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19 21:20:50| 人氣3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與南大學子分享「生命教育的樂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翰/南市報導】國立台南大學昨天博雅教育講座,特邀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以「生命教育的樂章」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出身雲林縣台西鄉,自幼家境貧困,憑其刻苦耐勞、力爭上游,獲得美國Clemson大學博士學位。歸國後任職於台塑企業總管理處,之後應邀赴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任教,並陸續擔任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司長、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局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教育部常務次長及政務次長等重要職務,產官學經驗豐富。

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先拋出幾個值得省思的議題,例如從「人對己」的視角檢視生命,會看到人或有自殘、藥物濫用等不當行為;從「人對人」的角度視察社會,可發現近來備受關注的霸凌議題;從「人和環境」的關係看世界,早期地球的美麗樣貌與生物多樣化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大自然的反撲,不僅引起各種天災,更影響生物的生存。

「生命教育」的內涵,在於以人為主體,思考從人的本身到與外在的各項關聯,進而察覺自命、利人、利己的終極意義,以建立健全的人生觀。緊接著林校長再舉智慧型手機為例,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智慧型手機已從尖端科技變成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及商品。不論是通勤或是上課,處處可見「低頭族」們將視線流連在小小的方寸之間,不僅狹隘了自己,更忽略了周遭。對於手機網路的過度沈迷,猶如清朝吸食鴉片成癮一般,讓人迷失了自我而不自覺。

民國96年APEC部長會議會前會曾提出兩個「各國教育共同問題」,分別為「學生自我意識過高」及「物質化過剩」。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認為這些可能都是構成人們不幸福的因素,他又舉哥倫比亞大學霍華德‧金森的畢業論文《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為例,其論文透過數據分析、追蹤,顯示「安貧樂道、平淡、物質需求不高者」最為幸福。讓教育者相信,通過改善「教育問題」,得以讓社會更為安樂。然而學校一方面提倡服務他人,要求精神與物質的平衡,並進一步推動品德教育,以影響學生的思維,改善霸凌、不讓位、沉迷於網路世界等種種問題。林校長特別提到,有效的品德教育是由國家全體共同推動,而校園是其中重要的環節,它肩負將學生的品德內化,並感動其心靈,如此才不會使品德教育流於反效果。

「眼睛看不到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認為「潛意識」和「口語的影響」是「生命教育」中值得討論的話題,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舉日本江本勝博士的實驗為例,將來源相同的水平均地分成兩杯,對著其中一杯水不斷地給予讚美和肯定,對著另一杯水不斷地批評謾罵,一段時日後觀察二杯水的結晶,受稱讚的水結晶規則有序;而另一杯水的結晶紊亂無理。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勉勵南大學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希望學子從自身的品德做起,莫忘一句話或一個信念對於整體環境的撼動力,以此充實自我生命。

 

 

 

台長: coolanews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