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17 09:01:54| 人氣229|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吊鹿精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篇好文章貼在回應裡,必須在此重貼才能增加能見度。(以下為全文)


學校設置資優班之後,與資優班的學生在課業上的互動,筆者雖有一學年的粗淺經驗,但是實在不清楚,他們究是如何看待自己在資優班這個空間的遭遇。不過,普通班的小朋友,我跟他們互動的時間比較久,就很清楚的知道,他們是用怎樣的觀點和心情,看待這種資優班制度的設置,及其落在資優班門外的感受。但是他們的感受,有沒有像資源班的小朋友一般,獲取校方的注意和正視,這,我就不甚了了。

教育主管當局意識到這種制度設計的不義之後,已經取消體制內資優班的設置。但是,現在一年級的新生,雖然沒有編制內的資優班,卻出現編制外以課後輔導名義設置的週末「菁英班」。因此,在這公立國中的校園內,仍然以智力測驗檢測的天賦之資的優劣,繼續將原本充滿無限可能的學生,區分成上、中、下三個等級,並編入三個不同的教學空間,使用厚薄不等的國家教育資源。

選中進入「精英班」的小朋友,他們的心情自然是異常振奮的,因為藉由體制權威的肯定,他們的未來被認定是充滿希望的。然而,那些沒有中選的小朋友,這其中還不乏在小學階段的學業成就是獲頒縣長獎、議長獎的,他們因此被判入「非菁英」的普通位階。他們是如何看待這樣突如其來的遭遇,他們要用怎樣的觀點和心情來面對這國家力量在他自我認同上所製造的矛盾,校方在做制度的設計時,實在應該用非常細膩的同理心、同情心來為他們設想,免其無辜遭難。當然,也許大家會問,究竟有沒有這樣的真實現象存在。筆者任教的班級,有二位是小學的同班同學,一位獲頒縣長獎,另一則是校長獎。校長獎者雀躍的進入了「菁英班」,而縣長獎者,卻在門外落寞;在她進入這校園之前,原本對自己的未來是充滿信心與希望的,可現在卻落入了猶疑之中,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

筆者不反對校方做任何制度的變革,但是當主其事者動用國家資源進行「好心好意」變革的時候,不要只看到制度的光明面,製造了一群人的好,卻忽視了制度的設計,往往還有它陰暗的一面,在不察的情況下,製造了另一群人的苦難與傷害。而這樣傷害,對他們來說,實在是非常無辜的。這裡頭,還包括使用「精英」這個辭彙,也應該給它清楚的界定。究是道德良心、慈悲為懷的情意菁英?還是視覺、聽覺、表演、體育的技藝菁英?抑或純是表徵某種可能性的天賦智能菁英?莫不能以這樣含糊籠統的修辭與態度概括所有,讓被迫落入「非菁英」論述空間的小朋友,誤以為他們什麼都不是,因此,未來對他們來說,根本是夢一場,毫無可能性。

台長: 高康大(阿良)
人氣(229)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反壓迫的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教師研習?學到啥?
此分類上一篇:誰要暑期輔導?

zzoe09
雖然我不是所謂【菁英班】的學生,但是我知道我的程度絕對絕對比他們所謂的菁英中的菁英還好!三年級這屆的菁英班,共有21名學生。照理說來應該全校前21名都要給他們囊括,但,不盡然。當所謂的普通班的學生拿出一等一的實力來應考時,我不認為資優班會佔優勢!我認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某些資優班的學生會仗著自己是所謂的資優,而不認真讀書、準備應考;但相反的,我相信普通班的學生因為知道: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現況中的教育】,那就讓自己變的比他們更好,絕對不讓他們將我們踩在腳下、看不起我們!再者,資源比較多≠教育出來的學生會比較優質。


題外話。如果"智商比較高"就是資優,那為什麼當初愛迪生被他們老師認為是白痴?而且為什麼當初評選資優班時,沒有將【生活道德】加入評分標準?如果生活道德不好,我想智商再高也是惘然的。
2007-09-17 21:57:18
抽藤菁英
就人很長的成熟期來說
在國中階段就搞智力分化
然後以校方治校有功的工具性價值
讓某些資優者制約在單一教科書的智識框架
以為知識及其生產,就是如此簡單
對他應該是多采深情的學習生活來說
其實是一件極為悲慘的生命浩劫

