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08 22:35:32| 人氣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住民的幾位歷史名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住民的幾位歷史名人


我覺得原住民的歷史人物資料實在太少了,而且都找不到一些更古老的人物記載,或許真的要親身拜訪那些部落長老才行啊。

1.布農族的一代戰將,拉荷‧阿雷
拉荷‧阿雷是布農族大分部落的頭目,1914年(大正3)日本當局為了執行「理番5年計畫」內之「南蕃武器沒收」政策,以欺騙行徑,強行搜括族人賴以維生的獵槍。此舉引起布農族不滿,拉荷‧阿雷更是憤怒至極,從此抗拒日人統治。
1915年拉荷‧阿雷第一次率領其弟阿里曼及族人,攻擊日警大分駐在所,並準備繼續攻擊其他駐在所時,碰上地震,引起整個攻擊部隊恐慌而終止。同年五月,日警再度展開佐九間總督「5年理蕃計劃」之收繳武器行動,喀西帕南社的族人聯合霧鹿部落的族人,攻燒喀西帕南駐在所,搶走槍枝彈藥之外,並將所內10名日警全部擊斃。此舉給拉荷‧阿雷帶來莫大的鼓舞,數天之後,再度襲擊大分駐在所,將所內日警全部擊斃。拉荷‧阿雷在此役中,親自手刃日警7人,充分展現其驍勇善戰之本性。

在這戰役之後,拉荷‧阿雷為了建立日警無法達到的抗戰基地,於是下定決心舉族盤據荖濃溪上游之險要地塔馬荷。後來台東、花蓮廳內許多族人,紛紛遠來投靠,讓拉荷‧阿雷擁有27戶266人的抗日力量。日本曾千方百計想要以懷柔政策招撫他,拉荷‧阿雷卻不為所動。直到1931年,因本身年老力衰,而且關山越嶺戰備道已完成,從戰備道上的中之關駐在所,可以直接監看玉穗社的一舉一動,拉荷‧阿雷不得已只好於1933年接受安撫,並依日本當局要求,離開抗戰基地─玉穗社,移居歐巴喀爾,後來又遷移比鼻烏,在此以90歲之高壽,結束其多采多姿的一生。本文摘錄於台灣放輕鬆5-台灣原住民;詹素娟等撰文;2001出版;P.107-P.108


2.17世紀台灣中部的平埔大王,大肚王

大肚王是從歷史文獻翻案出來的人物。荷蘭文獻出現的Quata Ong,如果用福佬話唸,就是「大肚王」。他的名字叫做Kamachat Aslamie,中文譯名「甘仔轄」,是17世紀中葉台灣中部原住民社會,一個深具影響力的跨村落首領。

大肚王統轄的村社,主要分布在大肚溪到大甲溪之間的範圍,包含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巴宰(Pazeh)、道卡斯(Tokas)等不同的平埔族。大肚王統轄的範圍,不但跨部落,也是多族群的。


荷蘭人雖然早在1638年,就已經知道大肚王的存在,卻要等到1644年為打通台灣西部的南北路交通,才以武力積極征討。大肚王與荷蘭人議定締結條款,同意和平相處,並從1645年起開始參加荷蘭東印度公司所召開的地方集會,接受荷蘭東印度公司頒給的藤杖與賞賜。


1661年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取得台灣,派兵前往中部開墾,引起大肚王的後裔激烈抗爭。過去在荷蘭人壓制下,勢力曾略顯消沉的大肚王後裔,在抵抗鄭軍時,又恢復獨立自主的勢力,直到清朝統治台灣,情勢才改變。

1731-1732年,在中部平埔族群聯合抗清事件中,大肚王族裔的最後反抗失敗。此後,清廷利用「以番制番」策略,號召岸裡社群協助官府征伐叛眾,並將反叛族群的土地賜與岸裡社人。岸裡社群遂一枝獨秀,成為中部地區力量最為強大的族群。

統領72部落的台東灣大頭目,卑那來

卑那來是卑南族南王部落的第18代頭目,世代族人皆稱他為「卑南王」。父親是漢人,名叫陳按,母親是當地的原住民,名叫Rumaman。


清廷一開始治理台灣時,採取封山政策,禁止漢人前往開墾。當時卑那來帶著鹿茸、鹿皮等物,來到屏東水底寮,與漢人交換布匹及稻種,並且引進漢人所使用的農具及飼養家禽的習慣,改善族人的農耕生產技術與生活。由於他的作為給族人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因而被推舉為南王部落的頭目,當上頭目後的卑那來,帶領族人擊退鄰近勢力強大的阿美族,並將他們趕到台東海邊一帶。此時卑那來聲勢如日中天,卑南族全族乃共同推舉他為大頭目。卑那來不旦管轄了卑南族全族絕大部分部落,連鄰近的其他族群,每年也都必須按時向卑南王社繳納稻米及服勞役。卑那來的勢力,向北遠至花蓮瑞穗與大港口,向南到達台東大武,總計其統領的部落數目多達72個。

