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3 17:07:23| 人氣1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六四屠殺23年後,你站哪一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 楊憲宏 | 社會觀察 – 2012年5月31日 下午3:34

六四屠殺事件發生已經是第23週年了,當年的北京市長陳希同出書說,打死了很多人。

外國媒體打電話來採訪,問道六四事件現在對台灣人來說還有什麼意義?他言下之意是,台灣與中國越走越近,23年來,為六四死難發聲的人越來越少,而許多當年站出來悲憤控訴中共政權的人,如今卻是北京的常客。

其中最令人記憶深刻的一首歌,名字叫「歷史的傷口-天安門的火」創作於1989年,歌詞是這麼唱的「矇上眼睛就以為看不到,摀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而真理在心中,創痛在胸口,還要忍多久,還要沉默多久?!如果熱淚可以洗淨塵埃,如果熱血可以換來自由,讓明天能記得今天的怒吼,讓世界都看到。歷史的傷口!」這首歌當年是三十餘位歌手、六名作詞人、十名作曲家,配合四位製作人和一名編曲合作而成。當年發起這個活動的人是趙少康,而參與的歌手之中有一人是現任的立法委員高金素梅。

這個「歷史的傷口」至今仍是個開放性的舊痕,23年了,中國人忘不了,台灣也一樣不應該遺忘。馬英九總統曾經在2006年的6月5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陸遲早要面對六四平反的問題,並且是愈早愈好。」2005年時,馬英九曾公開表示「六四不平反,統一不必談。」他同時對路透社記者保證,如果他2008年當選總統,「我們的基本價值不會改變。」

去年六四22周年,馬英九總統表示「六四事件遲遲未能平反,艾未未等人又因為言論被拘禁,都成了中國融入國際社會成為新興領導者的主要障礙。」他認為,「中華民國政府有責任提醒大陸當局,政治改革必須配合經濟改革同步進行。」他期望中國當局,「勇於推動政治改革,促進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發展。」

馬英九總統雖然年年都對六四發表談話,但火力是一年比一年弱,他在2002年還在當台北市長的時候,由龍應台找了策展人徐宗懋大動作辦了「普世人權~六四事件與兩岸民主進程」。徐宗懋當年是以「中國時報特派記者(蔡衍明先生知道嗎?)」身份在廣場上見証那段歷史。馬英九在這年還表示,「他始終忘不了1989年6月4日凌晨在中正紀念堂前的『血肉相連,兩岸對歌』聲援六四民運活動現場。與北京天安門的連線中傳來槍聲,偌大廣場霎時靜默。」

2002年馬英九說;「13年來大陸的人權表現還是值得檢討,我們不要為了怕中共就不敢提關鍵性的議題,即使被討厭,因而不能去大陸,也不該就此鬆口、讓步。」他的文化局長龍應台還引用一名東德政治領袖的話說:「六四發生時,你站那一邊?」

現在說這些「歷史」都有點傷感。傷感的不只是當年六四事件受難的人沉冤不得雪,更傷感的是,那些23年來領導著台灣民眾思想的各種人士,他們變了。他們官愈做愈大社會給他們的資源更多,但是他們對於六四事件的關心淡化了。甚至他們也許已經沒感覺了,他們逃避了。

「歷史的傷口」其實仍在,只是就像歌所唱,有人「矇上眼睛就以為看不到,摀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現在還以為「頂著鋼盔」蓋住了頭殼,就以為大家都忘記了。

 

 

楊憲宏

專欄作家

曾任職於聯合報、公視、民視等媒體,是政治評論人士,文章固定每周四刊出。

台長: 吉立
人氣(1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論壇 |
此分類下一篇:阿扁已成了國際關注的「政治犯」
此分類上一篇:國片別怕「蜘蛛人」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