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普洱大哥說,好朋友相聚在一起,喝些不同的茶,沒有比拼誰的茶好或不好,所以不是「鬥茶」,而是『逗茶』─ 逗陣喝茶、逗趣賞茶。
今天從醬開始:
老普洱大哥精心調製的葉式炸醬,先上第一種,只有肉塊,而且肉切得比較大塊,在鍋中煸乾,很有嚼勁。吃完第一碗麵以後,繼續下第二碗,這次用的炸醬,肉塊較小,加有豆干,是正宗的北京炸醬風味。大家評比,覺得第一種口味特別,都比較喜歡第一種炸醬。
餐後,甜點吃老普洱大哥自製的酒釀,啜飲他自釀的米酒,香醇可口,齒頰留香。
然後進入『逗茶』主題:
這一片狀似枯朽的樹木,其實不是木頭,而是石雕茶海。用整塊石頭,細工雕鑿,看起來就像真的一塊枯樹片,邊緣“腐朽”的地方、木片上的木頭紋路、以及寬窄長短不一的裂縫,都是雕出來的,完全就像真的一樣。
洗茶的水透過『枯木』上的紋洞進入茶海,再由一側的水管流到桌下的承水木桶中。當然也不是真用木桶接水,揭開桶蓋,裡邊藏有可拿出來的金屬鐵桶。
茶海角落的裝飾物品,富含寓意,承主人特別告知:
茶盤是石彫的,整塊原石彫出各型風味。
有楓葉,台灣石龍子,蠺。整個風貌其含意: 枯木逢春。
銅蟹是在福貴陶宛得之,取其音 謝謝 到訪。
還有隻高麗銅蛙,鼔勵圍桌大鳴大放,
還有對黃洋木彫蝸牛其意,好茶慢慢品賞,好話慢慢道來。
從老普洱大哥最近從廣州茶博會買回來的「金絲邊紅」開始喝起,陸續品嘗Kent帶來的江蘇天目茶、高山烏龍,我這趟江南購物旅遊中當凱子高價購得的明前龍井、Zong在采芝齋買的明前和雨前兩種龍井茶,還有老普洱大哥的普洱茶,一共嘗了9種茶。最後的finale則用Zong帶來的「金針白蓮」宮廷普洱,高潮留韻終曲。
Zong從茶葉外觀形狀、以及喝的口感來比,我買的所謂「明前龍井」很像采芝齋的雨前龍井。而采芝齋賣的明前龍井味道比我的明前好喝一點。
[附記] 講到茶,讓我回想起三十年前在台灣一家茶葉公司工作的情形。老闆曾是茶葉試驗所的技正,據茶農們說,我們那位老闆只要看茶業外觀、聞一聞、喝一口,就知道這是種植在哪個地方、什麼時候採的茶。
但老闆告訴員工,我們不需懂茶,但必須懂得如何賣茶。懂得賣,比懂茶重要。只有內銷門市部的店面人員在泡老人茶,外銷部的人全部都是一人自己一個茶杯,用茶包泡茶而已。
不過請不要看不起茶包,我們公司的茶包全部都是用碎茶機將好的、完整的茶葉打碎,再用茶包機包裝。帶國外買家參觀工廠時,一整排十幾部碎茶機、加上另外十幾部茶包機,不停的匡啷匡啷運作著,場面很是壯觀。並且公司愛用國貨,這些機器全部是台灣生產的。(為什麼不用歐美日的機器,只要一台就能代替十幾部台製機器。原因是外國機器從下訂單到交貨投入生產,至少需時半年以上。我們的茶葉外銷船期緊迫,不能等。反正廠裡地方夠寬,台製機器立刻可交貨,工人又熟習操作和保養,雖然總價錢不比外國貨低廉,老闆還是決定表現他的愛國、愛台心。)
老闆原來透過貿易公司外銷,後來下決心成立自己的外銷部。才兩年時間,我們就超過原來的第一名,連續數年高居台茶外銷冠軍,並且比第二名(就是原來的第一名)超出四~五倍的外銷金額,甚至引發出仿冒品和水貨風波。
紐西蘭有人在賣我們產品的仿冒品,我們的紐澳總代理抓仿冒,被惡勢力拿槍到他家裡把他全家人綁起來毒打一頓,當地電視台還因此打電話到台灣我們公司來採訪。
有些小國家的代理商採購了好幾貨櫃的茶,和該國人口比例極不相符,令人驚訝,也把他鄰國的代理商嚇得很緊張,怕他跨界傾銷。後來美國、北歐幾個代理商發來電報,我們才知道那些水貨的真實去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