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11 21:16:18| 人氣5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秋季中醫養生的秘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秋天是個有時熱有時涼的季節,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鄧佳明指出,根據中醫養生觀點,人體需順應四時寒暑,才能永保安康,在秋天季節宜滋陰保陽與防涼防燥。

  鄧佳明醫師說,秋天養生的秘訣有下列幾點:一、秋天宜養肺:根據中醫理論,「肺屬嬌臟,喜潤而惡燥」且「肺主皮毛」,秋天的特色為「乾燥」,燥則易傷肺,又耗損人體津液水份,同時造成咽癢乾咳與皮膚龜裂等病症,因此就中醫五臟養生觀點,「秋天宜養肺」,肺氣足臉色才會美麗;肺氣不足則皮膚較顯暗沉無光,也代表免疫力不好。

  二、整腸健胃、防止便秘:根據中醫理論,肺與大腸相表裡,當燥傷肺時,腸道較易乾澀,容易發生便秘,嚴重者甚至出現痔瘡血便等,排便用力過度,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尤其老年人需特別留意。除了多補充水份與纖維素之外,服用中藥的火麻仁、當歸與藿香等來健胃整腸與潤腸通便,可有效防止便秘發生。

  三、改善抵抗力、防止感冒過敏:在台灣,「秋高氣爽」較不明顯,但仍有「立秋早晚涼」的特色,若身體未能及時調整,一不小心就會引起呼吸道過敏與感冒。呼吸道過敏指的是鼻子過敏或氣喘,預防之道除了要遠離過敏原之外,更要注意氣溫下降時的保暖;可服用人參、山藥與黃耆等較補氣的藥材,來增強抵抗力。感冒則可能是鼻子過敏失治的延伸,其症狀不外乎喉嚨痛、咳嗽或發燒頭痛等,可服用金銀花、連翹與板藍根等藥材來治療。

  鄧佳明醫師指出,防病需藥食兼顧,秋天宜養肺氣,飲食首重「生津潤燥」,例如水梨、蜂蜜與木耳等,可潤燥通腸、生津降火,忌烤炸辛辣食物,並以「時時飲之、少少飲之」的喝水原則來補充水份。古有記載「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即是說明人體生理活動,需順應四時變化,才能獲得最佳的身體健康。

台長: coolanews
人氣(5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蘆根炙草茶」
此分類上一篇:因應登革熱衛生局請台南醫院進行病床管理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