好的開始。

《黑帶級工作力 》
作者:前田隆敏
出版社:商智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9867204653

台長: 呆比 Debbie Chang
人氣(1,5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我在 集中念力 |
此分類上一篇:耳朵的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