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show_series.php?item=0010574057&page=1 ★2012評選為最溫柔動人的親子部落格,2011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 ★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親子部落客黃淑文最新作品 當你用成人的眼睛重看兒時的自己,會發現 你愈瞭解自己,就愈瞭解你的小孩 你兒時希望被對待的方式,正是孩子心中渴望的親子關係
教養是找回自己,忠於自己 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先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有一天,當你發現孩子的缺點,竟然就是自己的缺點時, 你會恍然大悟,孩子身上有你童年的影子, 當你願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你情感的根芽時, 孩子便成為你探看自己的鏡子。
她夢想成為作家,但在父母的期望下當了老師, 她天生左撇子,卻在世俗眼光下學習換手, 曾是國中老師的黃淑文,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 為養育孩子辭去教職,將生命歸零,展開一段愛與自我追尋的旅程。 從一位媽媽的觀點,因了解自己而找到親子教養的大原則。 全書搭配照片紀錄、親子圖文創作,豐富呈現一個媽媽的愛與自我追尋的旅程。
本書特色
家的心靈地圖 歡迎搭乘時光機,淑文機長即將帶您返回被遺忘的童年時光……孩子就是自己的翻版,從教養中看到自己的童年,打開你生命的密室,聽到兒時的呼喚,不僅找回「內在的小孩」,也找到最適合你的教養模式。
愛的方程式──孩子的告白VS.媽媽的觀點 小紅豆和媽媽聯手的圖文創作,從孩子的角度生動豐富地描繪出家庭生活的趣味、衝突和個性,和媽媽的文字豐富呈現出成功的「有機育兒」教養經驗。
女人,妳的名字不只是母親──媽媽的愛與自我追尋 「照顧自己」和「照顧家庭」一樣重要。媽媽也要週期性地為自己做心靈打掃,為自己灌溉養分和能量,挖掘興趣與樂趣,圓滿自己的快樂人生。
作者簡介
黃淑文
最圓滿的親子關係應是成就孩子的同時,也能成就自己。 挖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做自己,長出自己的原貌; 父母也藉由養育還原童年,療癒成長的傷痕, 修剪生命的枝葉,圓滿人生。
經歷: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榮獲台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
為養育兩個孩子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部落格創作多次榮獲部落客百傑獎,2012年獲獎的評價為「最溫柔動人、也頗具說服力的親子部落格。用她感性的文筆與精彩的圖文打動所有網友的心!」
著有《最長的辭職信》、雲門流浪者計畫《趁著年輕去流浪》、《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最長的辭職信》中「從浪子到鐵人」一文被編入大學國文教科書。
目前是《媽咪寶貝》雜誌親子圖文專欄作家,及中國《生活教育》雜誌撰寫親子教育專欄。
淑文的Facebook :搜尋「黃淑文(桂花樹)」
§內文1 教養是回到自己, 找到情感的根、土地的根、生命的根
我想,成為父母最大的福分就是藉由養育孩子,宛如實境模擬般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重新回到過去。不管過去在原生家庭是傷心的、遺憾的,甚至是無法挽回的記憶,你都可以試著把它轉化成美好的養分,從「失去的時光中,收回一片片土地」,成為你和下一代生活的重要磐石。
時光回轉像個小孩,像穿越了某個生命的通道,發現你在目前的家庭和原生家庭的「銜接處」,竟然住著另一個靈魂(一個調皮的頑童或一個受傷的孩子),如果你能褪去大人的外殼,住進這個小孩的心靈,追尋記憶中的某個時刻,定定地看著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連結,也許你就能恍然明白,不管是出於命運,或一種難以言喻的因緣,我們自身、包括我們下一代的成長環境,其實冥冥之中,都被家庭某種不可抗拒的力量緊緊牽引著。 結婚之前,我和多數人一樣,對家的概念模糊而懵懂,直到有了小孩,透過養兒育女觸摸到生命底層的根鬚,我才猛然察覺,緊緊牽繫我們的、那條無形的家庭絲線,是情感的根、土地的根和生命的根。
找到情感的根:了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 你愈瞭解自己,就愈瞭解小孩
