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部落格自開始發表文章以來,從來沒有刊登過有哲學方面的文章,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方面的文章並不好寫,因為哲學是一種需要經過反覆論證思辯的一種學問,所以並不像抒情小品文一般好寫。大一時第一次接觸到的哲學書籍就是卡里.紀伯侖(Kahlil Gibran)的一本書叫「先知」,這是一本非常知名的哲學書籍,當時我是翹課到圖書館裡找到了它,讀後愛不釋手。
後來真正開始上課學習哲學時卻是學一些白馬非馬等屬於邏輯論證的理論。白馬非馬,出自(公孫龍子·白馬論),是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它接近於古希臘哲學中的共相問題。不幸的是,這種思辯方法對當時的我來說太過艱澀,把我搞的一頭霧水,於是再也提不起興趣接觸這一方面的書籍。如今我年過半百,思路已今非昔比,雖然還是不喜歡讀類似思辯的理論,但卻也不再排斥有關哲學的書籍,於是哲學又重新回到了我的生命。
今天這一篇文章,是我與讀友們分享有關我哲學思考的第一篇文章,以後會陸續發表其他文章。哲學是人生的終極思考,所有各種學問的根源,每個人要想了解人生,認識它也是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心理諮商八大理論,在進入理論內容介紹前必先從理論本身的哲學基礎介紹起。作心理輔導,哲學方面的思考也是工作中的一環。
一直以來我就想將我對人生意義探索的心路歷程及我的看法寫出來與大家分享。雖然答案早已在那,但我卻遲遲動不了手。為什麼?因為許多年的心路歷程並不是一段短時間,過程中的煎熬及辛苦絕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明,所以我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拖延著。這一次到楊梅山上度假,不再需要面對外界的紛紛擾擾,終於得以靜下心來從頭思索來時路,這一篇文章就是我對多年人生心路歷程的說明,也是我對人生意義的看法,分享給大家,也算是對自己人生的一個交代吧。
定義自己的人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不惑,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也就是說,對孔子來說,他在四十歲時已看透許多世事,因此行事作人得以從容自處。天命,就是天的命令。知天命者,知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與己之不負乎天。也就是說,了解自己為何而生,上天賦予自己的使命為何。所以孔子對自己人生使命或者也可說是人生意義的了解是在五十歲。
四十歲,對孔子來說是不惑之時,對我來說卻完全相反。孔子在四十歲時已達不惑,這時的我卻剛好開始進入探索人生意義的困惑之時。我的疑惑是:我活在世上的意義是甚麼?這時的我對於自己到底該如何選擇及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疑惑,也對生命過程及人生意義展開苦苦思索。於是我進入了人生意義的探索階段,而這一走就是許多年,直到我終於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解答。文章標題就是我當年苦苦摸索出的答案,至於我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就是此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要想對疑惑找到解答,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問自己,到底我應該從何著手呢?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原來要想找到解答,單靠一己之力苦苦思索是不夠的,最好的方法還是博覽群書,從書上找答案。於是我的第一步就是回到書裡去找答案。
我是心理諮商師,主要的學習大多在心理學的理論上,因此我的第一步很自然的就從這裡開始,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捫心自問:我是誰?甚麼又是自我?這是我試著了解自己的第一步。
人格心理學上對自我的定義是這樣說的:概括的說,自我係個人在其社會化的歷程中日漸發展而來,每個人依據其自我認識、自評、自信、自尊、自重、自制與自許,而各有其與眾不同待人接物的行為舉止和成就。一個人對於生活中重大事項的取決,總是參照其個人的自知、自評、自信、自尊、自制以及自許而定。自我不僅深深支配著個人對自己的關係,而且深深支配著個人對別人的關係,以及對整個環境事物的關係。這種自我觀是人格組織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結構。
於是我了解了原來自我不是天生的,是在社會化過程中經由與別人互動中逐漸產生。嬰兒出生是沒有自我的,必須在成長過程中逐漸依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定…讚許或責備,重視或是忽視,喜愛或不喜愛等,逐漸發展而來。但我雖然了解了每個人自我形成的過程,以及自我的意義,對人生意義到底為何卻仍是茫然無解。於是我問了自己第二個問題:人生到底應該如何?這個應該指的是人在選擇時所憑藉的價值系統為何?所以我開始將思索的方向轉入了價值觀的探索。
人格心理學上對價值觀的定義是這樣說的:價值觀通常意指一種相當概括的態度。從個人對於某人,某事物的贊成或反對的態度到個人對於宗教價值、經濟價值、學術價值等的高度概括性的價值觀,期間具有其聯展性。價值觀係態度的決定因素,同時也是行為的決定因素。
認識了價值觀以後,我對自己這個人確實看的更清楚了,至少我懂得自我是如何形成的,也了解了自己為何會喜歡某一些東西,每一次做選擇時,我是用何種心態去下決心及判斷。但這些仍然不是人生意義的解答,我只是跨出了認識自我的一小步而已。於是我又問了自己第三個問題:我這一生想要的到底是甚麼?
