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03 08:00:00| 人氣2,1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要再去英美了啦!來荷蘭留學吧:荷蘭的博士制度與申請方式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引自 http://philotech1982.blogspot.tw/2015/01/phd-system-in-the-netherlands.html#.VMed7lCUe_9
荷蘭
(The Netherlands,俗稱 Holland)跟台灣差不多大小,在國際上卻處處名列前茅。在「大國學習大國、小國學習小國」的信念下,荷蘭其實是個非常值得留學的國家。可惜,過往荷蘭被冷落了好幾十年(至少不熱門),直到近年才越來越引人重視。或許因為留學荷蘭人數不多(博士比碩士更少),所以荷蘭博士班的相關資訊也一直不多,若與理工生醫領域相比,人文社會領域的訊息更是少得可憐。

有鑑於此,以下我將以目前瞭解的狀況(可能仍有闕漏),簡介荷蘭的博士制度與申請方式,一方面以饗有意前來荷蘭留學的同學,一方面也希望吸引更多朋友考慮留學荷蘭。

鳥瞰荷蘭 Bird View of Holland
初次飛抵荷蘭時於機上拍下的荷蘭鳥瞰圖

首先,請大家放一百個心,來荷蘭攻讀博士,語言不會是個問題!不同於德國或法國,荷蘭 90% 以上的博士訓練都是全面英語,系/所上教授也因為國際化彼此常用英語溝通,所以很多外籍生即使來荷蘭留學四年直到畢業,還是一句荷語都不會說,也沒學荷文(因為真的沒必要)。例如,我的系上有一位來自加拿大的畢業博士生,現在擔任助理教授,她就完全不會說荷語。當然,你也不用擔心老師英文不好,荷蘭碩士班 70% 以上都是用英語授課,你說老師英文能不好嗎?

荷蘭與美國或英國在教學語言上無甚差異,最大差別在其他地方:根據荷蘭政府的定義,博士生是員工/雇員,而不是學生。所以,如果前來荷蘭攻讀博士,你拿到的不是學生簽證/居留證,而是工作簽證/居留證。因此在荷蘭,PhD student 與 PhD researcher 算是可以互換的同義詞,很多人也會把 PhD 時期放在履歷表中「工作經歷」這一欄。通常你也不需要繳交任何學費。另外,荷蘭博士一般「表訂」時程是四年,所以學校通常會給你一張四年的合約──不論你是否領薪水。

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在荷蘭攻讀博士是個工作,但卻分為領薪水和無薪水(也就是 self-funded)兩種。有薪水的一般稱為 Internal PhD,佔荷蘭博士生的主要比例;無薪水的則是 External PhD,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偏低。Internal PhD 的薪水稅後第一年大約 1400-1600 歐元/月,之後逐年提昇至第四年大約 2000-2200 歐元/月,對於生活來說綽綽有餘。薪水通常來自指導教授──必須是正教授──所接的研究計畫(一般來自荷蘭的科學研究院Netherland Organiz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而這意味著兩個情形:(1)就跟台灣一樣,理工生醫領域通常比人文社會領域容易接到計畫,也能獲得較多經費;(2)因為計畫機會較少之故,人文社會領域的博士「職缺」(vacancies)通常也不多。

Vacancies Page at University of Twente 荷蘭博士是工作不是學生
尋找荷蘭博士機會,要去學校網站的「職缺」頁面找!

因為 Internal PhD 是職缺的關係,所以研究方向通常都是給定的,也就是說,你的指導教授正是名附其實的「老闆」,而你的研究就是老闆的研究計畫之一(子計畫)。其實,這個 Internal PhD 的特性,有點像是台灣理工生醫博士班的狀況:很多時候台灣理工生醫博士生的研究題目就是指導教授所接研究計畫的一部份。但對於人文社會的同學來說,這一點與既有習慣有所差異:如果你是荷蘭人文社會的 Internal PhD,或許比較不需要像在台灣一樣想研究題目想破頭。記得,想要尋覓 Internal PhD 的機會,記得要去學校網站的Vacancies 看,而不是直接找有沒有 PhD programs(就算找到也會把你轉去職缺頁面)。或者,你也可以到統整荷蘭與比利時兩國博士職缺的網站 Academic Transfer 查詢。

因為 Internal PhD 的研究方向與目標已經給定,所以在研究內容與過程的自由度有時後會比較低。例如,Internal PhD 必須負擔一定比例的助教工作,通常也需要像打卡上下班那樣定時出現在研究室/辦公室,與相同計畫下的其他博士生討論研究內容。總之,Internal PhD 看起來有時候跟一個上班族沒有太大差別。必須注意的是,就像找工作一樣,Internal PhD 必需要有職缺才能申請,不像美國和英國每年都會固定招生,所以如果今年沒有職缺那就表示沒有機會。通常一個指導教授同一時間只會有一個計畫,所以假如你想跟的某個教授去年已經開過職缺,那麼接下來三年可能都不會再有機會。如果你還是很想跟著某個老師做研究,或者你有自己清楚的研究興趣與議題,那麼 External PhD 可能是值得考慮另一個選擇。