這幾年與媽媽們互動的過程中,有媽媽直言自己和原生家庭沒有什麼好探索的,童年也沒什麼遺憾和傷痕。剛開始我們只是盯著小孩的成長,沒有自覺要把目光轉向自己,等到孩子愈來愈大,你會發現你對孩子的管教態度,取決於你內在的人格特質。而你內在的性格其實取決於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當你學習用長大的眼睛重看兒時的自己時,你會發現你愈瞭解自己,就愈瞭解自己的小孩。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一天你發現孩子的缺點,竟然正好是自己的一部份,尤其這個缺點激烈的造成你和另一半的爭執時,就如同村上春樹所言,不得不從自己的根部往內挖掘,有時不想看的東西也不得不看。因為,這個要命的缺點造成你和另一半爭執的糾結點,很有可能是幼年的際遇種下的根。你不得不把過去聯繫你和原生家庭情感的根部拉出表面,好好瞧個清楚,了解問題的所在。
也許你會恍然察覺,原來,孩子有你童年的影子。當你願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你情感的根芽時,孩子便成為你探看自己的鏡子。養孩子,另一個自我成長的層面,好像也在養自己的心,藉由重新修補,自己也因此活得更完整。
找到土地的根:親近故鄉、在地生根的教養 不管孩子飛多遠,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
一旦你開始往內心探勘「挖井」,撥開橫阻在你和內在的自己,幾十年被歲月和柴米油鹽淤積囤塞的淤泥,剛開始只是輕輕的搔痛,涵藏一絲絲酸酸甜甜、模模糊糊的記憶,一旦挖掘到內心底部的活水層,那不顧一切蜂擁而上的泉水,瞬間就化為百味雜陳的往事和無可抑止的淚水。
也許是這個緣故,有時候我們很怕痛,常常懷念一種味道,卻又害怕聞到它的氣味。很想搞清楚自己的困惑和糾結,卻又不敢追根究柢想得太清楚。但,最終我們還是要面對啊,就像我們終究要回家一樣。
這或許是為什麼離開家鄉多年,仍住不慣都市的繁華,而選擇住在隱匿的山間和大樹小花小草為伍的主要原因。土地的根鬚,從台南到淡水,哪怕經過多少的風風雨雨,人事的變遷,幾十年來像剪不斷的臍帶緊緊抓住了我,成為我的養分和不離不棄的依靠。很自然的,在我成為母親之後,我選擇了一種親近土地、親近故鄉、在地生根的教養。我希望土地的根鬚不僅牢牢抓住我,也緊緊抓住我的小孩,我希望他們永遠聽得見原野的呼喚和土地的心跳。
想想,一個人的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復返,電玩手機卻在每個階段隨時隨地、甚至只要有錢便可以擁有,又怎麼能夠取代「只屬於自己」的親情,和長大後「有錢也買不到」的童年經歷呢?
有很多人感嘆,這一代孩子的靈魂好像都空空的,那是因為他們活在網路的虛擬世界,生命的根鬚離土地太遠了,找不到可以歸根的地方。故鄉就是泥土,如果孩子的童年只是緊緊黏住電腦和網路遊戲的螢幕,而沒有聞過家鄉泥土的味道,長大後又如何循著故鄉的氣味,踏上歸鄉尋根的旅程呢?
因此,我和先生對兩個孩子的教育,總是從孩子的出生地淡水為中心,再將觸角往外延展到新北市、台北市,以及台灣各地。不論是陪伴孩子在山中的小徑探險,在溪流戲水或在草地上奔跑打滾,參與各種廟會慶典、老街踏查、生態露營,或到圖書館演藝廳看演出、聽故事,我們總是想辦法幫助孩子在生長的土地,伸出感情的觸鬚,在自己的故鄉生根。
有時我會想,如果我真的想藉這本書大聲地說一點什麼,那一定是每次看到有些孩子被父母關在家裡,或和父母一起成為「低頭族」關在網路世界,都非常的不忍心。因為年幼的孩子正在成長,其實很需要空間自由伸展,他們要在開闊的土地盡情奔跑,和藍天、小鳥、清風、太陽同步呼吸、同步歡笑,才能長得好,活得快樂。孩子跟大人不同的地方,在於孩子是開放的、豐富的、好奇的。有些東西也許你已經失去新鮮感,他們卻還興致勃勃躍躍欲試。孩子的心靈就像發電機,當你已經筋疲力盡,他們卻還神采奕奕精神飽滿。
倘若孩子成長的故鄉是都會,不妨讓孩子參加自然生態體驗營,或從都會附近的山間小道、社區公園開始踏查,尋訪有特色的古厝、店家,或拜訪當地的藝術家,甚至可以像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一樣「發揮想像力,為你的城鎮創作一幅畫像,想像你在畫中遇見的每樣事物,都充滿魔法、誇張變形︙︙採用你偏好的記錄方法,什麼都行。」我想,只要父母願意回復好奇的童心,陪著孩子在生長的土地探索,把家鄉的每一棟房子、每一條溪流、每一棵樹,都當作有生命的個體去觀察、去對話,自然能幫助孩子打開耳朵聆聽,用雙手觸摸,用嘴巴品嚐,用五官攝取故鄉的影像,不管將來孩子飛多遠,沿著童年走過的軌跡和曾經有過的感動,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和原鄉的呼喚。
找到生命的根:回到人的本質,坦承自己的不完美 將心比心鼓勵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長
如果,童年的故鄉是我們成長的原鄉。那麼,原鄉的呼喚其實是一種生命的回歸。很多人到了五、六十歲,突然發現自己開始用「減法」過日子,生活回歸儉樸,嚮往童年的單純。生命繞了一大圈竟發現,自己想做的只是一個簡單平凡的人,擁有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儘管有一些小缺點,卻過得很自在。
可惜的是,父母雖然愛著孩子,也希望孩子過得好、長得好,但父母最大的毛病,往往忽略孩子也是一個「人」。一般父母教養子女的藍圖,總是充滿完美而過於理想化,一味要求孩子,卻沒想過自己本身的生活,有時也有一些要命的缺失和力不從心的沮喪。