這一次,我終於踏上了正確的的道路,因為我問對了問題。那麼我這一生想要的是甚麼呢?這裡面問的是我的工作觀,也就是我為何選擇某一樣工作的原因。
心裡學有一個理論是這樣說的:大約有一半的中年人到了四十歲左右,往往會轉換職業跑道,從事一個與以前完全不相關的工作,但許多人卻甘之如飴。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許多人在年輕時候,一開始工作時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大多數人都是為了餬一口飯吃而從事所選擇的職業。於是許多年的青春就在這種茫茫然,為錢辛苦為家計操煩的時間中匆匆而逝。總是要到人近中年,小孩已漸漸長大,許多人才會開始感慨人近黃昏青春已逝,於是驀然驚醒自己的人生已所剩無幾,於是開始感到驚恐,擔心自己這一生會這樣就白白的消失了。為了未來人生不再虛度,許多人會開始疑惑的問著自己:我這一生到底要的是甚麼?由於這時已是中年,小孩多已慢慢的大了,又或者是心智已然成熟,又或者是小有積蓄不用再需要像從前一般為家計辛苦,因此一旦想通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許多人便會選擇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生命的第二春也就此展開。
許多人之所以會中年轉業的原因我懂,這些人的心路歷程我也能體會,但我呢?我自己又是如何思索自己看重的人生價值及工作觀?我希望自己成為甚麼樣的人呢?這些又是一堆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於是,我又踏上了知識學習之路。這一次,我開始閱讀許多成功人士的心靈成長及成功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試著深入了解這些人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他們對人生的看法以及為什麼會下定決心走上目前的這一條路的原因。
我原以為,這樣的尋找應該很簡單,這裡面一定有一個答案能夠讓我解答我的疑惑。我以為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就像其他許多問題一樣應該有一個簡單標準的答案。
但我錯了。我愈讀書,愈去看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故事及他們的心得,愈發現問題的複雜難懂,因為我發現每個人對人生的看法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卻都不盡相同。這是一個重大突破,但此時的我因為身在廬山,反而深感疑惑不解。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陷在問題裡面時,即使答案就在眼前你也看不清,一定要等到你從問題核心中走出,從旁觀者角度看事情時,你才能想通許多事。角度決定了視野的不同,智慧則決定了視野的高度。
我之所以終於找到答案的開端是從研讀靈修方面書籍開始。靈修一書與過往我所研讀心理學理論方面的書完全不同,這個領域裡面的每一本書都是帶領我們走向一次次尋找自我的過程。在尋找自我的開脫以及認識自己的經驗裡,靈修相關的書總是勸我們要拋開過往種種,從已知中解脫。更重要的是這些理論不斷提醒我們兩件事,一是要我們重新認識自己,這是增長智慧的第一步。但這裡所說的認識絕不是心理學枯燥的理論,而是形而上學的思考。要想做到認識自己,我們必須死於昨日種種。第二,靈修方面的書籍很重視教導我們提升自我的覺察,這一點與心理諮商的理論一樣,在諮商技巧裡這叫做提升我們的覺察力﹝perception﹞。所以兩派知識雖然不盡相同,但大抵都在學習如何探索自我及增加對事情的覺察能力。
於是我又踏上重新認識自己的道路。惟一不同的是,過去我與自我是相同的一個人,但如今我與自我卻變成了兩個人。我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在自我之旁冷冷的旁觀著自己的每一個行為。於是我不再身在廬山裡。既然不再深陷廬山,我的視野自然也變得不同。
終於我有了一個重要的領悟,那就是我發現了我為什麼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解答的原因。答案很簡單:因為人生意義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一直希望找到一個簡單答案,原來我找錯了方向。為甚麼呢?因為每一個人的智識、際遇、家庭環境及人生開展的方式本來就不盡相同,所以自然會造就出不同的人生觀,同時也會作出不同選擇去活出自己的一生。
在岳陽樓記裡范仲淹是這樣寫著: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所以范仲淹對人生意義的看法就是這人盡皆知的一段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蔣公在發表「中國革命建國的動脈及其命運決定的關頭」一文時,曾提到這句:生命的意義,是創造其宇宙繼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我人類全體的生活。這句話就是說:宇宙間一切新的生命,皆要由人來創造,亦要由人來決定。這是蔣公思索多年後,對人生意義下的一個結論。
總結來說,每個人對人生意義的解答都不相同。那麼我對人生意義的解答是甚麼呢,那就是我的標題:定義自己的人生。這就是最簡單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只能用自己的路去定義自己的人生。人生的路不外三種:立德、立功、立言,如今立言,就成為我對人生的定義也是我人生最後一程的交代了。
後記:以上所說就是我多年的心路歷程及領悟,與大家分享是希望每一個還在人生意義路程上苦苦思考探索的人能夠因此快速找到自己的路,不用像我一般一個人如此辛苦的走完這一程。這個解答,我曾經送給了每一個與我交會的個案們,這一次,我將它送給了大家,願大家都能勇於活出自我,定義出自己人生的意義。
文章定位:
人氣(238)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