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16 09:13:04| 人氣1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愛與關係part2 談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甚麼是最好的關係?一般人心裡想的一定是一種彼此無所求的方式,但這是不可能的。誰能夠無私無我的愛一個人卻不求回報呢?誰能愛一個人卻不求利用、不求回報、沒有癡迷、慾望、羨慕或私心?

    對「關係」這個概念描述解釋非常清楚的一個人叫馬丁布伯。他將關係的意義形容為「我---你」和「我---它」。布伯的理論是指在關係中,其實並沒有我的存在,只有我與你或我與它。

    所以關係是相互作用的。

    從布伯的理論來看「關係」,在「關係」中,「我」只是一種中間狀態,「我」是在某種關係脈絡下出現和形塑而成的。我需要一個你來成為我,在成為我的過程裡,你也一直與我互動影響著我

    例如最近與我互動的一個自殺案例,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說明。因為她的出現,我們之間出現了一種治療者與個案之間的關係,而我們之間的對談、互動也讓這個關係一再的持續著。所以當她選擇暫時休息時,這個關係也就自然的暫時結束了。「我」,在我倆的關係中若無她其實並不存在。

   那甚麼又是一個健康的關係呢?

   在這裡讓我們暫停一下,認識另一個知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他的基本主張之一就是:人的基本動機是導向「匱乏」和「成長」。馬斯洛認為「匱乏」導向的人,可能是因為生命早期缺少某種「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例如安全感、歸屬感、認同感、愛、尊重或重視。而「成長」,導向的人,和「匱乏」導向的人剛好相反,他們相當能自給自足、不太依賴環境來得到強化和滿足。

    換句話說,馬斯洛認為以成長為動機和以匱乏為動機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人際關係。

    例如,以成長為動機的人比較不會依賴別人、比較不需要別人的讚美和愛慕、比較不擔心面子、名聲和回報,也不需要頻繁的滿足人際需求。因此以成長為動機的人並不會把他人看成供給的來源,而能視為複雜、獨特、完整的存有。相反的,以「匱乏」為動機的人,會從效益的觀點來看他人,對於他人不符合自己需要的部分,若不是完全忽視就是視之為干擾或威脅。

    於是,在愛的關係中,這兩種尋求不同動機的人,將愛變成為一個工具或利益的道具,類似我們與計程車司機、管理員或其他被我們所使用的「人」的關係。

    所以按照馬斯洛的說法,決定一個關係好壞的主要意義不在社會或環境,而是一個人內在特質。

    正常的兩人關係,取決於兩個人互動時用何種需求及個性特質來互動,相愛時的兩性關係也是如此。

    讀者們看到此,是否開始思考自己的兩性關係及人際關係了?

 

台長: daisy
人氣(1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