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01 06:22:05| 人氣4,5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醫宗金鑑,外科正宗-陰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醫名詞--陰疽。

醫宗金鑑,外科正宗、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朽骨疽、股脛疽、穿踝疽。

疽指股、脛、膝、踝處腫潰之症。本症在古代醫籍記載中,有附骨疽、咬骨疽、多骨疽、朽骨疽、股脛疽、穿踝疽等,以及近代所說的附骨痰、鶴膝流痰、穿拐痰均屬陰疽範疇,多發生在下肢骨及關節疾患,均屬本症討論範圍。

常見證候,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多見於兒童,發病部位以脛骨為最多,其次為股骨。起病急,先有全身不適,寒戰,高熱,囗乾,小便黃,舌苔黃膩脈滑數。發病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繼則患肢疼痛徹骨,而後出現皮膚微矼、微熱。患處潰破後出膿,初多稠厚、漸轉稀薄,膿水淋漓,不易收口而成漏管。在患處常可摸到骨骼粗大,高低不平,瘡口朽骨流出。

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多發於兒童,發病部位同前,初起即有惡寒、發熱(亦有少數病例,初無寒熱)。舌苔白膩,脈緊數或遲緊。患肢筋骨隱隱作痛,不紅不熱,繼則痛如錐刺,如皮色泛紅,即可潰破,舌苔轉黃膩,脈滑數。腎精虧損,下肢生疽,多發於兒童及青年,患者常有肺癆史,初起外部無明顯病變,僅覺患處隱隱痠痛。繼則關節活動障礙,病變後期腫處潰破,時流稀膿,久則瘡囗凹陷周圍皮膚紫脹,形成漏管,不易收囗,患肢肌肉萎縮。病久可見全身症狀。氣血兩虧者日漸消瘦,精神萎幁,面色無華,畏寒心悸,失眠,盜汗,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或虛大。陰虛火旺者午後潮熱,囗燥,咽乾,食欲減退,或咳嗽痰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鑒別分析:濕熱損傷,下肢生疽與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均為附骨深部潰膿,毒氣深沉,但兩者病因及早期症狀各有不同,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多因疔瘡或傷寒、麻疹等病後,餘邪未清,濕熱內盛,其毒深竄於裏,留於筋骨,以致經絡被阻,氣血不和,或由於外來跌打損傷,局部骨骼受損,又因感受毒邪,瘀積化熱,以致經絡阻塞,凝滯筋骨而生本病。而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多由平素體虛者,衛氣不固,或因露臥風冷,或因浴後乘涼等等,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襲,阻於筋骨之間,氣不宣行,陰血凝滯而成。辨證要點: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初起患肢疼痛徹骨,一二日內即不能活動,而後出現皮膚微紅,微熱,腫和骨脹均明顯,化膿時間約一個月左右。治宜清熱化濕,行瘀通絡,可用仙方活命飲。

風寒濕邪,下肢生疽,初起患肢筋骨隱痛,不紅不熱,腫和骨脹均不明顯;繼則痛如錐刺,患肢不能屈伸轉動,化膿時間約13個月。初起具有表證者,治宜解表發汗,可用荊防敗毒散,無表證者,宜溫經散寒,祛風化濕,可用獨活寄生湯。

濕熱損傷,下肢生疽,和風寒濕邪,下肢生疽,與腎精虧損,下肢生疽相比較,三者雖同屬陰疽,但病因、症狀以及預後均有不同,前兩證,乃由濕熱餘毒或風寒濕邪以致筋骨間氣血凝滯,大多發於長骨,很少見於關節,且起病快,初起即有寒熱或局部腫脹,或疼痛甚劇,化膿亦較快。而後證,多因先天不足,加之兒童骨骼柔嫩,或有損傷,則氣血失和,痰濁凝聚,留於骨骼而致。青年人多因房勞過度,或帶下,或遺精,以致腎精虧損乃本證之因,雖亦大多附骨而生,但好發於骨關節間。辨證要點:初起局部症狀與全身症狀均不明顯。化膿時間更為緩慢,約半年至一年以上。潰後膿水清稀,每夾有豆腐腦樣物質。初起治宜益肝腎、補氣血,溫經通絡,散寒化瘀,可用陽和湯。中期治宜扶正托毒,可用托裏散。後期氣血兩虧者治宜補氣養血,可用人參養榮湯或十全大補湯,陰虛火旺者治宜養陰清熱,可用大補陰丸合清骨散。

[文獻別錄]

《外科大成.股部》:"附骨疽,生大腿外側。咬骨疽,生大腿內側。腫下而堅者,發於筋,乃陰寒入骨之病也。"

《外科正宗.多骨疽》:"多骨疽者,由瘡潰久不收囗,乃氣血不能運行至此,骨無榮養所致。細骨由毒氣結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時精血交錯而結,日後必成此疽也。"

《瘡瘍大全.附骨疽門主論》:"馮魯瞻曰:一切附骨疽症皆起於腎,腎主骨,治宜溫補腎氣,骨得陽和則腫硬自能水解矣。"

《外科正宗.穿踝疽》:"穿踝疽,乃足三陰濕熱下流停滯而成,……有頭者屬陽,易破;無頭者屬陰,難潰。"

台長: 中醫藥聯盟.黃顯昌
人氣(4,5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學中醫 |
此分類下一篇:便血-中醫腸澼治法.
此分類上一篇:臉上猛長痘痘..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