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發下豪語要台北市「8年內要超越
新加坡」,並因認為新加坡「被殖民最久」最高級而
引爆失言風波,管爺也曾引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
話來明己之志,而除了政治人物視新加坡為楷模外,
越來越多新加坡公司打著「高品質生活」的旗幟來台
招攬低階服務業員工,種種現象反映出一個美好的新
加坡的神話------高級、繁榮、先進、富裕,遠遠把
台灣拋在後頭。
同為亞洲4小龍之一的新加坡,與台灣共同經歷十多年
的經濟高速成長後的十字路口,彷彿幼時共患難的玩
伴長大成為競爭對手,每當國際上一有任何競爭力報
告出爐,媒體總不忘找出新加坡作為對照。攤開客觀
的數字,新加坡的經濟成績確實傲人,在2014年世界
銀行公布的2011年購買力平價報告中,新加坡以5.1萬
美元的人均GDP名列13,台灣則以2萬美元排名50;而
在「2014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中,新加坡高居世界
第3,強壓位於第13名的台灣,單就數據來講,也難怪全
民都要以「超越新加坡」為目標了。
但是,台灣真的遠遠落後於新加坡嗎?答案未必是肯定
的,至少曾寫下網路瘋傳打臉文《戳破神話!一個台
灣人在新加坡當公務員的告白》的梁展嘉可能抱持著不
同的看法,而他這次帶著更犀利的觀察回來,寫下新作
《幹嘛羨慕新加坡?:一個台灣人的新加坡移居10年告白》,
就是要繼續破解所謂新加坡神話迷思。
打從留美攻讀土木碩士認識妻子開始,梁展嘉的人生就
與新加坡結下不解之緣,而從1999年的那段新加坡探
親之旅開始,梁展嘉第一個culture shock是「新加坡
人出門不帶傘」,即使新加坡潮濕多雨,但處處興建可
以遮雨的走廊,讓新加坡人可以自在地穿梭在建築物與
大眾運輸工具間,不用擔心淋濕。類似的文化衝擊還
有供85%新加坡人居住且配有電梯的政府組屋(類似
公共住宅)、高級的漳宜機場等等,都讓梁展嘉大嘆
「新加坡人也太好命!」但隨著在新加坡的時間拉長
並擔任國小華語教師,梁展嘉對新加坡又有了更新一
層的culture shock,而這些衝擊也一一破解了台灣普
遍對於新加坡的迷思。
*多年來台灣總存在著「新加坡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的說法,梁展嘉告訴大家「幹嘛羨慕新加坡」?(林韶安攝)
迷思一:嚴刑峻法的新加坡?
幾乎身邊所有人對新加坡的第一印象都是「嚴刑峻法」,
小時候永遠記得那是個不能吃口香糖否則會遭到鞭刑的
國度。對此,梁展嘉澄清是「境內不能販賣口香糖」而
非不能吃,而對於「嚴刑峻法」,梁展嘉則認為「要看
地方、身分」。
他說自己住家樓下每天都看得到有人違規停車,卻始終
沒人取締也找不到檢舉電話,只能任由違規車輛霸佔路
面,難道違規停車不在嚴刑峻法的範圍內嗎?「但你去
商業區烏節路看看」梁展嘉強調,在烏節路完全不可能
看到如他家樓下的違規停車,可見即使在土地不大的
新加坡「警察執法力度依地區而有異」,這也是梁後
來不斷強調的「VIP與老百姓有別」。
而這樣的差別待遇不僅反映在執法,也反映在公共建
設及各個層面上。梁展嘉舉新加坡令人稱羨的「組屋
電梯翻修計畫」為例,說明政府僅為投人民行動黨的
選區翻新電梯,等同於使用政策買票,難怪新加坡人
戲稱縮寫為PAP(People‘s Action Party)的人民
行動黨為"Pay And Pay”,說明新加坡政府照顧人
民的每個舉動都有目的在,「給了你雞翅,一定會
跟你要一隻雞腿回來」。
迷思二:新加坡人國民素養高?