薩提爾的理念深深影響著我,在我為人母之後,回到人的本質,以「人性的角度」同理孩子,並且努力在孩子面前「活得像一個真實的人」。換句話說,父母愈真實,愈不像高高在上的操控者,就愈能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拉近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
曾有學者統計過,一個五歲大的孩子,就已經和外界發生過六萬種互動。讓我想起,戰爭時期有很多孤兒、嬰兒被送進醫院,得到醫學和生理上各種照顧,卻在短短幾週內一個接一個停止生命的呼吸。一位心理醫師察覺到這些嬰兒也許需要一些「心靈的食物」,於是規定凡是進入嬰兒房的人,不論醫生、護士、工人,都需要花至少五分鐘的時間抱抱嬰孩,和他們說話玩耍。突然間,死亡停止了,嬰兒開始發出咯咯的笑聲,正常的成長。我想,即使摟抱嬰孩的人沒有當過父母,應該也會被這種愛的奇蹟所撼動。
愛,是一種能量的轉移和流動,也是身為一個人基本的渴求。如果你意識到孩子也是充滿人性的個體,自然就會賦予孩子像人一樣的尊嚴和尊重。有些父母常以為孩子幼稚無知,潛意識以為自己是大人,自然比兒女來得有尊(威)嚴。想想孩子是什麼呢?他們只是年紀比較小,卻和大人一樣是人類,當然一樣具有同等的生命需求需要--愛與被愛。因此,我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把「大人」的「大」字(也就是權威)拿掉,回到「人」的本質,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人去尊重、去對待。
什麼叫做「完整的人」呢? 一個完整的人,具有生命各種不同的面貌,會經歷生命各種高低起伏,有堅強有軟弱,有優點也有缺點。也就是說,只要是人,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會受傷流淚,也會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愛和肯定。
可惜的是,大人在管教小孩時,常常過於急切的告訴孩子「什麼應該做、什麼不可以做」,或者「不聽話就會導致什麼可怕的後果」而忽略孩子真實的感受和實際面臨的困境。我常聽到許多青少年在背後嘲諷大人:「爸爸媽媽只會嘴巴說教,事實上他們要求我們的,自己都做不到。」
事實上,承認自己(人)的不完美,反而能讓自己和孩子的心靈更加接近。 打個比方,也許你覺得你的孩子「應該」要善解人意、體貼他人。在你說出自己理性的期待之後,不妨也坦承自己有時無法做到,並進一步分享你過往的體驗和挫折,同時也說出你親身體會而來的方法,希望孩子和你一起努力。這樣的表達方式,說不定更有說服力,也更能打動孩子。
記得七年前剛開始投稿寫作,常常被退稿,最高紀錄連續被退了九次,第九次收到退稿通知時,忍不住在電腦桌旁哭了起來。受到兩個孩子的安慰和鼓勵,才鼓起勇氣投第十次,終於成功了。收到兩千元的稿費後,便開開心心請孩子吃大餐分享我的喜悅。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當你努力活出自己,想辦法突破瓶頸,當有一天孩子遇到同樣的挫折,只要你拍拍孩子的肩膀,說一些安慰的話,孩子馬上能感同身受明白你不是在說教,而得到你的鼓舞,奮力再起。
孩子的心靈敏銳而直接,即便是學齡前的孩子,也能分辨出父母的「心、口」是否真的合一。因此,你愈真實,愈不像一個只會說教的控制者,孩子反而更能敞開心靈和你談心,並接受你的建議。
有個媽媽在我的部落格寫了一段動人的分享。她說,孩子出生時她才二十四歲,當時覺得養孩子是一種麻煩,不想待在家裡帶小孩,只想出去工作接觸人群。八年後,年紀漸長,她卻慶幸自己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因為養孩子讓她重新省思,如果希望自己在孩子眼裡是個怎樣的媽媽,就必須努力去改變自己。因為陪伴孩子,反而讓她重新體會生命的意義,重新發掘存在的價值。
與其長篇說教,不如自己身體力行。也許,我們可以把養小孩當作生命的反省和關照。只要你能用成長的角度,用人性的理解來看待自己、看待小孩。那麼,你就不至於老是因為「望子成龍」的過度期盼,而把自己和小孩壓得喘不過氣。相反的,你可能會花一點時間思索,如何讓孩子活得更快樂、更有人味?如何讓孩子適才適性發揮所長,發出內在本有的光芒?更有可能的是,你會花一點時間和孩子分享你的生活,你的夢想,你的瓶頸。
人,是感情的罈子。罈子裡可能裝滿正向的自信,也可能承載著負面的悲傷。薩提爾博士說:「孩子還小時,是透過父母傳出的訊息來看待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每個人自我的罈子裝什麼,不是天生的,而是學習來的。你的孩子正從你所創造的家庭,隨時隨地學習他的罈子裝著什麼。」 你想為自己的罈子注入更多的愛、溫暖與體諒嗎?你想為自己的家庭,烙刻什麼樣的心靈地圖呢?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就先自我期許,讓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吧! 引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4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