所謂 External 表示你需要自備經費(不論來自獎學金或先前工作收入)來完成四年的學業。我本身就是 external PhD,因為當時瞄準的教授沒有開出相應職缺,加上自己又有既定的研究主題與方向,所以決定透過獎學金、早先當兵的微薄存款、與擔任研究助理的收入來支持博士研究。簡單來說,在當年度沒有職缺的情況下,如果你還是想找某位特定教授,那麼通常你需要準備好自訂的研究計畫(這個最重要)、履歷與相關證書掃描,還有兩、三封推薦信,用 email 寄給那位教授(again,必須是正教授),請他/她考慮收你為徒。如果教授對你的研究計畫感到興趣,他可能會進一步向你索取其他文件(例如英文成績、writing sample),甚至邀你進行視訊面試(如果要求當面面試,學校通常會負責相關費用)。只要教授答應收你(恭喜!),學校二話不說就會幫忙辦理入學手續──看得出來,教授很大牌!External PhD 沒有任何入學時程的限制,何時遞交申請都可以,而且只要申請成功,你甚至可以跟教授協調何時正式開始「工作」。

University of Twente 風景
敝校 University of Twente 的校園一景

與 Internal PhD 相比,External PhD 有自己的研究計畫與興趣走向,很少會被限制在老闆的計畫之內(例如特定案例與理論方向)。你不需要定時上下班,也沒有一定要教學的壓力。不過,為了培養教學與溝通能力,通常建議仍然選擇擔任助教(但沒有薪水)(我個人就是如此)。除此之外,你的受教權與 Internal PhD 沒有任何差異,也能享有一般「正職」博士生享有的種種福利──例如免費使用學校運動器材和場地。不過,相較於收入豐厚的 Internal PhD,我們這種 External PhD 通常生活相對而言比較拮據一點…(我有時間寫部落格就是因為沒錢出去玩啊啊啊!)

不論是 Internal 或是 External,荷蘭博士生都必須在第一年完成研究計畫的修改與定案,並且通過一個年度評估關卡。這個年度評估由博士生、指導教授(與共同指導)、以及幾個同所或同院老師一起召開,就過去一年的工作狀況、論文進度、學習成效…等做出檢討,共同決定是否繼續「合作」下去──是的,荷蘭博士生被視為獨立研究者,教授是與你合作而不是指導你。所以,這個評估實際上是雙向的,例如今年(2015)我的一個「同事」(比我晚大約半年開始)就因為不滿意指導教授的工作風格而決定辭去這份工作。通常只要順利通過年度評估,接下來的三年時間沒有重大意外的話,大概就是當助教、做研究、寫論文、研討會這四件事情塞滿你的生活(有時可能伴隨一些零星修課)。當然,通過評估以後,你就可以開始偷偷套用 PhD Candidate 這個稱號了。

荷蘭烏特勒支風景 Utrecht in The Netherlands
典型的荷蘭秋天景色(攝於 Utrecht 烏特勒支)

希望以上資訊,對於想要來荷蘭攻讀博士的朋友(特別是人文社會領域)有所幫助。情況或許會因為不同大學而有些微差異,不過大致來說皆是如此。也歡迎在荷蘭其他學校、其他領域的博士朋友提供補充。再次強調,荷蘭是個值得留學國家,尤其適合不想走主流路線的朋友。除了本文的介紹之外,網路上也有許多荷蘭獎學金與生活資訊值得深挖,趕快移動游標到你的瀏覽器搜尋框吧!

*若有問題,可以透過文末留言或最下方幾種方式聯繫,我會盡可能提供訊息或協助!

補充: 
  1. 先前台灣有個「荷蘭教育中心」(Neso Taipei)統籌荷蘭相關獎學金訊息與申請、提供留學諮詢與聯繫,但無奈在 2013 年因為經費問題(荷蘭經濟走跌)而裁撤,目前在 Linkedin 上改以「台灣荷蘭教育推廣協會」之名繼續經營,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上去看看(雖然目前資訊不多)。
  2. 上述網站也可以問到一些專門針對荷蘭留學(但不來自台灣教育部)的獎學金。我拿的獎學金即為來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台達荷蘭環境獎學金,專門提供前往荷蘭從事環境、永續相關研究的碩士與博士,不論理工生醫或者人文社會都有機會獲獎(例如我就攻讀哲學/社會學)。
  3. 另外一個常用的資訊管道是 Facebook 上的「台灣人在荷蘭」,雖資訊稍亂、也不全與留學香關,但可以在上面找到一些願意回答問題的網友。
  4. 推薦幾本我讀過覺得有助於理解荷蘭的書籍:《荷蘭不唬爛》();《新荷蘭學:荷蘭強大幸福的 16 個理由》();《品味荷蘭:一位歷史教授的人文觀察》()。

台長: 不肖學徒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