也許是新加坡嚴刑峻法的印象過於鮮明,總給人新加
坡人一絲不苟、謹守生活規範的形象,但梁展嘉說新
加坡人不僅喜歡亂丟垃圾、吐痰,也沒有排隊的概念。
他提到一般人印象中整潔乾淨的新加坡其實是靠大批
來自印度、巴基斯坦的「客工」維繫出來的,若遇上
客工集體缺席的日子,將會看到組屋區處處都是滿地
的垃圾。
對於新加坡人生活規範不如預期,梁展嘉認為主要原
因在於新加坡人「公民社會意識薄弱」,李光耀的執
政雖帶來秩序卻也大幅降低人民的政治參與度,在長
期無權置喙政治的情況下,新加坡人欠缺對公民社會
的關懷、公民參與低落,僅能透過嚴厲的管制與罰錢
來維持看似完美的秩序與整潔,這觀察與數年前《海
峽時報》總編輯來台後寫下的《新加坡的醜陋真相》
一文結論相近,同樣直指新加坡人對於社會的冷漠及
欠缺關懷。
迷思三:到新加坡工作一定賺大錢?
在台灣薪資年年倒退的情況下,越來越多青年自行
或者透過仲介想到新加坡工作,也有成功者出書分
享從台灣22K躍升至年薪百萬的經驗,新加坡似乎
成為解決低薪的靈藥。然而,梁展嘉認為目前新加
坡靠著大量的「客工」撐起低階服務業市場,和善
的台灣人自然成為主要攬才目標,但若照新加坡的
物價水準看來,某些工作開出的2千新幣月薪幾乎
等同於22k,將難以支持新加坡日常消費,他特別
提醒想到新加坡工作的青年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拿的
工作簽證類別及薪資。
強調經濟高度自由化的新加坡給人繁華富裕的印象,
但自由化換來的也是高度的貧富不均,梁展嘉強調,
新加坡沒有資本利得稅、沒有遺產稅也沒有贈與稅,
雖曾屢次提議增設基本工資卻因「害怕削弱競爭力」
而遭阻,因此新加坡工作不等同於高薪,以麥當勞為
例,以1100元的新幣月薪估算時薪約為6塊新幣,對
比當地消費水準並不算高。而梁展嘉也提到,許多來
新加坡工作的客工最終染上新加坡人的消費習慣,最
終光是維持每月收支平衡就很困難。
遷回台灣關鍵─教育及人情味
儘管苦心叮嚀來星國找工作者,梁展嘉仍坦承如果找
到好工作的確「在新加坡錢比較好賺」,也能用合理
的價格購屋,但這些都無法改變他想帶著一家妻小
回台灣的想法。問起想回台灣的理由,梁展嘉說這
是價值觀的取捨,看看你選擇精神還是物質,雖然
新加坡好賺錢,但卻不像台灣社會充滿活力,好比
吸引他回台灣的主要因素即是教育及人情味。
他說自己有兩個小孩,大的6歲正要上國小,就他自
己過去在國小擔任老師的經驗,他不喜歡學校刻意營
造的高度競爭環境,為了小六的離校會考,很多學校
偷偷從小一就開始依考試成績分為A、B、C班,不
是過早放棄孩子就是過早開始壓迫孩子,不論哪一種
結果都可能讓小孩「還沒出社會前就被折損掉」。
此外,他也懷念台灣滿滿的人情味。他提起自己參加
小孩幼稚園家長會的經驗,即使小孩班上同學已經同
班4年了,家長見到彼此仍然不講話也不會打招呼,就
像不認識一樣,與他先前描述對新加坡人「平淡、說話
像機器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有些吻合。
訪問的最終請梁展嘉總結新加坡的優點與缺點,他想
了想之後說,「如果一個人只要滿足最基本食衣住行
育樂需求的話,不要想太多,那新加坡是一個很棒很
理想的地方,他的遊戲規則很清楚;缺點就是說,那
遊戲規則基本上輪不到你去改,你要照那個遊戲規則
去玩,但如果你想法比較多的話,可能就會覺得…」
雖然梁展嘉沒有把話說完,但從他個人的生涯選擇看
來,可以知道也許一個太有批判性的憤青是無法在新
加坡久待的,同樣地,台灣該不該羨慕新加坡的問題
也是同樣的取捨,似乎正如那些參與太陽花運動者不
斷試圖傳達的,在物質與精神、在民主與經濟間做一
抉擇,也許他們就如梁展嘉一般想強調「經濟小確幸
並非一切,世界上總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梁展嘉所著新書《幹嘛羨慕新加坡?》由時報出版
公司出版,風傳媒從今天起搶先披露精采書摘。(http://www.storm.mg/article/41682/20150210)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