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03 16:47:16| 人氣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責任與行動part1引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寫完承擔責任一系列文章後,我的下一個目標原是想要談輔導過程裡的否認心態。這個話題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但反覆思量,若要想讓讀者對這個心態更了解,單獨談它其實意義不大,還不如放在「責任與行動」這個標題中思考更有意義。於是我決定改寫「責任與行動」這個主題,至於輔導過程裡的否認心態我選擇將其寫成其中一個單元供大家思考,希望這一次我所選的主題及寫的內容一樣能對大家有些幫助。

 

             責任與行動part1引言

 

 

    寫上一篇「承擔責任」時,我曾經說過,在心理諮商室裡,每一個案主選擇踏入諮商室時,其實內心早已百轉千迴,幾經思量。所以走入諮商室就是勇氣的展現,諮商的起步。所以「承擔責任」的意義很大,也非常難走。

    但「承擔責任」這一步只是治療的起步,卻不是行動的開始,因為責任的覺察並不能保證行動的進行。所以日本諺語云:知而不行就是完全不知。行動的意義其實更大於「承擔責任」,因為沒有行動,「知」就毫無意義。所以治療的變化必須以行動來表現,而不是以知道、打算或夢想來實現。

    這一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但卻不是每一個心理治療理論都能夠將其做好。之所以會產生這個問題,一來在於八大理論的核心哲學及技術導向,再來在於諮商師的能力。

    這裡面最引人詬病的就是精神分析這一派。因為這一派非常重視挖掘病人的早期經驗、分析師也很重視對案主心理作出分析及詮釋,所以這一派重心常常在於協助案主認識自我。但正如同我前面所言,沒有行動,「知」其實毫無意義。將自我認識效力與行動效力畫上等號,就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更何況不斷將問題核心導入早年受虐經驗,最後往往容易將案主心理帶入憤怒及不諒解。

    我一個朋友的小孩就是這種情形。他接受了精神分析許多年,也與分析師談論了許多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但其輔導結果,卻是不能諒解父母的教養方式,於是將家搬到很遠的地方,選擇與父母疏離。

    既然責任的覺察並不等於行動,而行動的意義又無比重要,所以我們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是:在心理學上,在知與行之間存在的到底是甚麼樣的心理機轉?第二個問題是:為何我們無法走向行動這一步?第三個問題是:從治療角度來看,諮商師與案主之間可以從事的努力有哪些?

    下一篇,我們開始探討第一個問題。

台長: daisy
人氣(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