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現代藝術往往沒有索引解釋就無法欣賞,雖然我尊重藝術家「挑戰觀眾的感官與破除一般約定俗成的規則」的可貴用意,但是概念變得與作品如此密不可分,一件作品如果剝除了概念,還剩下多少「可看性」?
最近我去看MOCA的「膜中魔」多少讓我破除此成見。我帶著一對6歲和8歲的小孩子去看,他們同樣看得很開心,並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原來深刻不一定要艱澀。我不想解釋「膜中魔」是什麼意思,但看透過並不過份複雜的裝置切割出異質視界,自可恍悟所謂的「習以為見」是什麼。藝術家創造出平常我們「看不見」卻更接近心靈的世界,跟劇場一樣,並不「模仿」現實或刻意「反映」現實,令人珍愛的是懾心的虛構部分。
我自己偏愛的是陶亞倫的《光膜》和李嗣涔與「青鳥新媒體藝術」的《i的空間》。兩者都讓觀者一下子墜入全黑,類似一道洗滌過程,洗去殘存於身體經驗的空間感,進入全新的空間經驗。《光膜》讓人置身前無方向後無退路的幽深長廊中,被移動的光牆所切割。隔著隱形膠膜的另外一群人,行動像裹了棉一樣摸索著,彼此觸不著,聽不見,感覺像墜入五里夢境,似實似虛。
《i的空間》讓我特別覺得有趣的是光和水的辨證:以為有水的地方其實是光,認定是光以後發現有水。這兩件作品玄妙的地方都不在看起來像什麼,而是觀看的人「經驗」到什麼,這跟劇場藝術很像,使我迫不及待想告訴我劇場界的朋友們(注意:展到24號)。
江賢二的《冥想空間》也有這個味道,站在無限的湛藍之中,彷彿心都空靈了起來。手冊上說:「不需刻意了解藝術家想要傳達給觀眾什麼,這是一個讓人自由想像的空間。」
台北當代藝術館
http://www.mocataipei.org.tw/
摘錄《光膜》和《i的空間》的介紹如下:
陶亞倫 【光膜】
因為愛因斯坦的發現,我們現在知道,時間和空間的區分只是相對的,而時空會因物質的存在而彎曲,在質量極大的星體周圍中,時空可能表現出非常不尋常的性質。陶亞倫以強光照亮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形成一道光膜。光牆移動於萬花筒般的長廊中,產生似實亦似虛的連續光牆。觀眾可以走入廊中,身體力行地穿越光膜,或許\\\也如同身體被光牆所穿越一般,正在進行一場「時空旅行」;或者可以選擇站在作品外面,靜靜觀賞光廊內的千變萬化。
青鳥新媒體藝術 【 i的空間】
當代藝術家不斷從其他領域汲取靈感,【 i的空間】正是希望藉由科學及藝術的結合,為美術館觀眾創造出新的感知經驗。
當觀眾進入黑暗的作品空間,將看到五個裝有水及影像的台座所形成的「陣」結構,空間中發出如同洞穴水滴的聲響後,平靜的水面下發生向四周及垂直方向擴散的水波影像,水面上的霧氣微粒則隨波產生流動的光影。觀眾可以走入中央透明膜圍起來的空間,經過撓場作用產生身體的氣感,藉由身體與視覺的感受,如同置身另一時空結構。
這件作品應用了李嗣涔教授研究的物理現象─撓場(torsion field),將其概念結合藝術手法的呈現,透過身體的知覺實證及感性的藝術體驗,觀眾進入展場除了有不同於以往的身體經驗之外,新的藝術手法也創造另一種欣賞的空間及美感經驗;藉由身體(生理)的直接感受及感性的藝術經驗,意識及思考隱藏在我們慣性認知與感官經驗下更開闊的時空維度。
(本作品特別感謝台大教授李嗣涔及佟一清先生所共同激盪之撓場概念)
說明:
撓場(torsion field)又稱自旋場(spin field)或扭場(axion field)是物體自旋所扭曲時空結構所產生的場,這種場在過去三十年來已被主要是俄國科學界大量的實驗所證實。1993年俄國物理學家希波夫(Shipov)提出一套真空方程式,來討論物理真空的種種性質。根據他的方程式所導出的撓場擁有極不尋常的特性,例如撓場不會被任何自然物質所遮罩,在自然物質中傳播不會損失能量,它的作用只會改變物質的自旋狀態;撓場的傳播速度至少為光速的109倍;撓場源被移走以後,在該地仍保留著空間自旋結構,也就是撓場有殘留效應,這些現象與水晶的氣場極為類似。如果希波夫方程式是正確的話,二十世紀量子力學所遺忘的撓場,可能會成為二十一世紀科學的前緣,它將揭開氣場、超感知覺,包含心電感應、透視力、迴知過去、預知未來、念力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