而對那些上課不專心,
喜歡在桌下看異類小說的普通班學子來說,
諸般各異的人文現象的接觸試探
長遠來看,正好是他們最具發展潛力的智識經驗。
因此,誰得誰失,其實很清楚。
2007-09-17 23:16:37
zzoe09
學習就是適應。

我不認為每天死讀書讀書讀書讀書,會增加人的適應能力;而以後的世界,勢必的,一定要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在這樣的教育下,我看到他們是前途無【亮】。

就算那些沒有進資優班的學生智力不足他們,但我想適應環境的樂觀能力也一定比他們強。(幾乎被逼的緊的人幾乎都會得憂鬱症;而那些自我要求高的也是。這是很好的佐證。)

當然,在要求高升學率的現在,一定要有特別訓練過的人;不過,小學校要要求什麼?我不懂。
2007-09-24 16:55:26
轉載
吳若權,好學生未必有好人生

優秀的好學生,未必擁有幸福的好人生。除非他們很懂得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把多餘的時間拿來交朋友、發展興趣、做些令自己開心的事。

朋友問我;「有沒有打聽過,從前班上第一名的學生,現在做什麼?」

說真的,我還不是很清楚,大學時期第一名的同學,好像出國留學之後,在國外當教授,高中時期第一名的同學,真的都沒有聯絡了。那些到現在還跟我很要好,常有聯繫而能維持一、二十年友誼的,大多成績中上的同學。

想來道理很簡單,成績頂尖的同學,在班上的人際關係通常都不會太好。既是眾多人羨慕嫉妒的對象,自己又常不經意表現孤傲的行為,加上把所有的時間都專注於課業中,無暇兼顧友誼,這些優秀的同學一旦畢業離開校園、出了社會,就很容易碰到人際關係的障礙,也許在某些專業的領域,仍有極高的成就,卻難以在人生中擁有全面均衡的滿足與快樂。

《商業周刊》曾經報導中國大陸杭州一所小學老師周武,提出一項新的理論「第十名現象」。他追蹤畢業學生長達十年的時間,發現「第十名左右的小學生,有無窮的發展潛力。」他認為小學成績中上的同學,畢業之後的成就常高於班上第一名的學生,除了人際關係的障礙之外,因為他們受到的關注較少,所以在處理壓力、產生創意、個性自主……等方面都有比較好的應變力,當評估人生整體的表現時,反而比起當年每學期都拿第一名的同學更加幸福。

周武老師的研究結果極受矚目,但也有其他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某些特定時間點的學業成績,無法反應學生完整的學習能力及態度,應該用更長期、更全面性的觀察來看學生的表現。

在我的觀察裡,的確有些學生是很會玩、也很會讀書,他們頭腦好、反應快、注意力集中,所以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更有充裕的時間玩樂、交朋友。像我的文壇好友吳淡如就是其中一例,高中讀北一女,大學、研究所、EMBA都是念台大,功課好、事業很成功。

在學成績優秀的好學生,將來未必擁有幸福的好人生。除非他們很懂得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把多餘的時間拿來交朋友、發展興趣、做些令自己開心的事。畢竟,書得讀好、又很會玩的人,還是佔少數。
但是,在校成績很差的同學,也不能因此幸災樂禍,以為自己書讀得不夠好,就代表自己很會玩樂、人際關係好,其實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結論是:如果你的學習成就很高,恭喜你,但須多留意人際關係及休閒生活。如果你的學習成就並不理想,那就更需要留意人際關係及發展其他的專長,否則絕對輸得更慘。
2007-09-24 20:51:59
咩♥
或許在師長們的眼裡
他們是最好
但在同學的眼裡
就不依定了XD
2007-09-29 06:16:16
版主回應
確實,社會關係很重要!
2007-10-03 09:53: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