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3-04 20:49:19| 人氣3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過動症」是兒童青少年門診常見的臨床診斷,所謂的「過動症」其正式的醫學診斷名稱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即一般社會俗稱的「過動兒」,奇美醫院精神科劉俊宏醫師表示,對於家中有疑似專注力欠缺或過動症狀孩童的家長,建議及早帶孩童就醫釐清病情,把握治療關鍵期,幫助孩子發揮應有潛能,減少不必要的行為問題及情緒困擾。
 劉俊宏醫師指出,就診斷準則而言,注意力缺陷須符合下列症狀達六項以上且持續時間達六個月以上:無法注意細節而常粗心犯錯、無法維持注意力來完成工作或遊戲、不專心聽人說話、經常不能按指示將事情完成、難以規劃工作及活動、逃避需要全神貫注的任務、常遺失物品、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日常活動經常遺忘事物。 
 另外,過動/衝動之診斷,則須符合下列症狀達六項以上且持續時間達六個月以上: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在必須安坐的場合不時離座、不適當地活動量過度、難以安靜地遊玩、如馬達般持續活躍、多話、在他人問題未說完即搶說答案、經常打斷別人的說話或遊戲、在輪流等作某些活動時難以等待。 
 劉俊宏醫師指出,臨床診斷主要是依據病史(症狀表現、持續時間..)、會談。診斷上尚須考量其他可能導致「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類似症狀的情形,如智能障礙或學習障礙、小發作癲癇引起的注意力喪失、中耳炎造成的間歇性聽力問題或因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而出現的坐立不安或專注力缺損。此外,「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與許多其他疾病有共病性,如抽搐疾患、語言發展疾患、焦慮憂鬱疾患、行為規範疾患、反抗對立性疾患及物質濫用等。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視為一種大腦生理功能受損性疾病。有研究顯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與前額葉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有關,特別是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有些研究顯示,過動兒的家族中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近親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顯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強烈的遺傳因素。
 劉俊宏醫師說,「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治療可分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當「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症狀已明顯影響個案的學習表現、人際關係及情緒行為問題時,藥物治療常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藥物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核心症狀,提升專注力,降低衝動性及不恰當的活動量,間接改善學習效果及人際關係。藥物仍以中樞神經刺激劑為首選。
  國內常用的中樞神經刺激劑主要有短效的利他能及長效的專思達,其他使用的藥物尚包括思銳、降保適及某些抗憂鬱劑。約有七至八成的個案可因服用中樞神經刺激劑而症狀獲得改善。但此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食慾不佳、輕微的頭痛、噁心、腸胃不適及失眠等,一般可藉由較低起始劑量、降低使用總劑量、調整服用時間等方式來獲得改善。另外非藥物治療則包含行為治療、社交技巧訓練、心理治療、家長親職訓練、學業學習技巧訓練等。 
 另外行為治療的目的,在建立良好行為及減少不恰當的行為。處理「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個案行為問題,需要家長與老師採取一致的態度並定期評估,共同執行及修訂治療策略,通常需徹底執行一段時間才會看到效果。

台長: coolanews
TOP
詳全文