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0 15:29:27| 人氣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藥課─101.1008─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茯苓(利水滲濕 /淡滲利濕 )

性味:甘淡平

入經:入心經、肺經、脾經、腎經、胃經

功能:

一、利水滲濕──水腫、小便量少 (五皮飲、五芩散)
註一:脾主運化水濕
註二:茯苓皮去水利尿效更強

二、健脾和胃──脾弱虛弱,腹脹腹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病,胃腸病

三、寧心安神──失眠、心悸、焦慮、思慮過度

*******************************************************

茯苓(補心脾,通行水)

性味:甘溫

功用:

一、甘溫,益脾助陽。

二、淡滲,利竅除濕。

三、色白入肺,瀉熱而下通膀胱。
(能通心氣於腎,使熱從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清其化源,而後能下降利水也。

四、寧心益氣,調營理衛,安魂定魄。

(營主血,衛主氣,肺藏魄,肝藏魂。)

主治:

一、治憂志驚悸。(心肝不足。)

二、心下結痛,寒熱煩滿。

三、口焦舌乾。(口為脾竅,舌為心苗,火下降則熱除。)

四、欬逆。(肺火)

五、嘔噦。(胃火)

六、膈中痰水。(脾虛)

七、水腫,淋瀝。

八、泄瀉。(滲濕)

九、遺精。
(一)益心腎。

(二)若虛寒遺溺泄精者,又當用溫熱之劑,峻補其下。忌用茯苓淡滲之藥。

十、小便結者能通,多者能止。(濕除則便自止。)

十一、炮製;去皮乳伴蒸,多拌良。

赤白茯苓區別:

一、白者,入膀胱氣分。赤者,入心小腸氣分。(時珍曰:白入氣,赤入血。)

二、補心脾,白勝。利濕熱,赤勝。

配伍:

一、惡白歛。

二、畏地榆、秦艽、龜甲、雄黃。

三、忌醋。

皮:專能行水,治水腫膚脹。

一、以皮行皮之義,五皮飲用之。

二、

(一)凡腫而煩渴,便秘溺赤,屬陽水,宜五皮飲、疏鑿飲。

(二)不煩渴,大便溏,小便數,屬陰水,宜實脾飲、流氣飲。

三、

(一)腰以上腫宜汗。

(二)腰以下腫宜小便 。


台長: 北明
人氣(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養生保健 |
此分類下一篇:中藥課─101.1008─2
此分類上一篇:中藥課─101.1001─12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