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02 05:06:08| 人氣3,2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臉上,看身體疾病。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醫望診,從臉上五官,看五臟之疾病。


問:有時常聽人說,什麼人胃不好啦!心臟有問題喔!肝功能不佳啦…等等

一問之下,均說從五行得知的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臟]肝心胃肺腎

當我們看一個人時,如何從氣色、精神狀態…等,所顯示的特徵

來看出哪些較缺乏?哪些較過量呢?該如何調養呢?


黃老師答:這是有關於中醫辨證論治。應該由黃帝內經說起。這只是用眼睛看的望診。您所提到的只是人體五官氣色、精神狀態。是判斷疾病的第一個診斷,另外還要看舌頭、牙齒、頭髮、膚色、形體、四肢、姿態、動作、分泌物、大小便。

第二個,用耳朵聽,說話聲音,呼吸,喘咳,膈氣,呃逆。用鼻子聞口臭。

第三個,用嘴巴問,病人自覺症狀,那裡不舒服,職業,飲食,大小便,女性經色。

最後,第四個才把脈,瞭解五臟六腑血液流動的情形,以求證上面三種是否與脈象相符合。這些動作我們稱為脈證.四診合參。


中醫理論基礎,陰陽五行,確實是與命理風水相同。山醫命卜相為五術。醫就是中醫,在日本唐化後,始稱為漢醫。


靈樞五色顏面各部的名稱及色診大要。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藏次於中央,六府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藏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 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臟腑肢節分布於面部的望診部位。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黃帝曰:庭者,首面也;闕上者,咽喉也;闕中者,肺也;下極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腸也;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內眥上者,膺乳也;挾繩而上者,背也;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裡也;巨屈者,膝臏也。此五藏六府肢節之部也;各有部份。有部份,用陰和陽,運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潰?陰之屬也。女子在於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摶為聚,方員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月氐,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

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亦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四時的養生方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2)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論養生的重要性。。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苑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四時陰陽乃萬物之本。。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為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以上摘自拙著<傳家醫藥驗方>著作權屬於本人所有,拷貝PO,應經本人同意。


台長: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人氣(3,22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學中醫 |
此分類下一篇:尿酸與痛風.
此分類上一篇:女性做愛時,覺得腹部疼痛。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