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11 22:00:28| 人氣3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上學了」 --再談自殺的徵侯及原因之我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今天傍晚,到常去的診所去看病,同時買晚餐回家吃。在等候看診時順便讀起了中國時報,正好看到社會版一整面都是自殺的消息,從一家四口燒炭自殺到一個國二女學生什麼都沒交代就從頂樓躍下自殺事件。我的內心看著這一個又一個自殺新聞不禁感到非常低盪,心中反覆問著;這世界到底是怎麼了?於是決心提筆為文,再談一次自殺這件事。

         「我上學了」,這是樹林某國中二年級黃姓女學生,自殺前留給父母的一句話。這一句聽起來再正常不過的話,卻成為了一句臨別留言。而這一個留言之後的結局卻是淒慘無比的,因為這位女學生,之後選擇了搭電梯到頂樓,從住處頂樓十五樓一躍而下,結束了她短暫的生命。她甚至在跳樓前,還將外套與書包整齊疊在樓頂。

         雖然我是一個局外人,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但從這個新聞報導中,我卻看到了兩件事:第一、這是一件死意甚堅的自殺事件。從自殺理論來說,愈是堅決的死意,採取結束生命的方式愈激烈。故事女主角選擇從住處十五樓自殺,清楚顯示了其決心。第二、女主角臨走前脫下身著的運動服外套、書包,並整齊疊在腳邊後,隨即一躍而下,當場頭顱破裂死亡,身上穿的還是該國中的夏季運動服。將外套與書包整齊疊在樓頂,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心思細密的女生。就算走,也要乾淨整齊的離開,所以這是一個既堅決又細膩的一個決心的展現。

         報導中說,無論校方或家屬,全都百思不解為何她會尋短。警方調查,現場未發現遺書,且她的臉書、部落格等亦無透露尋死訊息。此外警方還查出,黃女家境不差,父親在機械工廠擔任高階工程員,母親則是家管。鄰居說,母女三人感情甚篤,常一起出門購物,遇到熟識鄰居也會打招呼,非常惋惜好好的小女孩,怎會如此結束生命?

         黃女就讀國中校方則表示,她成績中上,小學還拿過縣長獎,個性文靜,但熱心助人,在班上人緣頗佳,因此許多私交甚篤的同窗們,聽到她的死訊,都當場眼眶泛淚。

         所以,說到底,沒有人知道女主角為何要自殺。但沒有人知道知道女主角為何要自殺,並不代表女主角是毫無原因的自殺。因為,自殺從來不會沒原因的,更何況女主角死意如此堅強。不然請讀者捫心自問,要你拿刀毫無理由的割自己一下你願不願意。答案一定是不願意,是不?因為那真的是很痛的一件事。如果我們連拿刀割一下自己這麼簡單的痛苦都不願意承受,更何況是自殺這個選擇。你可知道,要作出如此堅決的選擇,需要多大的決心、多長期的醞釀!

         所以這個故事讓我看了很痛心。我無意作出指責,更不是想在傷口上抹鹽再增加相關人員的難過及傷痛,畢竟一條寶貴的生命確實是消失了。這,將是為人父母心頭上永遠的痛。報導中說,檢警勘驗時,黃母與姊姊始終垂淚互握,不發一語坐在角落。這一刻,她們心中的痛恐怕已非任何言語所能表達了。

        但我還是要在這裡重複這句話:自殺從來不會沒原因的,更何況女主角死意如此堅強。我們真正要思考的,是為何這樣的一個決心在長期醞釀期間卻沒有人看到它?在報導中,姊姊對警方表示,前晚才與妹妹聊天,雖覺得她有氣無力,但隔天吃早餐時已恢復精神,便沒多注意,對於妹妹的死,傷心自責。所以這裡確實是有徵兆的,是不

         為什麼我們永遠都要在悲劇發生後才對悲劇本身感到追悔?為什麼我們不能學得更聰明些、更懂得如何去看到自殺的徵侯?所有的自殺都是有徵侯及原因的,這點我在之前發表自殺一文中已經詳細說明過了。心理師只是自殺防治工作的第二線防治者,第一線防治工作其實是在死者身邊的親友們,所以懂得看自殺徵侯這工作真的是無比重要的。

         為此,我將之前發表過的文章,再重新刊登一次。如果可以,請盡量將文章轉給許多人看吧。只有愈多人懂得這個理論,才有更多雙眼睛幫忙照顧著身邊的人。這個工作,讓我們大家都盡一份努力好好的做好它吧。

台長: daisy
人氣(3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