不但如此,1721年(康熙60)台灣發生朱一貴事件,有餘黨千餘人逃至東部,藍廷珍求助卑那來,贈與大批精美衣料、袍服、帽靴。卑那來接受了清廷的餽贈,號召部落壯丁,捉拿逃犯。1787年(乾隆52)全台抗清勢力一一殲滅後,乾隆皇帝召見協助清軍的土官上京晉見,捉拿亂黨有功的卑那來也在召見的名單中。「卑南王」稱號,雖然是由清廷所封,但是卑那來卓越的領導能力,才是世世代代卑南族人視他為王者的真正原因。

本文摘錄於台灣放輕鬆5-台灣原住民;詹素娟等撰文;2001出版

4.原住民第一位西醫,卑南族的南志信

南志信,卑南族名是Sising,日本人按照這個發音為他配上了「志信」的漢字,一直到他42歲時,才加上了「南」之姓,成了「有名有姓」的人。他是台灣原住民第一位西醫,也是日治時代原住民社會裡官位最高的人,戰後又擔任過制憲國大代表,以及第一任的台灣省政府委員。

南志信生於1886年,在家排行第三,1899年就讀4年制「國語傳習所卑南分教場」,畢業後,隨即赴「知本分教場」任職,1905年獲推薦保送「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就讀,1909年畢業,成為台灣原住民有史以來第一位受西式訓練的正牌醫生。並於1925年或台灣總督府授與「紳章」,據說他對醫治瘧疾和恙蟲病,特別有心得,但真正授台東地方父老崇敬的原因,乃是他所具備的良好醫德。在窮困年代,他經常為窮苦人家免費診治,並提供藥品。


南志信行醫之餘,亦活躍於地方政壇。他曾先後出任官派之台東街及台東廳協議會的議員。二次戰後第二年,他的服務區域跨出台東,獲選為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國民政府發佈他擔任台灣省首任省府委員。從政期間,南志信為台灣原住民爭取了最大的權益空間,其中四事,最能作為寫照:第一:有鑒於「高山族」一詞含有歧視味道,曾建議政府更名為「台灣族」,可是未獲採用。第二:他曾率領地方人士,極力爭取卑南大堤及交通水利工程等。第三:籌設並出任首屆「台灣省山地建設協會」理事長,任內向省政府爭取,撥用省府委員辦公處作為「山地會館」,為北上的原住民同胞提供一落腳處;第四:為加強原住民社會的醫療,他聯合了同任省府委員的醫校學弟杜聰明,促成高學醫學院開辦兩期「台灣省山地醫師醫學專科修班」,藉著培養後進,來解決原住民醫療資源的不足。

1958年南志信逝世,他一生跨越清朝、日治、國民政府三個時代,在變動最烈的年代,以其認真、開朗、飽滿的熱忱,為同胞桑梓服務。
本文摘錄於台灣放輕鬆5-台灣原住民;詹素娟等撰文;2001出版;P.123-


阿美族英雄,馬亨亨(音譯而已,不要再認為是搞笑名字喔=.=)

馬亨亨生於1852年(咸豐2)是台東馬蘭部落的創立者。1887年(光緒12)馬蘭部落在馬亨亨的策劃領導下,由原來距離約3公里的舊聚落「那拉支蘭」,向西北移動到今日的台東馬蘭。此舉耗時6年,到1892年才完成。由於他們在附近耕地拓墾,也引起鄰近卑南族利家社反彈,認為是侵犯了利家社領地,而爆發衝突事件。在馬亨亨無懼與沉穩的領導下,終於打了一場勝仗。不過,在勝利之後,他立即邀請卑南族部落在「班鳩」召開和談,互相約定禁止獵頭及掠奪,免除了報復性戰鬥持續發生,並獲得了新耕地。


後來日本佔領台灣後,急於開發建設,以高壓榨取原住民勞動力,引發多起阿美族的抗暴事件。1911年成功一帶的阿美族人難忍日本政府的酷政,起而反抗(史稱成廣澳事件)。當時馬亨亨臥病在床,但他仍親自與日警交涉,使事件未繼續擴大。


另外,還有七腳川事件、里漏(利勞)等事件,馬亨亨也都風塵僕僕地前往拯救。他知道日軍強大,不能力敵,只能安撫同胞,再以他對日本人的影響力,要求諒解與輕罰。除了這些大戰役外,馬亨亨也非常熱心奔走於各部落,為他們的衝突排難解紛,因此揚名東台灣。

然而,處理完成廣澳事件之後,憂勞奔波的馬亨亨便在一個月與世長辭,享年60歲。阿美族雖無文字,然而他的勇敢善戰,幽默風趣、不辭辛勞四處調停,以及身高如山、聲如雷的形象,卻化為口傳故事,流傳在東台灣的原住民之間。


轉自麻吉論壇

台長:
人氣(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